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武侠修真 > 皆付笑谈中之逝水 > 第214章 腊月廿三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腊月廿三,小年夜。

子末,寂静的八达岭,充斥着磨人的压抑。

站岗、巡逻的兵士们被裹挟着尘土的如刀朔风刮得身子发麻、双眼迷离;待命的兵士们缩身于背风的角落,三五成群,相互扎堆取暖;轮休的兵士们披甲而睡、械不离身。

长时间挺立不动的梁竦遽然一凛,积在铠甲上的尘土簌簌落下,瞠目南眺。

谭纶不明所以,问道:“师父,您怎么了?”

梁竦声带发紧,道:“出事了!”

四十里外的居庸关中关城中心云台上的泰安寺在巨大的爆炸声中轰然倒塌。

谭纶的修为无法感知到相隔这么远的声响,不解道:“出什么事了?”

梁竦反问道:“派出去的夜不收还没传来消息么?”

谭纶答道:“还没有,照例来说,不管有无异状半个时辰前就该有所回复了,超时无信说明很可能是遇上麻烦了!”

突如其来的变故令居庸关中关兵将猝不及防,还没回过神,外围南口、关城南北券门等几处要地同时发生爆炸。

“敌袭、敌袭、敌袭……!”

“当当当当当……!”

呼声尖锐,警钟急鸣,响彻中关。

梁竦腮帮硬鼓,瞳孔翕张,高声喊道:“传我军令,全所备战!”

“遵命!”传令兵应声传令。

二轮爆炸的硝烟尚未消散,更为猛烈的三轮爆炸再起,席卷指挥署、仓储、神机库、多个城墙段、户曹行署等等,遍地开花,好不热闹,硝烟弥漫整座中关。

军队是衡量一个皇朝强盛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可否认如今的朱明皇朝远不如鼎盛时期,军队自然也无法同鼎盛时期相比,最大的转折点便是英宗时期的土木堡之变。然经过近百年的时光,较之那时夹带着屈辱与凄凉的困窘,已然大有改观。而居庸关作为临近京畿的战略要地,镇守的军队从将官到兵卒,基本上是皇朝当下的精英。

比如说居庸卫指挥使李良钦,就是一位文韬武略、不可多得的将才。从外表上看,他是一位年过半百、其貌不扬的小老头,解下兵械,脱去铠甲,活脱脱的庄稼汉一个,丢到人群中,就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寻常走卒。所谓的人不可貌相,讲得就是他这一类人。

面对超乎想象的突变,李良钦惊而不慌,本着瞎指挥不如不指挥的原则,冷静观察,很快找出了其中的关键,在铺天盖地、目的明确的爆炸中并未发现实质性的敌人,他当然知道未发现并不代表没有,当中存在着多种可能性,虚张声势、明修栈道、浑水摸鱼等等都有可能。快速做出各方权衡,下达了多道合理有效的命令:稳住放哨、巡逻的兵卒,务必坚守各自的岗位;调动所有待命、轮休的兵将,按原编制分成多组,有的负责救火救人,有的负责搜寻隐藏之敌,有的负责检修损毁工事等等,分工明确、有条不紊。

连番出其不意、声势惊人的爆炸,并不足以对铜墙铁壁、固若金汤的雄关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加上李良钦的妥善指挥,乱局快速得到控制。

梁竦静待片刻,未再听到爆炸声,仍不敢有丝毫懈怠,没有爆炸声并不能说明战斗结束了,因为相隔四十里,交战中的大部分声音就算他的修为再是精深也不可能听到。稍作沉吟,再次下令道:“留十名夜不收,剩下的人分作两队,一队沿八达岭,一队往中关!”

“是!”谭纶高声领命,利索执行,绝不怠慢,他也觉察出了有巨大的危险正在靠近。

丑末,派出去的夜不收依然音信全无,而来自中关的第四次爆炸声又响起了。

爆炸的地点从中关城转移到了河道水门、东边翠屏山顶、西边金柜山顶等地。

李良钦率数名骨干将领,立身于城楼之上,俯瞰全城、纵观全局。

其中一名叫周得力的指挥佥事心怀不解的同时不掩蔑视之情,道:“光打雷不下雨,鞑子这是闹得哪一出?难不成是想用火药炸咱这平居庸关?”另一名叫赵岳的指挥佥事笑着接话道:“想把居庸关炸平,没个十万斤火药想都别想!他鞑子拿得出这许多火药么?”

“依我看叫他们拿出十万斤粮食都够呛!”

“哈哈哈……!”二人肆无忌惮地发出嘲笑声,却见李良钦投来冷峻的目光,赶忙缄口敛笑。

周、赵二人的态度不可取,而他们的言外之意正是李良钦所不解和担心之处,忖道:“以火药制造混乱,却不见兵马配合,不过是徒劳,这么简单的道理鞑子不可能不明白!鞑子直接越过外围各处关卡,直接来我中关生乱,又是有何意图……”正自思忖间,先是翠屏、金柜两山之顶同时传来激烈的打斗声,再是一队兵士抬来三具尸体,从装束上判断正是无为教徒。

寅时三刻,谭纶瞠目结舌,讶然道:“师父,中关告急!”跟着哗然的还有八达岭千户所全所兵将。

梁竦脸色铁青,直直盯视着自中关蔓延开来的求援烽火。

“咱们这里尚且安然无恙,中关又如何会告急?”谭纶既惊且急还惑,不自觉地搓手跺脚,“要破中关,须以重兵,鞑子是如何做到无声无息绕过我们直逼中关的?”

“镇定!”

“师父提醒的是,是子理乱神了!”

翠屏、金柜两山之顶的烽火台被无为教高手偷袭抢占,八名罗汉各主持一座十八天王阵,分守于两座烽火台四面,拒敌于十丈开外。

李良钦眼睁睁地看着求援烽火依次一座座蔓延开来,多少猜到了鞑靼的意图;先前语带轻蔑的两名指挥佥事面色难看,他们很清楚烽火一起会有怎样的后果,轻则人心惶惶、陷入混乱,重则外围诸关卡全线崩盘,鞑靼兵锋直逼中关。李良钦当机立断,连下三令:一、调兵遣将,抢回烽火台;二、派人传信于外围诸关卡,说明此间情形,务必坚守其位;三、全关将士整装备战,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最坏结果。

谭纶定了定神,问道:“师父,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梁竦高声下令道:“传我军令,全所坚守原地!心智不坚者,斩!扰乱人心者,斩!不听军令者,斩!临阵脱逃者,斩!”

“遵命!”

谭纶不解道:“不出兵驰援中关吗?中关若破,我等坚守此地岂非徒劳?”

梁竦道:“为师且问你,若你是鞑子统帅,会以何法破居庸关?”

“这……”

“为师再问你,你可有方法让重兵无声无息避过外围关卡直捣中关?”

“呃……”

“你可会选用绕过外围关卡直逼中关之法来破居庸关?”

“不会!绝对不会!那样岂不成了自己往瓮里钻的鳖了么?但凡稍有军事常识者皆不会……子理明白了!师父的意思是中关并未告急,鞑子也未曾绕过外围关卡,求援烽烟是鞑子故意设下的圈套,目的是扰乱外围诸关卡,从而乱中获利一举摧毁外围防线兵临中关?”

“不错!”梁竦微微点头,转而眉头一锁,叹道,“夜不收迟迟没消息,八成是鞑子在暗中捣鬼,估计整个居庸关各关卡之间的消息都已经被他们切断了……唉——!”

谭纶跟着愁眉叹气,忽然又想到了什么,忙道:“相互间的消息传递都被切断了,可并不是谁都有师父的见识,能一针见血识破鞑子伎俩,万一要是上当中计,鞑子趁机发难,不费吹灰之力便可攻占!那么所有外围压力都会落到我们身上,对我们来说这将是一场九死一生的恶战啊!”

梁竦缄口无语,炯炯有神的双眸透着一股子稳如磐石的坚毅。

谭纶顿了顿接着说道:“师父,假设鞑子扫清了我方所有的外围关卡,会用什么方法破中关?在七老图山他们借大风筝上天,空投火油,重创无数江湖英豪,不知道这一次又会想出什么残忍可怖的法子?还有,如果其他外围关卡都被鞑子攻破了,我们是否还有死守的必要?”

梁竦道:“鞑子会用什么方法破中关为师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鞑子一定已经想好了破中关的办法。种种迹象表明扫清外围防线是他们攻破整个居庸关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步,这一步如果不能走到位,势必会影响后续计划,甚至是整个计划都有可能付诸东流。”

“子理明白了。”

卯时,无为教众高手主动放弃烽火台;鞑靼扫荡居庸关外围关卡;八达岭恶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