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督军府邸,会议室内。
黄行、渔父、杨猛、陈其美和王亚樵,以及沪军两位高级将领,正一脸肃然,围坐在会议桌旁,商议着北上一事。
赵秉钧在践行酒会上的发言,亦可视作北洋政府的正式谈判邀约。
所以,十日之后的北京之行,自然是势在必行的。
但如何去,和带谁去,与会众人的意见却是各不相同。
“此次北上谈判,大概也将是最后一次,我想最好再带上一些党内的精锐干部,在双方谈判出最后的结果后,便可以直接留在京城开始正式组阁。”
黄行摇了摇头,给出了不同意见。
“这样做未免略显激进,恐怕会刺激到袁世凯的神经!”
从渔父的角度来看,他的想法可谓一举两得。
可在其他三位核心高层的眼中,这种做法明显有些理想化,甚至可以说略显稚嫩,很可能会引发北洋的忌惮与反弹。
至于另外两位高级将领,在见到陈其美表示反对后,自然也毫不意外的纷纷举手反对。
杨猛看了看众人的表情,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袁世凯枕戈待旦,只等我们露出破绽,若想为沪军、滇军、皖军、湘军、赣军和粤军争取时间,我认为,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拖’!”
在场众人,虽然对袁世凯的想法看得很清楚,但却没有一人能比杨猛更了解他的行事风格,故而在说了自己的建议后,又看了一眼以中情局局长身份,得以正事列席高层会议的王亚樵。
“五国银行的联合贷款,早就被袁世凯换做了大量的军火和物资,悄无声息的列装了北洋六镇,并做出了随时开拔的姿态,且在北洋六镇之外,又扩编出了三个整编师团……”
王亚樵对杨猛点了点头,随后将最新的情报说出,虽然大家之前也有所耳闻,但在这种高层会议上正式确认,还是让众人的心头一紧……
“这三个整编师团,以保定军校的毕业生为骨干,抽调了各地民军精锐,分别列装了英、法、日三国提供的进口军械,对比沪军、川军乃至粤军,都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
王亚樵深知,北洋还在通过各种秘密协议,企图获得列强的武力支持为后盾,但是为了能不伤众人的士气,想了想还是将话题转向了南北谈判。
“自从此次谈判以来,列强几乎是手段尽出,通过各地的报纸与收买的文人为喉舌,加上工商业界的洋行买办,来对北洋政府进行各种游说、鼓动和挑唆……”
南北谈判一旦成功,袁世凯与列强商谈的不平等条约,势必都会暂停甚至作废,所以列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让南北和谈成功。
虽然,南方派也有列强的势力支持,但双方整体的实力差距,非但没有扯平,反而一直在不断拉大,甚至变得越来越悬殊。
如此,若是此次北上谈判团中,随行的南方军政要员太多,便很可能会引发不忍说之事发生。
届时,即便南方派想继续装聋作哑,暗地与北洋妥协,恐怕都没有了任何的可能。
所以,如今南方各派要做的,不是去激进的组阁,将袁系军政高官统统拉下马,而是要通过政治手段,尝试着先拉拢到中立省份,一点点试探和限制袁世凯。
否则,一旦宣布新的内阁人选,便只会逼得袁某人狗急跳墙。
最好的办法就是,借着已赢得大选的的优势,以大义之名分,震慑各方按兵不动。
“袁世凯如今已急不可耐,那我们偏偏就要徐徐而图之,以新内阁之位,拉拢和团结各方观望势力,如此,方可加强我方声势,尽力保持住目前国内稳定的政局,再以众志成城之势,在后续的谈判中,尽力争取更好的妥协条件……”
黄行听到杨猛的建议后,眼中不觉一亮,立即表示这个策略,显然要不激进行事更为妥当……
“一动不如一静,如此行事,既不会给袁世凯发动战争的借口,同时还能以内阁之位,不断招贤纳士,拉拢和分化各省军政府中摇摆和敌视袁某人的势力,将政治手段光明正大的利用起来,再不断发动舆论之能量,稳固我方大义之名……”
沪军第一军的军长,也是陈其美的心腹爱将吴学军,听到黄行如此一说,也忍不住点头表示赞同。
“如此一来,便可为各地督军争取更多的时间,既不耽误各省扩军备战,又可威慑更多的摇摆省份,等到条件成熟之后,那些骑墙派也并非铁板一块,到时候对袁世凯的态度,自然也会发生变化……”
第二军的军长,名为王志丹,虽说二军是新军,但其实本就来自沪军之前裁撤的民军,也算是陈其美的老班底……
“到了那个时候,新内阁的组建与完善,才算是水到渠成……届时只要我等在上海振臂而呼,便可倒逼袁世凯不得不继续妥协!”
“如此甚好!”
陈其美听了手下两大爱将表示赞同,顿时满意的拍了下手掌,心里对此渐渐也有了计较。
孙大炮虽没能亲自来沪,但在座众人里面,核心四人都与他关系莫逆,如此稳妥行事,想必也能给他一个交代,既能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壮大南方派的声势,又可加速扩军备战,可谓一举多得。
自从去年以来,南方派的态度暧昧,令各方势力暗流涌动。
眼下若是能与北方达成妥协,各地政府自然乐得继续骑墙。
要知道,这一年来,各地驻军的督军,为了获得军械和粮草物资,已有大半投向了袁世凯。
剩下的小半省主席中,除了四五个省份是强硬派主政之外,其他省份包括南方多地政府,都从坚定的共和派,转变成了待价而沽的中立派。
袁世凯为了保存自身实力,又不愿激化与中立派之间脆弱的信任,这才迟迟没有动兵。
可若是依照渔父的想法,想要只凭借纯粹的政治手段,就要让袁世凯甘心接受大总统权利被削弱,实在是有些不够现实。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赵秉钧在踏上北归的火车时,对此次谈判中的一些争议之处,态度仍是十分强硬,若是到了北京,状况只能比现在更差。
北京城如今,乃是北洋大本营,被袁世凯经营得水泄不通,一旦双方谈判破裂,随行的一干人员,恐怕都有被直接扣押的风险。
“渔兄,非是我等贪生怕死,而是此次北上之行,皆为敌后,万事须得多方考量……否则,一旦有个差池,很可能就成为开战的导火索,届时,南北之间便再无任何转圜的余地了……”
陈其美在上海经营了这么久,自然深知在自己的地盘上,只要手上掌握着成建制的军队,想要整死几个人甚至上百人,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所以,他一直在劝阻渔父亲自北上,并建议他也学袁世凯,派出自己的谈判代表,避免给袁世凯抓住任何机会。
众人一番商议过后,最后初步定下了北上的人选后,便纷纷离开了督军府。
而杨猛通过王亚樵,得知汤金水已到上海,并在炎黄会与黄三祥等人一起,又不得不折返回督军府,邀请陈其美作为盟证,晚上一同去红楼赴宴。
“哦?洪门的动作倒是蛮快,那就让月笙和祖焘一起,去通知剩下的那九个坐馆,晚上坐在一起吃个饭吧!”
陈其美见杨猛折返,心里还有些纳闷,听闻是洪门派来汤金水做炎黄会的香长,便痛快的点头应下了此事。
炎黄会成立,为了充实组织架构,第一件大事就是要整合青帮。
而陈其美自从坐上上海都督之后,自然也乐得见青帮被整合,以淡化自己依靠帮派力量,夺取上海政权的标签。
而在另外一边,青帮这九大坐馆,在陆续得到杜、陈二位的通知后,也一如既往的互相通了气,最后决定赶在晚宴之前,提前约在了湖心亭茶楼……
“大雀友,你向来是陈总督的心腹爱将,对于炎黄会整合青帮之事,你怎么看?可有什么提点兄弟几个?”
众人到了茶楼之后,便进了这段时间常来的包厢,不等茶水与果盘上来,文字强便第一个向方世友发问。
“嘿嘿,我虽与陈少爷走的近些,可陈总督不甚理事,若说对整合青帮之事最了解的,现在莫过于十六铺码头的杜月笙,杜老板了吧?”
方世友想到这里,心里其实也有些郁闷,所以说起话来,难免阴阳怪气了些,而众人闻言之后,不禁纷纷默然。
青帮第一次雨夜清洗,大字辈的八大红棍或白纸扇联手,将压在头上的爷叔的人头,作为向陈其美输诚的投名状,一夜之间坐上了八大坐馆,与陈其美的总督府,算是度过了一段蜜月时间。
可自从青帮五老出事,杨门借机第二次大清洗,并顺势扶持弟子杜月笙,坐上了十六铺码头坐馆之位后,九大坐馆们便看出陈其美已萌生出退意,自然开始各怀心思。
“话虽如此,但他与我等可不是一条心,大家总要为将来考虑考虑吧?”
文字强的武力虽然一般,但脑子却十分灵活,在九大坐馆之中,向来都是以食脑者的身份出现,哪怕到了这个时刻,依然还没有彻底死心。
“那诸位对炎黄会成立一事,可有什么想法?”
方世友与陈祖焘走得很近,对于杨门如今的势力,通过陈祖焘也曾深入了解过,哪怕心中再不满,也绝不可能跳出来搞事。
所以,虽然他今天与八大坐馆碰面,但心里却打着若是有人想搞事,就可以用来做为投名状的念头。
然而,他这句话问出之后,就连文字强也变得沉默下来。
“艹,都是老中医,跟老子玩什么小偏方?”
方世友见众人脸色复杂,顿时隐隐猜到,恐怕在座之人,心里都打着同样的盘算……
? ?感谢德顺-de兄弟的2张月票、推荐票和订阅支持!谢谢!
?
感谢和两位兄弟的月票、推荐票和订阅支持!
?
感谢德顺-de、、念息觉起、城管甲、芦笛声声、农村的孩子早当家、、zhhwei2000、、1539、莫生气伤身体、wx15、熊孩子二、火狐狸、小说迷2017、阅读2020、小说里的世界、、而后不管人、小游民、、、山西人在赤峰、、、这朶侽孖、书米、小说狂人2015、漠然尒、名人史家兄弟们的推荐票、收藏、订阅!
?
求点赞、收藏、推荐票、打赏、订阅和月票!求大神之光!第一更送上,晚上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