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神明没有道德,反派要死要活 > 第346章 天条:我就说不让神仙谈恋爱:风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6章 天条:我就说不让神仙谈恋爱:风起

第45章

裴老将军顺着孙子的视线看过去,那张华丽的妖狐狐裘,正围在儿媳妇儿的脖颈上,他又低头扫了一眼地上的几箱黄金。

那双深邃犀利的眼眸闪过一丝精光。

沉思片刻,裴临摸着下巴终于释然一笑。

“我现在相信你妹妹她……是从天上来的仙人了,只是想不到、我裴家竟有此等造化,可以得仙人投胎临凡。”

莫不是祖坟冒了青烟?

如果说之前像鬼一样忽然回到边关的孙子、和那大妖的皮毛,这些还不足以让他彻底信服的话,那么此次的这黄金和书信……

已经由不得裴临不信了。

京城离边关千里之遥,快马加鞭都得走上十天半个月,能以神鬼莫测的手段把黄金和书信从京城送回到边关……

这绝非凡人能办到的。

至于兰因信中所说的起兵之事……裴老头儿眯了眯眼。

说实话,裴家人等这一天,已经等得太久了,裴奇口中他们前世凄惨的遭遇,让裴家人寝食难安、心中怨恨难平。

孟氏不仁,就不能怪他们不义!

虽然被灭门之事、是在虚无缥缈的前世,但如果裴氏还是什么都不做的话,很难说这一世会不会重蹈覆辙啊。

无论是为了身家性命也好,还是为了报前世之仇也罢。

他们掀翻这孟氏江山都无可指摘!

一大家人视线灼灼的看着裴临这个一家之主,等着他做下这最关键的决定。

裴临自然没有拉胯,他仰着头爽朗一笑:“那就,开始吧!”

……

当日,无数密信由旬城发出,秘密朝着大周各处分散而去。

裴家谋算十几载,起事之时又怎么可能是一方单打独斗,复杂的关系网早就已经渗透到了大周各处。

从裴氏决定造反的这一刻开始,也就意味着动乱已起、风雨已至。

阳春三月,正是播种时节,可各地的粮价儿却在一夜之间翻了近几十倍,是寻常百姓家根本就买不起的程度。

其他物价也像是发了疯一样的极其不正常,忽高忽低搞人心态。

粮价大涨盖因各地粮商手中都没有多少存粮了。

存粮呢?那么多粮商怎么可能都被掏空了?没人知道答案。

只知道是近一两个月被人疯狂溢价收购,都给买走了,至于买家是谁、这些粮食如今又到了何处,没人知道。

这下子可算是捅了马蜂窝。

百姓们需要粮食来播种啊,价钱那么高还有价无市,接下来一年的收成要怎么弄?

土地就那么荒着么?

老百姓一年到头就靠家里那点儿土地、来缴税和糊口啊。

这不是逼着人去死么?

更何况粮食不止是要用来播种的,还是用来饱腹的呀!

各地百姓被逼无奈之下,只能乌泱泱的冲到了官府去,祈求这帮当官的可以管管现在这发了疯一样的粮价。

如果管不了,好歹开仓放粮,让他们把春耕安然度过去啊!

不然下一年颗粒无收,真就没法子活了!

但就是百姓们这么卑微的要求,有些地方官也是办不到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大概就是如此。

大周已经烂透了,贪官污吏遍地都是,能贪的地方都贪了个遍!

这群人连军饷都敢贪墨,还有什么是他们不敢下手的?

穷苦百姓、商人……都是贪官污吏们盘剥的对象,他们连国家税收都敢伸手,救济粮仓又有几个能是满的?

储备粮?这玩意儿哪有换成银子、躺在自己的腰包里要好呀。

要问万一遇到灾年怎么办?百姓们会不会饿死?这关他们什么事儿?这群吃得脑满肠肥的贪官又不会死。

贱民死几个就死几个呗。

反正孟氏皇族对大周的掌控力日渐减弱,他们之间又早已结成了盘根错节的利益网,若有一天东窗事发,就算官位保不住,托关系运作一番性命肯定无虞!

这就足够了!

有些朝代的帝王、对贪官污吏零容忍,抓到就是满门抄斩,这样严苛的刑罚之下都有人铤而走险,即使是这样的朝代、贪官都屡禁不止。

更何况是如今烂到根子的大周呢。

人的贪欲是无穷无尽的,这是个恶性循环。

真正的好官、清官是很难在这世道明哲保身的,要么同流合污,要么被排挤打压。

这也就导致,粮仓别说什么满不满了,现在的大周,各地用于灾难救济的粮仓、起码有七成都是空的!

空的,就意味着面对着即将动乱的百姓,朝廷也好,当地官员也罢,都拿不出粮食来。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百姓们这么卑微的要求都满足不了,动乱自然就难以避免了。

各地的衙门被疯狂的百姓砸的稀巴烂,有些贪官意识到不妙,早就脚底抹油逃之夭夭了。

双拳难敌四手,这个时候不跑怕是会丢命。

三月下旬的时候,短短半个月时间,大周已经彻底乱起来了。

被蛀虫啃噬得满是窟窿暗道的大周江山,再也不能维持住表面上的光鲜。

各地开始有些小股的起义军揭竿而起,虽都是些小打小闹,但也确实是给大周朝廷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朝廷有兵么?自然是有的!

但军饷被贪墨成那副熊样儿,能养出什么虾兵蟹将来、已经可以想象了!

那些兵甚至都打不过聚集起来的百姓。

也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

旬城边军联合西北军,直接起兵造反了。

他们没掩耳盗铃的、用什么清君侧来当借口,更没弄个什么故弄玄虚的祥瑞之兆出来。

反而直指孟氏皇族无道、无才、无德、无明君之相,管理家国无能,致百姓食不果腹;致贪官污吏遍地;致天下狼烟四起……不配坐拥天下。

也是从这个时候起,天下人才知道,西北军竟然早就已经投靠了裴家。

不过细想一下,还真就怪不得人家西北军令投他处,朝廷发下来的军饷全被贪了,人家养活不了自己,难不成就地解散不成?

自然要给自己另寻出路了。

而裴氏在边城掌控商道、自身就是钱袋子,再加上有唐氏这个钱袋子的加入,简直如虎添翼。

当然是明主的不二人选。

当时裴氏秘密找上西北军的时候,那边的主帅几乎没有过多犹豫、就当了背叛大周皇室的二五仔。

可想而知孟氏到底有多么的不得军心。

旬城加西北,这两支军队合起来足有五十万人。

旬城留下十五大军防守燕齐两国,剩下的倾巢而出,一路浩浩荡荡的开始了攻城掠地。

这造反的场景很是滑稽。

因为后世史学家们、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发现,这两支军队的攻城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快到前无古人,也许也后无来者?

十座城池之中,但凡有一座能硬气的站出来、正儿八经抵抗叛军,都算是不错的了!

大部分都是大开城门直接投降。

这也就导致了裴氏夺江山的速度堪称玄幻,一日克三城这种听起来惊天地泣鬼神的战绩,在行军过程中简直稀松平常。

如果不是怕后续的补给,和对城池的接管跟不上的话。

他们行军速度还会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