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诸天万界,从道士开始 > 第95章 西安五白,华山百家讲坛雏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5章 西安五白,华山百家讲坛雏形

华山文苑的弟子开始频繁的被郑凯咨询一些古文道家方面的问题,后来给他们整的有点不会了,是真不会,有些方面他们也是没法回答的,索性就推荐了五位在西安府都叫得响的老夫子:喜欢灰狼的白若、神通广大的伊崔格、喜欢描抱石的肖宇、爱吃肉肉的的桃蔺氏、爱吃蒜蓉田螺的哈代,号称西安五白。

这五位老夫子,平时也开私塾教教学子,就混个生活,也不参与科举,最大的爱好是收集整理道家方面的典籍,研究研究道家文化。

家资不算富裕,也大都名下有一些良田租赁出去,小日子也还过得去,纯属以个人爱好把道家文化吃得透透的,明明白白,因此号称西安五白。

这五人本身就是好友,也因此互相争论道家典籍中不同的看法,与各路游方道士,或潜修于终南山的老道,多有交情。

虽说不是道门中人,但在道门中的声誉,也算是名震西北。

郑凯得知之后,大喜,立刻派文苑中接受过五白教导的弟子,带着重金,由将军营的弟子护卫,去把这西安五白,举家搬迁到华山文苑,作为文苑的终身教习。

有什么条件都好说,统统答应下来,全部好好的请回来。

如今的华山派,已经是今非昔比,有御赐的天下第一剑派金字招牌,又本身深耕西北多年,名门正派,行侠仗义之名流传已久,可以说是保一方地方平安的存在。

加上门人弟子众多,文武双边教学,整个西安府都在注目,此前带着门人弟子直接扫荡了九边,可以说对于九边这些地方老百姓来说,是功德无量。

今年的秋冬总算是可以松一口气,安生过日子了。

西安五白提出了几个要把多年研究心得印刷出书的要求,被文苑弟子直接答应下来,也就痛痛快快的同意举家搬迁到华山文苑了 。

文人嘛,身后名,死后事,最重不过是花了一辈子心血写下的那些文章能印刷出版。

出书对于一般文人来说,是巨大的负担,也是最大的奢望,更何况西安五白,他们研究的还是老庄这一类非科举的杂书。

原本那,也只是能把自己的手稿后人好好的保存流传下去,就算不错了。

但华山来人一口答应,还是自己以前开蒙教导过的弟子作保,心就放到肚子里了。

又进一步问了问华山开设的课程科目有哪一些,心又彻底安定了。

整个华山派开的课程科目大部分就全是杂学,就没几个是科举用得上的,如果扫盲班算科举用得上的话。

就他们老哥几个去开个老子详解,逍遥游详解,抱朴子详解,正说周易,紫微斗数,那也是完全没啥问题的。

讲课嘛,还是讲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课,那滋味,美得很,正是我辈大显神威的好时光啊。

读了一辈子,研究一辈子,憋了一辈子的学问,没法正儿八经的跟学生们吹牛逼,这是多难受的一个事情,对吧。

能敞开了讲雪,一路怼过去,怼天怼地怼空气,那才是舒服得很呐。

郑凯也没想过,华山派的百家讲坛,就是在他这么非常意外错有错着之下开始的,以后华山派陆陆续续请来各行各业有专攻的大拿讲课,成为华山派的一个传统。

当然那,这时候也顾不上这么多,郑凯那是本着补补基础文化课的打算,请来的救兵。

不怕不懂,就怕半懂不懂,郑凯可是吃过读书少的亏的,记忆犹新,教训惨痛。

西安五白果然盛名之下,不负威名,那道家那些经典着作讲起来,神采飞扬,一人开一课,常常是爆满。

华山派的诸多弟子年纪也都不大,正是好学爱学的时候,尤其是神秘学之类的道家学问。

本身华山派也是道门武学门派,从上到下虽然混成了江湖门派,但自从郑凯加入以后,整个又拐回来了学道的路上。

练武学道本身也并不冲突。

西安五白也在华山派找到了这辈子最大的归属感,吹牛逼底下是真有人听啊,而且一听就是几千几万人那种。

他们多年研究成果,直接被郑凯大手一挥,直接开始印刷,除了收藏一部分到华山藏经阁之后,剩下的几乎是华山派弟子人手一本。

西安五白打算要送朋友的书籍,也不含糊,直接安排杂役弟子,一路顺风直达,骑马快递。

甭管他们说的朋友多远在哪里,咱华山派的物流,那两万匹马就在那放着,不骑白不骑,还不少争着抢着去送这快递。

毕竟大部分都还是小孩心性,在学院呆的时间久了,还是想去外面兜兜风的,还有快马骑。

纵马江湖侠客行,少年郎的青春终极幻想。

有了西安五白的授课之后,郑凯整个人的心思就踏实下来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按部就班的打坐练功练气,丰富自己道门的知识体系也就成为了可能。

要知道道家是道家,道教是道教。

道家是历代道门高人以道家的经典书籍为理论依据,不断推陈出新,结合自身对道的理解,修道的经验不断研究形成的学派体系,贯穿古今。

道教是东汉时形成宗教,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道教徒尊称创立者之一张道陵为天师,因而又叫“天师道”。后又分化为许多派别。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

侠义上的道教指的就是天师道。

广义上的道教才是融合其他各种派别的道教,也就是从古至今大家今天想到的样子。

所以龙虎山以家传教派也流传至今。

道家和道教都有极大的包容性,只要你认同他的理念,无论是在道观修行还是在家里修行,都可以自称为道士。

龙虎山也可以说最大的,在家修行,最典型最成功的例子。

至于道法和道术,就如同理科跟工科的关系,术法这类东西主要是为了实用而存在的。

道法是根本,道术是根据实际情况现实发展而形成的道法的运用。

郑凯现在补课学习的,就是补的理论体系的不足,加强对道法的理解,有了这方面的理解感悟,也就让道术有了根基。

毕竟以茅山术法的种类繁杂,不完成道家经典理论上面的熏陶,急用的时候,都找不到思路的。

但就在郑凯越是想安安生生的学习,刚过个把月,麻烦就找上门来了。

鞑靼、瓦利、吐蕃这些不服的番邦异族已经打上华山派山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