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396.

自古皆是以农为本,粮食乃国之重。

粮食收成提高,百姓吃饱饭。

可实际上,辛苦的是百姓,获益层层剥削,税收改革势在必行。

历代税收改革都在田、税两字,改成的延续王朝辉煌,没改成的走向灭亡。

但自古主持改革的那些人,大多结局惨淡,名声也不大好。

商鞅车裂而亡,王莽国灭人亡,张居正死后被清算。

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庆历新政轰轰烈烈开始,黯然收场,为首几人陆续贬放出京。

王安石变法也以失败告终,他本人虽然只是流放出京,可长子却被迫自杀。

但若是帝王厉行改革成功,大多的帝王都继往开来、奠定盛世基础,延续王朝,青史留名。

比如汉武帝、魏文帝、唐太宗。

当然对于新政改革而言,最适宜的时间自然是雄主初登宝位后彻底掌权。

英雄迟暮的道理对于一个君主来说,是极为不愿面对的一件事。

年轻时雄心壮志、性情刚毅的帝王到晚年,大多都会选择宽仁,力求平缓过渡。

哪个帝王都想要个好名声。

康熙也不例外。

如果不是有乌苏里之前的成果,康熙也不会让一个女子去主领育粮。

大病一场,康熙已经做好死后的打算。

身为大清之主,他不会见大清沉疴而视而不见,却也没想要一步到位改革。

以后的事自然会由他的儿子继续去做,路他会铺好,能走到哪一步就看胤禛能力。

一年不到的时间成功在南方试种成功了‘御稻种’,康熙是最为自豪的。

‘御稻种’可是他亲自研发的,功劳怎么说他也是占了一半多。

心情极好的康熙,大肆宣扬了一番‘御稻种’的产量,重赏了胤祉一行人。

乌苏里以苏林的身份接受了封赏,原以为到这里就没有了,没想到乾清宫洗尘宴也有她的一份。

听到她要跟着胤禛一块去乾清宫时参加宴会,她有些难以置信。

因为男女不同席的规矩,就没有例外,除非是宫女侍女。

一听又是以苏林的身份去,上妆完胤禛却让她卸掉,乌苏里也回过神了。

这不是间接的摊牌嘛。

今日去乾清宫参宴的大臣,都是南书房和六部尚书。

现在的宗室有实权的王爷基本上都没有,有权的那几个在康熙病重时跳得太欢,投了胤禩,结果死的死降爵的降。

庄亲王、显亲王已年老,不知是不是康熙太高兴,特赐步撵请他们进宫。

除此之外,康熙还给在尚书房的几个皇子允了半日假,让他们也参宴。

弘暻几个却是没允他们来。

可以说,参宴的人里头没几个不认识乌苏里。

加上没刻意上妆,也没什么效果。

明眼人一瞧,心里门清儿。

果不其然,乌苏里一进去,殿内都悄无声息的看向她。

跟着胤禛一块行了礼,乌苏里很关心自己要坐哪里。

太监引着去下首最前的一张席。

其他的都是一桌一椅,乌苏里看着那两把椅子,看了看胤禛。

乌苏里:这是装都懒得装好了吗?

坐定后乌苏里刚好对上庄亲王打量的眼神,大概是老了眼神不咋好,庄亲王和显亲王都盯着乌苏里看了半晌。

直到被一旁的胤祉打岔,才移开目光。

乌苏里一身满不满,汉不汉的道长打扮实在是引人注目,不过在场的人频频侧目。

见惯了权贵,乌苏里倒也没那么紧张,就是觉得被看穿的滋味难以言说。

女席办在承乾宫,除了宜妃、惠妃,就只有诸位皇子福晋在场。

如果不是乌雅氏犯了事,或许如今宫中风光无二,佟皇贵妃如坐针毡。

佟皇贵妃如今是宫中第一人,康熙虽没打算立后,但胤禛继位,佟皇贵妃便是皇贵太妃。

看在佟家的份上,胤禛都不会薄待了她。

更何况,那时后宫里没有太后,皇后更不会没事找事为难一个皇贵太妃。

不过此刻的乌拉那拉氏是真真切切的觉得地位不稳。

眼看着乌苏里跟胤禛去了乾清宫,只能安慰自己是胤禛的原配嫡妻、出身大族。

嫡妻该有的脸面,胤禛也给了。

但她还是不禁担忧起自己的未来,她没了宠爱,也没了嫡子,若是皇后也没了……她又能怎么办?

乌苏里如果知道乌拉那拉氏的想法,肯定会跟胤禛说自己推测的一点没错。

她‘挡路石’的身份已经深深印在后院之人的心里。

摆在她面前的就是两条路,一是继续默默无闻为胤禛奉献,不出名不为利,可乌苏里却不是圣人。

再者她还有个系统,需要推广值,名望越大推广值增长越快。

二就是展示能力巩固地位。

乌苏里不希望胤禛后院中有人凭宠对付自己,她最担心的就是送她来这里的人又借什么天运打压她。

后史的年贵妃、熹妃,于乌苏里而言都是隐藏的炸弹。

虽然这只是个平行世界,胤禛也没纳年家女,没宠钮祜禄氏,可乌苏里还是莫名其妙的嫉妒这两人。

众人都在歌功颂德,遣词造句无不是精心思索。

乌苏里看着胤禛如鱼得水般的与大臣打交道,见到胤禛的另一面颇觉新奇。

说着说着,不可避免的提到一旁看热闹的‘苏林’。

一时间所有人都看过了,想要知道点什么内幕。

起初康熙就没跟众人介绍‘苏林’,胤禛一概只说是康熙寻来的能人志士。

上头康熙见状,笑言:“诸位爱卿有所不知,苏卿精通农务,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朕就盼着她替大清培育些高产粮,好让大清百姓都能吃饱饭。”

“皇上英明!”

乌苏里忙起身恭维一番,感激康熙赏识自己才能,日后必定努力云云此类。

胤禛胤祉适时请众人举杯,祝贺康熙。

……

酒过正酣,日头也彻底落下。

康熙离席后,众人迫不及待地簇拥着胤禛,欲要询问更详细的消息。

不过胤禛没出这个风头,直接把事情推给了胤祉和胤祥,自己借故送弟弟回阿哥所。

别说胤衸,十五阿哥、十六阿哥、十七阿哥都很高兴。

毕竟这不仅是亲哥,往后就是皇帝。

只要对他们好,他们自然高兴。

再次见到乌苏里,胤衸等人都没忍住问她怎么成了苏林。

乌苏里毫不犹豫将这个问题甩给胤禛。

胤禛:“……今日课业完成否?”

提到课业,胤衸邀功般说道:“四哥,上次你送来的农书,我都看完啦!不过还有一些问题不懂……”

说完,眼巴巴瞅着胤禛。

乌苏里疑惑望向胤禛,胤禛露出一个浅笑,“四哥近日有些忙,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写下来。”

随即暗示性的指了指乌苏里,胤衸恍然大悟点点头,又热切望着乌苏里。

乌苏里想起不知多久前让小农给胤衸布置的任务,想着现在也没什么其他事情,当即表示有什么问题尽管问。

“多谢小四嫂!”

胤禛拍了拍胤衸肩膀,鼓励一番。

惹得一旁三人有些想要跟胤禛要农书学习的冲动,乌苏里见状忙道:“术业有专攻,十八阿哥对农学感兴趣,不知三位阿哥可有什么爱好?”

十五阿哥温笑:“琴棋书画、射御略有涉猎,不过不大精通。”

十六阿哥道:“我偏爱数理,去年才学乐律。”

十七阿哥道:“我身子不如其他兄弟康健,平日爱词文书画。”

“几位阿哥谦虚,尚书房课业繁重,闲暇时还能钻研爱好,这等毅力就远超常人。”

胤禛询问了几个弟弟近况,送他们到西三所前。

开席前胤禛等人就去承乾宫请安,故此出宫也不必再跑一趟。

在西三所旁的茶房等了一会,苏培盛便来报已接到福晋。

对上乌拉那拉氏意味深长又掺杂复杂情绪的眸子,乌苏里懒得多费口舌解释什么。

如今她要做的就是育种。

后院之人只要不招惹她,她也懒得去跟她们计较什么。

只因为她与她们的路根本就不同。

其实乌苏里也知道,如果自己是正妻,那么她完全不必顾忌胤禛的名声而屡屡退避乌拉那拉氏。

不过往后她也无需再退避什么,事情一旦摆到明面上,属于她的那份终究还是回到她手中。

两人飞快对视一眼,皆移开了视线。

胤禛问了几句宴席上的事,就没再开口。

一行人沉默出宫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