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武侠修真 > 皆付笑谈中之逝水 > 第十五章 苍黄翻覆7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气氛很紧张,曾铣不着急。

不着急不是因为他不是主要当事人,而是着急没用。

不着急不是看热闹,他开口打圆场:“公公莫动气,气坏了身子可就不值当了。往大了说,公公贵为监军,位高责重,全军上下有无数大事小情等着公公处置;往小了说,身子是自个儿的,气坏了身子,苦的还不是自个儿么。”

“曾副使有心了。”高忠怒容中勉强挤出一丝受用,睃了眼毛伯温,“不像某些人,把咱家当成了碍眼的累赘,指不定心里正盼着咱家气死呢!”

“果然。”曾铣心中暗自苦笑,高忠简单一句话,便把他摆到了同毛伯温比较的位置上,被人公然拿来同自己上司作比较,是很容易犯忌讳的。若非被比较的老上司是毛伯温,他是不会来当这个和事佬的,和事佬可不好当,一个不慎里外不是人,或者换一种更加能进能退的说法。

毛伯温适时笑道:“子重说的是,公公莫要动气,且先把心放宽些,再听老朽唠叨几句。”

高忠挤出来的一丝缓和立马烟消云散,冷声道:“咱家是个蠢笨好骗的,经略大人还想拿什么话来戏弄咱家,说来便是!”

毛伯温赔笑道:“公公这是哪的话儿?公公若是个蠢笨的,普天之下还能找得出几个聪明人?戏弄一说,更是从何说起?”

高忠皮笑肉不笑,揶揄道:“那就让咱家来猜猜看经略大人想说的是什么,看看咱家到底是真蠢笨,还是假聪明。经略大人是想说,此一时,彼一时……”有意停顿,直视毛伯温,“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再次停顿,保持直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三次停顿,保持直视,“千言万语,所讲不过四字——随机应变。”目光看似不经意地转至转处,嘴角上扬,神情稍稍缓和了几分,“经略大人是想同咱家说这些么?”忽而向前跨出一步,重新直视毛伯温,瞳孔骤缩,锐意毕现,“还是说经略大人想坦白一些别的事情?”

毛伯温平静以待,缓缓开口道:“鞑子两翼六部、无为邪教、墨烟海之神秘势力,三方勾结,共犯我大明。”

高忠锐意不改,冷冷逼视。

毛伯温无心于无声争锋,主动错开目光,接着说道:“鞑子引兵十万,分东西两路;无为邪教借与会之名,成批入境,行刺探、暗杀、生乱之实;墨烟海之势力,以毒入雪,荼毒生灵,化出十万血毒人。鞑子西路贼军借北进血毒人之力,轻松破开居庸关;东进血毒人趁我军反应不及,直扑京师。前有鞑子铁蹄携血毒人入侵,后有京师乱象骤起,我西路军陷入进退两难。鞑子西路乱军趁我西路军军心不定之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难,我西路军犹疑中仓促应对,战力打折,损失必重。参照居庸关告破之例,京师定有贼人后手藏于暗中,与五万血毒人里应外合,就此破城很难办到,但搅得整个京师天翻地覆、鸡犬不宁则是题中之义。京师乱起,西路早已陷入乱局,唯东路军可招。东路军一动,鞑子东路贼军跟着破关而入,那么东路军便陷入了与西路军同样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鞑子东路贼军一如西路贼军般照方抓药,趁我东路军军心不定之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难,我东路军犹疑中仓促应对,战力打折,损失必重。至此,我方外围防御全线崩溃。京师乱象未平,鞑子贼军兵临城下,京师危矣……公公觉着老朽的推演可还在理?”

高忠当然不会去接话,不善面色不改分毫。他不知道鞑靼在东路还有没有大军,但他不怀疑毛伯温的判断。如果没能及时拦住东进血毒人,局面八成会变成毛伯温口中所描述的这般。

曾铣踩着点应和道:“东塘公目、和廷显公目光如炬、当机立断,阻强敌于永定河畔,生生将濒临失控的局面给扳了回来,我大明能有二位贤臣,真乃一大幸事!”

毛伯温道:“强敌暂阻,危机未除,以此为拐点,接下来该如何行事?”目光先落到高忠身上,再转至曾铣处,“老夫的意思方才已经说过了,高公公似乎并不同意,子重你说说看你的想法。”

曾铣得了毛伯温的眼神示意,道:“鞑子有铁骑四万,加上五万血毒人,硬碰硬,我西路军八万儿郎绝非对手。我方虽还有翟、周、翁,可贼人在居庸关上还留了三万血毒人,真论起来,翟、周、翁未必是那三万血毒人的对手,权且算作两相抵消,那还是我军弱势。若换做它处,纵使不敌,我军以八万之众,大可放手周旋。奈何此处与京师不过咫尺之遥,纵深不足,大军一个腾挪,便到了京师城下……”

“哼!”高忠的脸色比先前最难看的时候还要难看,他的意思很明显,是在责怪毛伯温使了昏招,将整整五万人马调去了京师。

毛伯温一笑了之,示意曾铣继续。

“硬扛,则力有不逮;智斗,则缺乏纵深;退守,则害大于利。为今之计,东路调兵确实是最佳选择。”

高忠道:“曾副使,你口中的害大于利,是怎么个害大于利?”

曾铣躬了躬身,道:“其一、正如东塘公昨晚所言,鞑子必有为我等所不知的攻城狠招;其二、历朝历代,京师皆为天下首善之地,社稷之脏腑,我朝虽有天子守国门一说,可一旦开启战火,其危害远不止战火本身,甚至关乎社稷气运。”

高忠料到曾铣会这么回答,对应的措辞早就想好了:“调离东路军,东路贼军则长驱直入,兵锋直抵京城。曾副使以为,较之退守京城如何?还不如直接退守京城吧?”

曾铣从容不迫道:“高公公莫急,下官话还没说完,还有其三。”

高忠眉头微皱,按下不悦,耐住性子。

耳中传入曾铣平淡的说话声,却让高忠大惊失色,整个人都颤抖了起来,这是极度激动的外化表现,连说话都变得不利索了,磕巴道:“所、所以你、你早就这么、这么打算了?昨晚就这么打算了……不对!从移师小平原之前你就打算这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