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诸天万界,从道士开始 > 第103章 西安五白之白若讲龙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3章 西安五白之白若讲龙脉

“其实啊,大哥,钱的事情,你回头在华山学习一段时间,我觉得哈,搞钱就不是啥问题。”

“华山自从开始招生,就从来没缺过钱。”

“以前的华山可不是这样的,穷得很。”

“不过,搞钱的大部分办法都是小师叔祖出的。那个叫快乐。”

“不过,我们现在还是别在军事地理别院呆了。今天有西安五白的讲课。小师叔祖也每天去听的。”

“你跟我还是赶紧去占座听课,一会西安五白的老夫子,都午睡好了,起床开讲了,错过了真是损失。”

朱寿一听什么西安五白,没听说过这几人那,难道是什么乡野大贤,这必须去占座听听看了。

“走走走, 那还等什么。”

刘劲松领着朱寿又屁颠屁颠的往华山文苑赶了,不早点去占座,回头可没地方了。

西安五白的课,深入浅出,每每有惊人之语,大哥这不是为缺钱困扰嘛,这不回头在课上直接问问这五白,不就好了嘛。

连小师叔祖都每天要听的课程,可见西安五白的智慧,肯定比小师叔祖还要高那。

虽说,西安五白,也喜欢去听小师叔祖讲的军事地理课,但教学相长嘛,多听听课,没什么坏处。

到了西安文苑,已经满满当当的了,不过前面一排还是空出来了。

这是为了避免到时候,小师叔祖和华山派其他高层,老弟子什么的要听课,没地方坐。

其他弟子嘛,毕竟年纪小,随便找个角落,弄个小马扎,或者自己往地上一蹲,挤一挤就好听课了。

虽然听那也是听得半懂不懂的,但就是觉得,能听课就是一种幸福了。

还管什么听得懂听不懂。

就像小师叔祖经常说的,听不懂没关系,先硬记下来,记下来在去华山图书馆找资料,不明白的去找出来看明白不就完了。

华山派杂役弟子是居多的,文化水平也就是个半文盲状态,这还亏得扫盲班开了有一段时间了。

其他自费弟子,大部分家境不错,有过开蒙,文化水平还稍微高点。

但华山派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氛围在这里。

这些课程都是会记录档案,加分的。

加分就意味着以后可以晋升内门弟子,精锐弟子。

只有晋升为内门弟子以上才可以在江湖上宣称自己是华山派弟子。

其他的都属于是外门弟子。

外门弟子,也就相当于记名弟子。

少年人嘛,都是骄傲的。

同样学三年,别管是自费还是杂役,人家得分积累够了晋升内门弟子,可以在外面直接宣称自己是华山派弟子。

而自己在说自己是华山派弟子的时候,还要加个记名两个字。

感觉上就很掉价。

少年人的骄傲从来就是这么简单直接。

纯洁的就想挂个内门弟子的名号,这不仅仅是代表宗门的认可,还有两万多同门弟子的认可。

荣耀,从来都是纯洁而又直接的实力展现。

“刘劲松师兄,赶紧赶紧,我这里占好座了,快过来挤一挤。”

刘劲松拉着朱寿一进场,开始东张西望的找地方,就被前排的弟子招呼了。

对于刘劲松这个已经是内定的精锐弟子,大家还是非常愿意亲近的,而且已经经历了独自带队扫荡九边的活动。

这帮从将军营出来的弟子,身份地位很明显在杂役弟子自费弟子面前要高不少。

要知道,华山派现在伙食能吃这么好,少不了将军营的开拓市场。

对,华山派对于扫荡九边的行为,统称为开拓市场。

刘劲松打了个招呼,拍拍了那占座的弟子,就直接跟朱寿在那一块坐下了。

这已经是第二排的,挺好挺好的位置,也就是他刘劲松面子大,人家能特意喊他过来坐。

第一排,刘劲松,还是不那么愿意去抢的。

过于拉风了,不太好,低调点,更容易与师兄弟们亲近。

以后他可也是要入伍的。

他可是早就打算好,回头一旦入伍,要拉起自己的队伍的话,这些军户弟子中的师兄弟,就全是他的班底的。

这样的筛选从他进入华山派第一天就开始了。

将军最怕的是什么,最怕的是底下的兵将不听话,没有自己的班底,指挥不动下面的人。

他们这帮人年纪相当,又是师兄弟,回头以刘劲松家里的关系,调职也要把华州这边的军户子弟入伍之后,全划归到他的统领之下。

再说,天天生活在一起,本来感情就很不错,那时可是实打实的每天在一起练武、吃饭、爬山,摸爬滚打出来的感情,实实在在。

少年人本来就爱扎堆,呼朋唤友,拉帮结伙。

华山就是这样一块这样的热土,温暖的催生着这些未来大明驰骋天下的苗圃。

“劲松,混得可以啊。这兄弟伙够多的。”

“那必须的,咱主打就是一个颜值和实力并存。”

“哈哈哈。不错不错,小小年纪,都学会吹牛逼了。”

\"都噤声,小师叔祖他们来了旁听了。\"

原本有点小声喧闹的巨大教室直接静悄悄的。

郑凯当初搞出来这个教室的时候,就弄出来了黑板,粉笔,这种东西没啥难度。

中间讲课的主席台有一米多高。

整个教室为了听课方便,也主要是以大学那种大课阶梯教室弄的。

西安五白之一,白若,白先生夹着一叠书稿,晃晃悠悠的就走到了教室。

“起立。给白教授鞠躬。”

“白教授好。”

白教授,点了点头,整个教室里的学生才全部坐下。

在主席台放下书稿,拿出一根粉笔,在黑板就写下:山川河流 四个大字。

“今天跟大家讲讲山川河流。”

“众所周知,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山字倒过来,加上一头一尾,其实就是龙形了。”

“而川字,上面添上一笔,也是一个龙形”

“所以山也好,水也好,不看他的大小,长短,看的都是他有没有灵,有灵,则是有龙脉的。”

“这个灵,怎么判断呢?有没有哪位学子能回答一下的。”

白若讲完了他的看法,之后笑眯眯的望着台下。

“先生是不是草木更加茂盛?”

“好。还有没有有不同看法的?”

“是不是水更清甜。”

“好,不错,还有没有其他别的看法的?”

“先生,是不是看起来更舒服,想亲近。”

“好,不错。还有没有其他看法的?”

底下的弟子都在挠头,想,看看还有什么没想到的。

“好,刚才回答的几位同学说得都不错。”

“山川河流有没有灵,其实我们道家早就讲到过,万物其实都有灵。”

“而山川河流往往聚集滋养着众多有灵众生,相辅相成,才容易形成独属于他们的龙脉。”

“而龙脉一旦产生,在他四周的生灵都会受到龙脉的反馈滋养,变得更加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