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诸天万界,从道士开始 > 第90章 分赃、发财与继续发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0章 分赃、发财与继续发财

榆林热热闹闹了三四天,牛羊马匹送进关内十几万头。

将军营本来就是华州军户子弟,不少在榆林当差的就有不少出自华州的,自然也就有不少相熟的,还是年长一些的。

真论起来,从爷爷辈能认到堂哥表哥那一辈。

军户是世代从军,成年以后就得入军营。

说是六十岁可以退役,但在军营起码还有一份饷银,退役那真就回去种地了当佃农了。

所以老兵油子那都是不太爱愿意退役的。

死在前线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今年一直在防备北方游牧部落过来打秋风,倒是万万没想到被收入华山派的这一群半大毛孩子先打了一场草原的秋风。

在他们半路接到人以后那个叫欢天喜地。

也有一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兵痞想把战利品占为己有,想拉着兄弟伙驱散华山派这种百人小队。

结果就是分分钟被教育做人了。

老老实实配合打工,赶回榆林镇。

去的时候张牙舞爪,回来的时候鼻青脸肿,被好一顿笑话。

都是一个军营的,谁还不知道谁那点事情。

这样的兵痞还不老少,都是自认为有点本事的,也确实能唬住营里的一些人。

总兵官是个知兵的,也是个爱兵的。

知道手底下这些苦哈哈就没几个有钱的 ,都是脸比兜里干净。

正德年间,九边军费开支还算是尚可正常运转,但要是说能过得很好那是做不到的。

这笔意外之财还是老家的弟子送来的,真是有点他乡遇亲人,亲人打开钱包直接甩出几捆大钞,让他们花着的错觉。

普通老百姓嘛,说到底就是混账嘴,军户、小兵连普通老百姓都算不上。

有部分的马匹、牛,郑凯是打算华山派自用的,让前来接应的杂役弟子直接领回华山派。

其他部分就全部直接在榆林处理了。

统计下来,羊有十一二万,马匹有两万,牛有一万多。

平均一头羊价值是1.5两银子,牛马大概都是10两左右,运送到南方的话,价格更高些。

明朝猪肉贵一些,牛羊马肉在明朝前中期,反而不贵。

前期给草原彻底打服了,有大量的战争红利的牛羊马进来。

加上双边互市的流入。

牛羊肉早就在明朝的餐桌了。

不过到了土木堡之变之后,又开始倒了个个,草原游牧部落开始强势起来。

主要还是明英宗,看看这谥号取得多嘲讽。

加上掠夺过来的其他金银细软,折现的话也有个几万两。

全部加一起大几十万两有了。

郑凯也如约三七分,跟榆林总兵寿长李分赃了,现钱,货都分了一批。

随便他怎么处理。

乐得这个李总兵,已经快找不到北了,一个劲的表示,以后有需要搭把手,尽管招呼。

这纯纯的是意外之财,还是一波富的那种。

比起那些吃空饷喝兵血的总兵来说。

老李他已经都算是圣人了。

榆林关几乎可以说直面草原,在这里喝冰血,那跟找死没什么区别。

兵将要是不够多,关破人亡,他这个总兵也就当到头了。

这些年老李那是求爷爷告奶奶,就是个维持,起码让营里的兄弟都吃饱不至于挨饿。

至于出草原反野一手,像郑凯他们这么干,还真不敢。

一是还有镇守太监在,擅自出兵不合规矩。

二来,手底下骑兵不多,要扫荡草原,没有骑兵那是千难万难的。

做一个守城之将,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但千里为官,发点小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那些走私牛马羊的入关的小钱还是可以捞一点的。

无本买卖的倒是真不敢做。

财货这些东西,郑凯压根是不在乎的,分出去三成,剩下五成划归华山派,还有两成就直接是将军营这些弟子分了。

在得手之后,把财货都运送回关门。

将军营的弟子休整了一日。

不少弟子开始初步适应这种晚上袭营、补刀,天亮赶着牛羊马匹,采货,回关的套路。

简单易懂还效果显着。

除了赶牛羊马匹费点事情,比较麻烦一点,其他都贼顺溜。

要是以后自己当兵,也这么干,干不了几年还不得发家致富直接走上人生巅峰。

不过,跟那些老兵老乡交流之后,这完全跟他们想象的不一样。

他们在榆林当兵,除了被动防守,挨打以外,很少出击,几乎就是做个乌龟壳。

这些老兵也跟这些半大小子讲起那些草原游牧部落要是杀进关内做的一些事情。

有些是耳闻,有些是亲眼所见。

原本内心还有点愧疚,感觉胜之不武的弟子,心理也彻底放下了。

自然有不少心地纯良的弟子,对于一些妇女孩子老人没有补刀,且还不在少数。

但郑凯没有说什么,只要经历得多了,他们会懂的。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人人命的最大的不尊重。

这里没有什么对与错,只有永远在争夺的生存权,你死我活。

没有了牛羊,没有了成年男子的草原部落,只留下妇女儿童的话,在秋冬,草原会是她们最后的归属,有死无生,更加痛苦。

还不如在睡梦之中被补刀了,要来的一了百了。

北方草原对于农耕为主的中原王朝来说,几乎是个无解的状态。

只要形成万骑以上的规模的骑兵,防守的力量起码就是十倍百倍,外加漫长的国防线。

最好的方式,是彻底的抹杀,杀到最后那一片草原就剩下自然的万物生长。

形成如同美国当年西部那样,流动的黄金,野生的牛群、羊群、马群,到处都是,有利可图之后,大量的冒险者以此发家。

或者就是不断的带来战争红利,逼他们到别处晃悠去,迁徙,最后彻底成为中原的养马地。

让整个草原成为中原强大王朝的发动机,继续向外扩张。

在第二次扫荡开始前,郑凯和刘劲松就特意会见了一下李总兵,让他做好准备。

最后还是先把榆林兵将的兵器,防守器械都储备好,以防大规模的报复来袭。

一起发财没问题,发财的风险还是要先提示一下的。

别到时候郑凯他们拍拍屁股走了,留下老李在那骂娘了,合作双赢互惠互利才持久。

李总兵脸色严肃点点头,还是表示知道了,会记在心上。

这种事情确实要以防万一。

不过,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都见到了郑凯他们搞一次就带来这么巨大的财富了。

那还有什么可怕的,当兵的,难道还怕打仗。

尤其是有钱有人之后,他老李胆子就更大了。

说句不惭愧的话,他老李就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只要花钱能带来更多的钱,那还怕什么,花,大把的花。

有了郑凯的承诺,就以他榆林为协助后方,那就大胆的干。

说不得,也直接干个侯爷、国公出来,那他老李就真要熬出头,光宗耀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