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天唐锦绣 > 第二一一四章 不欢而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高履行紧蹙眉头、捋着胡须,很是纳闷不解:“程家人最是好算计,没好处的事绝对不干,程处亮如此做法等同于激怒咱们所有人,甚至‘自绝于驸马行列’之外,多掏了钱、得罪了人,他图什么?”

坏处一大堆、好处几乎看不见,这可不是程家人的作风。

所以他百思不得其解。

周道务挠头,烦躁不已:“现在重要的并不是程处亮怎么想,而是这厮一记背刺将吾等置于尴尬之境地。”

无论如何,程处亮钱已经送出去,当下大抵朝野咸闻,那么堂内这一大伙人要不要跟?

一身圆领常服、头上带着个幞头的独孤谋站起身,打了个哈欠,抱拳告罪:“昨夜没睡好,现在瞌睡上来了控制不住,有些失礼了,我还是先回去好好补个觉吧,告辞。”

周道务忙道:“独孤兄何必急于一时?咱们……”

独孤谋摆摆手将其打断:“不行不行,眼皮打架脑袋浑浑噩噩,实在坚持不住,对不住了各位。”

再不理会其余人的劝阻、挽留,一摇三晃的扬长而去。

诸人愣忡之间,杜荷也站起身,抱拳四下作揖,赔笑道:“忽然想起我家公主还急着等我回去商量过年礼单之事,先失陪了。”

在一众驸马面面相觑之下,脚步飞快的追着独孤谋跑远了……

魏叔玉环视一周,心底惴惴,也赶紧起身,抱拳作揖正欲说话,高履行奇道:“你是困倦不堪,还是回家与公主商议事情?哦,成亲至今尚无子嗣,是急着回去夫妻敦伦、生儿育女?”

虽然此刻堂中气氛压抑、各怀心思,却也因高履行之言哄堂大笑。

魏叔玉性格腼腆,毫无其父刚烈之风,闻言面孔涨红、羞愤不堪,想要分辨争执两句却又觉得并无意义,一怒之下拂袖而去。

待到魏叔玉消失在门口,笑声逐渐低沉下去。

周道务与高履行对视一眼,皆叹了口气,前者看着堂上诸位驸马,问道:“不知诸位有何想法?”

王敬直乃是地主,且身份居长,闻言道:“事已至此,夫复何言?既然程处亮已经给大家打了样,大家一并跟随便是,否则闹出什么波折来徒惹人笑,上上下下的脸面都不好看。”

窦怀悊捋着下颌胡须,有些不解:“先是搅起舆论将咱们逼到墙角,再是连夜策反程处亮釜底抽薪……策略可谓高明至极,齐王殿下何时这般运筹帷幄、妙策如神了?”

周道务一愣:“你的意思……有人给齐王出谋划策?”

窦怀悊摇摇头,笑道:“我可没怎么说,只是惊奇于齐王殿下长进不少,深感佩服。”

谁人还能不知齐王殿下?

小聪明或许是有的,但是此等釜底抽薪、算无遗策之计谋,那是绝无可能想得出的。

堂上诸位驸马再度陷入沉默。

窦怀悊抬眼环视一周,无奈道:“事已至此,要么对标程处亮赶紧奉上‘赠予’,要么自行其是、坚持已见,但无论如何都不适合这般携手并肩了,说好听的是‘进退如一、团结一致’,说难听的便是‘私下串通、沆瀣一气’……此事可大可小,不可大意。”

言罢起身,不顾周道务的挽留:“在下这就回去府中准备,先行一步了。”

转身离去。

至此,这场“展示团结”的私下会见彻底告吹,其余驸马也都纷纷起身告辞离去。

周道务与高履行互视一眼,皆苦笑不已。

“固然是吾等吝啬不愿过多‘赠予’,可说到底不还是因为各家如今经济拮据?原本希望大家抱成一团能省下这一笔开销,可现在说不定咱们两个却成了众矢之的。”

任何事情无论好坏,牵头的那个必然都要承担最大的后果——若是好事,自是论功行赏、威望暴增,可若是坏事,那就得承担骂名、甚至陛下的怒火。

高履行也无奈:“谁能想到齐王居然使出釜底抽薪这一招,出乎预料将程处亮策反?到了这一步也别说其他,赶紧回去筹钱吧,若是送的晚了,指不定还要生出何等波折。”

周道务只能点头。

可一想到一下子要“赠予”出去三十万贯,且之后还有数位亲王陆陆续续即将出海就藩,心里便有如被剜肉一样剧痛,受伤的心鲜血淋漓、千疮百孔……

*****

太极宫好似一座四处漏风的房子,任何秘密都要外泄、无法坚守,但与此同时,也是整个长安城所有秘密消息的汇聚之地,李承乾如同一只将触手伸向城内各处的大蜘蛛,坐镇太极宫,接受各方消息之汇总……

“驸马聚会”这等不大不小之事,自然难逃他的耳目。

御书房内,李承乾看着“百骑司”呈递上来的奏疏,内里详尽的记述了此次“驸马聚会”之起因、开端、过程以及结果,略显恼火的同时,也忍不住啧啧称奇。

一旁,刘洎忍不住笑道:“齐王此番操作且不论立场、动机之对错,单以谋略评价,堪称思虑缜密,尤其是策反程处亮这一手简直是神来之笔,厉害啊!”

他的确欣赏李佑此番表现,至于其搅起这一场风波并不算大事,左右不过是郎舅之间对了些许钱帛的博弈,成败得失都不会影响朝堂大局,由着他们去闹便是了。

李承乾放下奏疏,喝了口茶水,深以为然:“李佑之性格过于粗疏、浅薄,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此次谋算设计的确出乎预料,令人刮目相看。若是能保证这样的表现,他日出海之后我也能尽可放心。”

刘洎附和两句,想起一事:“近日中书省下属官员屡屡向微臣请示,欲略赠薄礼于诸位就藩之亲王聊表心意,微臣犹豫不决、不敢擅专,未知陛下心意如何?”

李承乾略一沉吟,便明白了刘洎的意思。

哪里是什么中书省下属官员“聊表心意”?分明是朝堂之上的大臣们见一众驸马为了“赠送程仪”明争暗斗、闹得沸沸扬扬,唯恐落人口实而让刘洎前来试探。

遂摆摆手,摇头道:“不必如此,驸马们有此心意足矣,赠予多少皆在个人,乃是全了手足之谊,朝堂上的官员们不可效仿。”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焉”,若所有官员都要“赠予程仪”,上官为了体面直接提出赠予之定额,下官则想方设法搜刮钱帛财物,极有可能发展成为一桩轰轰烈烈的敛财事件……

刘洎颔首,忽然笑了一下,道:“微臣还是以为齐王此番操作太过惊艳,远超他平素之水准。”

李承乾看他一眼,道:“你是说有人在齐王后背出谋划策?”

“未必没有这个可能。”

“爱卿也不过是猜测而已,若无真凭实据还是慎言为好,以免横生波折。”

李承乾不置可否。

刘洎闻言,心领神会。

是否有人给齐王出谋划策并不重要,因为陛下也对那些装糊涂的驸马们很是不爽,旁人毫无表示也就罢了,自己家的兄弟即将出海就藩、余生再难见到,却还是吝啬于那一点钱帛装聋作哑,岂非令人心寒?

尤其是在陛下全力展示“仁爱”这一当口之时,简直就是公然与陛下唱反调。

无论是齐王自我发挥也好,有人出谋划策也罢,这个结果却是陛下愿意见到的——亲王们即将出海就藩,姊妹、驸马们慷慨解囊,纷纷赠予……

有些时候不论真伪,是需要这样一种“政治正确”的。

大唐皇帝画出一条线,举国上下必然紧紧跟随,否则何以彰显皇权之至高无上?

现如今找到自己“政治正确”的李承乾精力已经不在举国施行的“新政”之上,有如此之多的文臣武将、“众正盈朝”,政务之事只需分派下去自会漂漂亮亮的干完,他自己则全力“营销”自己“仁爱”“宽厚”之形象。

此次之所以对齐王搅合得满城风雨非但不予责怪反而推波助澜,便是此意。

也不能总是自导自演吧?

时间长了大家会腻烦的,这一回正好借助此事展示皇家之“团结”“友爱”,可谓适逢其会、正当其时……

……

杜荷回到府中,坐在堂上愁眉不展、心事重重。

城阳公主从后堂出来,见郎君这般模样,遂坐在一旁好奇问道:“你们这些个驸马不是一并前往聚会吗,却不知商量出一个什么结果?”

杜荷叹气道:“商量个甚啊,程处亮那厮中途反水、一记背刺,大家已然不欢而散了。”

听他解释了程处亮如何背刺、如何反水,城阳公主撇撇嘴:“就说了你不要与周道务、高履行那等人走得太近,你偏不听。他们这些人哪有一个光明磊落之辈?皆是自私自利、目光短浅,成不了什么大事……散了也就散了,郎君应该高兴才是,为何忧心忡忡的模样?”

杜荷长吁短叹:“因为程处亮来了这个一下,大家都只能照着程处亮赠予之程仪看齐……我是愁如此之多的钱帛要如何筹措。”

杜家也没有多少余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