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武侠修真 > 皆付笑谈中之逝水 > 第十五章 苍黄翻覆4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跳出无休止的死循环,高忠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毛伯温其中一段话的后半段——到那时,虽说外围战事不利,但好歹也是情有可原,处罚是无可避免的,保命总还是成的。

按照毛伯温的分析,保住性命已是最好的结果。

既是最好的结果,那便是最难实现的结果。

既是最难实现的结果,必然要历经千难万险。

历经千难万险,却仅仅是为了保命。

活着,是一切的根本。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活着,都会有无数种可能。

有的活着,生不如死。

高忠早就过了所有的努力都只是为了活下去的阶段,久到他自己都快记不清了,如今他所追求的是活得好。

可现在却有人告诉他,将重回所有的努力都只是为了活下去的日子。

他本能的否定了此论断,想要寻找到有力的依据予以反驳,当他绞尽脑汁地苦思一圈后发现,并没有可以摆到明面上来说的依据。

他承认事情确实很棘手,清楚毛伯温肩负的担子很沉重,知道他与毛伯温是荣辱与共的同船人。

同船,并非同命。

在他的认知中:毛伯温已是花甲之年,正经的科举入仕,宦海沉浮数十载,有过失意,也立下过不少功勋,还获得过朱厚熜专门为他写就的诗作,凭借这些荣耀,当事件落幕时还是以活命收场,仍旧能获得一个晚年的安享,基本的体面不失,他人的尊敬不缺,此样人生,实属上乘。

他认为自己跟毛伯温是截然不同的:有年龄的不同,他还不满四十岁;有功绩的不同,纵使无过,前半生的功绩,不足以支撑起他的余生安泰,何况还是犯错后的黯然退场;而最大的不同,在于世俗礼法约束下的身份不同,毛伯温是一个完整的男人,而他不是。

基于以上种种,他认同毛伯温的艰辛与不易,更坚信自己的处境比毛伯温更难。

既然生出了困境有轻重之分的认知,想当然的会延衍生出相应的决心也会有大小之分的想法。

高忠相信毛伯温已经使出了全部的十分力,但他希望毛伯温能使出十二分力,那样或许结果能够变得更好些,比“最好”、“最难”,再好些。

他的念想从未熄灭,他仍想立功,再凭借功劳更进一步。

抬望星空,漫天繁星争相闪耀,倍感孤寂。

某个瞬间,高忠的思绪恍惚了。

正常情况下,不会有哪个男人的志向,是成为一名阉人,大多是身不由己、迫于无奈。

男人被阉割之后,身体上缺失了极重要的一个部分,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人。

随着这个重要部分的缺失,连带着精神上也出现了重大缺失,他们变成了另外一类特殊的群体。对于这种特殊,不光是旁人这么认为,他们自己也是这么认为。一个正常男人拥有的愿景与抱负、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基本上都在那一刀后,断去了瓜葛,可悲可叹。

他们一面依附于某个有着卓越地位的人,一面做着只关乎己身今生的盘算,他们只剩下己身和今生了。对于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而言,平平安安地过好这一辈子,是最高的人生追求。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拥有那可望而不可及的风风光光,而风光背后的心酸,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平安也好,风光也罢,往深里想想,似乎与那些正常人的追求,并无本质上的差别。他们当中的佼佼者,同样也有供他们展示的舞台。

司礼监与内阁对柄机要,堪称“内相”,乃内廷二十四衙门之首,权力不可谓不大,曾出过多位权势滔天的宦官,令满朝文武卑躬屈膝。

御马监既与兵部共执兵柄,堪比“内廷枢府”,又与户部分理内外财政,实打实的“内管家”,较之司礼监不遑多让,亦不乏专权宦官。

早在成化和正德年间,两度设置的西厂,正是由御马监提督,与司礼监提督的东厂分庭抗礼,甚至还一度压人一头。

由此可见,但凡能在御马监担任要职,即便不是掌印太监,也算风光无限了。如果最后还能从这些实权位置上顺利告老,简直就是宦官界的完美榜样了。

朱厚熜沉迷于修玄,投入了大量的心力与时间,消耗了大把的聪明才智。作为君王,并不比他的先辈们出色,但在抑制宦官方面,吸取前人教训,可比他的先辈们做得好太多了。可即便如此,只要制度不被废除,相应宦官作为贴身近侍的天然优势依然存在,必须有所依附的致命局限不会消失,手里仍旧会握有惊人的大权。

高忠自幼入宫,通过多年的努力,从众多同类中脱颖而出,成为现如今的御马监二把手,跻身为数不多的佼佼者行列,在内廷中占据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平心而论,身为一名太监,到了他的份上,称得上了不起。

但他并不满足于此,在欲望地驱使下,还想更进一步。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何其不易,稍有不慎,粉身碎骨。

他深谙不进则退的道理,尽管时刻保持进取心,也不一定真能更进一步,却能在最大限度上防止后退。倘若缺了进取心,最好的选择是激流勇退。

当他还是少年的时候,得前辈赏识指点,他就明白,要想步步高升,必须做好三点:得到顶头上司的信重、同周围人处理好人际关系、具体的事务上有一定的执行能力。三者各有不同,又息息相关。

顶头上司是不固定的,会随着自身职位的改变而改变,就像底层小太监几乎是不可能直接接触到朱厚熜的,小小管事就是他们的天。到了高忠现在这个位份,头顶的那片天才会是朱厚熜。

高忠当然算是一个得宠的太监,但得宠的太监并不止他一个,在所有得宠的太监中,他几乎毫无优势。有几个人是他注定越不过去的,有几个人与他相当,又有几个人在将来是大概率会超过他的。

他与绝大多数接触过的人,都能保持良好的关系,但在进取的道路上,从来不会缺少对手,谁都无法避免。

二把手距一把手虽只差了一个位次,三把手距二把手也只差了一个位次,同为一个位次之差,个中差别却天差地别。光是一个一把手,已然令二把手举步维艰;光是一个三把手,足以让二把手忌惮三分;二、三把手穿一条裤子,一把手的日子未必能过稳当;一、三把手一旦联手,夹在中间的二把手就真是夹缝求生了。很不幸,高忠就是那位夹缝求生的二把手。

御马监的权柄和职责,主要体现在兵事和财政两个方面,但真正懂兵事和财政的宦官没有几个,高忠也不能例外。这原本并非是不可弥补的问题,知管理会用人,依然不妨碍担任要职。可若是别有用心之人,不时施以针对性的掣肘,那便另当别论了。自打他坐上御马监监督太监的位置后,明枪暗箭,防不胜防,面对的竞争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纵使他付出了倍之以往的心力,依然入过套、犯过错,不精兵事和财政的短板频频被暴露和放大。所幸没出过致命的纰漏,最严重的一次也只是受了朱厚熜几句申饬及不伤根本的处罚。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之前没有,并不能代表以后不会有。

纰漏,可以是自己酿成的,也可以是他人造就的。他深刻的意识到,被动应对绝非长久之计,以牙还牙不过下策,设法破局方为上策。如履薄冰、举步维艰的数年中,他从来没有一天停止过思考打破僵局的办法,从来没有一天停止过寻找打破僵局的机会。夹缝求生,自保尚且勉为其难,破局而出,更是难如登天,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瓶颈。

此种现状下,他接到了现在的这个任务。初时内心是极为抵触的,狠狠替自己捏了把汗,怎么看都是份吃力不讨好、有害无益的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