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武侠修真 > 皆付笑谈中之逝水 > 第249章 腊月廿三38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徐丽燕沉声断喝,率先打破平静,身一紧头一甩臂一展,脚跟对着熟铜棍下端一勾一顶,整根熟铜棍好似瞬间活了一般,自行飞掠而出,呼啸破空。紧接着又是一声断喝,徐丽燕庞大的躯体揉身而上,灵动如猕猴,威武似巨像。一棍一人,一上一下,形分神联,共取同一目标,攻势汹汹。

杭苇之长眉飞扬,目透精光,从容大气,手挽一抖,碧蓝软便绷直如钢枪,直取徐丽燕中门,同时错步侧身,以避携呼呼罡风当头砸落的熟铜棍。整套应变一气呵成,极尽流畅利落,犹如倾泻而下的飞瀑。

“攻的好,避的更……好,好……好啊!”骆汉永兴奋的像个少年郎,高声赞叹,连带鼓掌跺脚,奈何词汇匮乏,一时间只想到了一个“好”字以作赞叹。

徐丽燕本也十分赞赏杭苇之的这番应变,盛名不虚,实用又好看。可听了骆汉永的喝彩,如遭金针扎耳,实在刺耳,再看杭苇之的身法招式,无论如何都生不出半分欣赏之意,嫉妒且愤怒。双目暴睁,怒火奔腾,瞪视长鞭,改退让初衷为奋勇激进,直面锋芒,左臂伸展,呈反常规状翻卷,试图缚住长鞭,右手前探,抓向一击落空的熟铜棍。

杭苇之洞若观火,一望而知,做出及时而准确的预判,趁着徐丽燕招式未到用老之际,牢牢抓住稍纵即逝的转圜之机,暗劲传递,钢枪般的长鞭化作一条灵蛇,绕着徐丽燕的左臂倒滑退出。右脚自下而上撩踢向徐丽燕小腹,角度刁钻,速度迅捷,迫使对方不得不挡。长鞭忽缩忽伸,暗劲使然,凭空扭动,灵蛇吐信,蛰向徐丽燕右手腕。

“好!哈哈哈……!妙啊妙啊!”骆汉永的喝彩声和着杭苇之的招式节点再次响起,在“好”字的基础上多了个“妙”字,沉浸其中,自得其乐,一个人的热闹犹如一群人的热闹,好不热闹,简直比场上的打斗还要热闹。

气得徐丽燕险些跳脚开骂。

高手相争,锱铢必较,容不得有分毫疏忽,徐丽燕情绪略一波动,招式身法上便出现些微凝滞,右手腕外侧被长鞭带中,一片火辣,熟铜棍险些脱手。顾不得颜面,无暇计较一招半式之得失,急急退避,收拾乱了的心神、失了的分寸,在杭苇之乘胜追击的猛烈攻势下,使出十二分的气力,略显狼狈地守了七八招,才堪堪把坑填上了。

“骆狮子,给老娘闭嘴!”徐丽燕一缓过劲,即头也不回破口呵斥,化怒气为斗志,强势回应。

杭、徐二人招招必争,硬碰硬斗了十数招,杭苇之寻隙挥鞭,巧取对方下盘。不想徐丽燕不挡不避,高举熟铜棍当头砸落。拿头颅中开换腿脚受伤自是不划算的,杭苇之被迫变招,以防助涨对方势头,变招而不让步,寸步不让,长鞭扭转,改取心脏,反将一军,把迫使变招的难题抛给了对方。徐丽燕已经退过一次了,宁死不退第二次,她同样抱着不肯助涨对手势头的想法,甚至更为强烈,攻势不改。难题又重新踢回到了杭苇之面前,她若不让,结果必然是一个透胸而亡、一个开颅丧命,同归于尽。她显然更具理智,电光火石间迅速做出决断,实在没理由为了这样一场比武拼命,况且让步又不一定会输。于是长鞭再次变招,含着半扛半带的巧劲对上熟铜棍,同时以攻代守,左脚向前跨出一大步,右脚直踹攻对方中路,尽可能将让步后的劣势降到最小。

徐丽燕打定了敌不变她不变、敌若变她即变的决心,熟铜棍不待触及长鞭,变向画了半个圈,改自上而下的纵向劈打为从右到左的横向扫击,径取对手腰协,同时左手翻卷,抓向对手直踹而来的右脚踝。

杭苇之左腿一曲一弹,单腿发力,纵身上蹿数尺,避过了熟铜棍拦腰扫击,但右脚踝还是被对手的指甲盖剌中了,一阵剧痛,不用看也知道被抓破了皮。破点皮算不得什么,赶在熟铜棍走势未竭、后续攻击尚未递出的间隙,右脚尖在熟铜棍上轻轻一点,拔高腾空高度,甩动长鞭,连抖五花,分上中下三路而击,虚虚实实,变幻莫测。

徐丽燕舞棍如盾,棍鞭相撞,发出一串低沉连贯的撞击声,稳稳挡下精妙绝伦的五花三击。双臂剧摆,熟铜棍横冲直撞,一举撞入鞭网中心。又是一串叮当闷响,鞭、棍相互紧紧缠绕。

杭苇之暗道不妙,奈何被动局面已形成。

徐丽燕得势不饶人,充分发挥体重力大的优势,一面张口咆哮,助长己方势气,冲击对方心理防线,一面将熟铜棍当成旗杆,恣意搅动挥舞,双管齐下。

杭苇之被迫随波逐流,如同套在旗杆上身不由己、随风飘荡的单薄旗帜。

一举占得上风,徐丽燕只觉身心通畅,积压多日的怨气消除大半,挥舞的更卖力,就像胜利者挥舞着胜利的旗帜。自习武以来,她记不清与多少人交过手,总之很多,其中不乏名声在外的高手,并战胜了当中的绝大部分。然而过往那数之不尽的已经确定的胜利,加在一起也比不上现在这场只是取得了一些上风胜负之数尚未定论的比武来得畅快。为了进一步冲击对手的心理,即便是挑起点怒火也是好的,因为愤怒使人昏头,昏头容易犯错,从而巩固优势,并取得最终的胜利,徐丽燕故意带着讥讽的口吻挑衅道:“强弩之末,挣扎无意,飞将军还是趁早乖乖弃鞭认输吧!”她不仅渴望能用真凭实力光明真大地战胜对手,还希望最大限度地扩大战果,即对手输得越惨越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扫尽心中怨气。

杭苇之没理由同对方以命相搏,但该争的气还是得争,针锋相对哼声冷笑道:“徐尊使未免高兴的太早了!”

“死鸭子嘴硬!那便让本尊使看看你嘴硬的资本!”

“睁大眼睛看好了!”杭苇之身处下风,一再受激,热血翻涌,傲然道,“我有长鞭‘渡洋’在手,天下何人能倾轧于我!”聚力于握鞭右手,改逆向发力为顺势使劲,照着熟铜棍不规则的摆动方向持续加力,摆荡幅度渐次加剧。

徐丽燕心头一紧,明显感觉到熟铜棍上蕴含之力倍增,她固然力气极大,可人力终有穷竭,隐隐有脱离掌控的趋势,她如何肯坐以待毙,更不会将好不容易占据的上风拱手放弃。把心一横,改不定向乱舞为单向转圈,整个人如陀螺般原地急速打转。顿时狂风大作,刮尽石台积雪,吹乱空中飞雪,一部分汹涌倒灌入亭台。

然,此一变正中杭苇之下怀,虽有狂暴罡风扑面袭体,阵阵生痛,却无需再提防和预测熟铜棍走势,顺水推舟,定向使劲,转速一再加剧。

徐丽燕居于圆心,不似身处圆周的杭苇之,无需忍受罡风之苦,但所受苦楚却更为难熬,不多时便觉头晕目眩。暗恼不已,无奈之下再次求变,熟铜棍舞动方向大体不变,加入了时高时低的变化,即不再一味的离地凭空转动,时而砸向地面,时而抛向高空。

然,此一变再中杭苇之下怀,原本身处半空无处着力,只能靠己身内劲发力,如此一来,则可着力于实地,实地永远是最佳的着力之选。一改先前杂乱无章、窘迫狼狈状,如苍鹰破樊笼,终可翱翔九天,雄姿英发,风采高迈,自由酣畅,说不尽的奇伟。

一股似有若无的焦烟和焦味,散发自徐丽燕脚下,石板凹陷、靴底磨损。再是不甘,她也不得不承认痛失好局的事实,不甘生恼,恼羞成怒,怒而咆啸,啸声震天,一双粗厚大手猛搓熟铜棍,棍身自转胜陀螺。

此一变终让杭苇之感到棘手,除了要围绕徐丽燕公转,还要随着熟铜棍自转,双重转动加注一身,压力骤增。

京畿之地,惟余莽莽,百里雪飘。

东楼内外,四野皑皑,深沉肃杀。

天色沉沉,绵绵无尽的白雪覆没了平坦宽阔的官道,三三两两的行人埋首缄口,眼神空茫,身姿笨重,冒雪往来,摸索前行。从他们的行止中看不到一丝过年的喜庆,反倒带着闯关般的沉重。

年关年关,对很多人而言,过年就是闯关。

“你们快看!那是什么?”突如其来的惊呼声在白茫茫的旷野中显得格外清亮,吸引了零散行人的注意,纷纷驻足侧目,望向声音的源头,或无精打采或郁郁寡欢或心事重重的眼神略有波动,流露出的情绪不尽相同,有好奇,有不耐,有厌烦,有不悦,还有尚未完全从自己的思绪中回过神来的茫然,仅仅是下意识的反应。

只见一名二十郎当岁的年轻小伙儿,兴奋地指着某个方向,激动呼喊。

一众行人顺其所指望去,尽皆倒吸寒气,原本不一而足的神情统一变成了惊骇。

遥见东楼之内有一龙卷风冲天而起,观其架势,连素来高高在上的东塔在其面前都显得那么渺小而脆弱,仿佛随时会有倾覆之虞。

杭徐之战,精彩绝伦,令旁观者大呼过瘾。对于局中人而言,有苦自知,却又不愿就此罢手,各自咬牙硬扛。

长时间的旋转,终于让熟铜棍和软鞭相互间的缠绕出现了松动,二人心照不宣,索性再加了把暗劲,加速棍鞭脱离。

杭苇之脚一沾地,当即使出千斤坠,稳住身形,默运真气,祛除晕眩,稳定气血。

徐丽燕将熟铜棍重重砸在地上,入石逾尺,扶着熟铜棍喘气运气。摩擦生热,熟铜棍通体发烫,雪花沾之即化,热气氤氲,添置了一番别样的意境。

“哈哈哈……!”前头骆汉永因着徐丽燕的呵斥忍下了好几次喝彩,此刻因着杭徐之战实在精彩,忘记了被呵斥的那一茬事,叉腰大笑,开怀爽气,“精彩精彩,实在是精彩呐!二位不愧为当世顶了不得的奇女子,真叫骆某大开眼界、钦佩不已!”几度赞叹,总算不再是单调的“好”和“妙”,终于憋出了一个成语。

所有旁观者都以为此一战会就此告终,连同杭苇之也是这么认为,但她不会先开这个口,无关气度。她以为徐丽燕有着跟她一样的想法和做法;她还以为旁观者中会有人站出来表示双方打平,然后她二人默认下台,相互间的纠葛至少能暂时告一段落。

然而酆于未及提议平局,徐丽燕先一步昂然发声:“胜负未分,此战未罢,看招!”高亢而激进的话声含带着酽冽的战意,不待对手表态,持棍而攻,人棍互驭,虎虎生风,或腾或挪,或挑或抵,或撞或挡,势大力沉,兼具精巧,妙不可言。

杭苇之蹙眉迎战,纵身而上,脚踏虚空,长鞭飞舞,如灵蛇,似蛟龙,鞭花朵朵,纵打一线,横扫成扇,交织出一张恢恢鞭网,笼覆八方,精妙大气。

二人再次斗将一处,各展所长,高招迭出,有来有往,刚柔互搏,以快斗力,以巧对妙,险中见高,寒风与冬雪平分,精彩与凶险并存。

点到即止的约定成空,徐丽燕铁了心要与对手分出胜负,生死不计;杭苇之一身血性,一再受激,武人的反面天性彻底激发,不死不休。

二人理智渐失,魔怔般陷入到搏命的怪圈中,相互刺激,越陷越深,演变成无止境的死循环。

双双负伤呕血,不见高下之分,仍无罢斗之意。

方献夫一方人人揪心,他们都不愿看到杭苇之有任何闪失,而酆于无疑是当中最揪心之人,不掩既忧且急之情,瓮声瓮气道:“严公子,正如骆尊使方才所言,苇……杭女侠和徐尊使皆乃当世顶了不得的奇女子,二人武学造诣在伯仲之间,倘若强分高下,胜负即是生死,全无意义。酆某提议这一局以平局论,如何?”世上很少有人事物能让他惊慌失措、乱神丧志,很少并非没有,他终究只是凡胎肉体,跟所有人一样有着自己在乎的人事物,会因为这些特定的人事物而情绪波动。

直肠子的骆汉永立即附和道:“酆于说得对,比武切磋,本意是在体验武学的乐趣,生死相搏那就太无趣了,骆某赞同酆于的提议!”

严世蕃对酆于的直观认识始于昨日,他眼中的酆于跟所有人眼中的酆于一样,沉稳豪迈、正直威武,举手投足一言一行中都散发着当世第一等名侠的风采,见之无不心折。当他与杭苇之意外相遇后,惊世风采之外多出了一种别样的情绪,对此严世蕃饶有兴趣;随着杭徐之战愈演愈凶,这种别样的情绪愈发凸显,最终转化为明面上的担忧。

心平气和的严世蕃坦然对视心浮气躁的酆于,温和的笑意中带着些许玩味,不紧不慢地说道:“局中人同意平局,严某自无异议,不过……二位女中豪杰似乎并无此意。”一派云淡风轻,既未表现出对杭徐生死的关心,也未流露出对战局胜负的在意。

酆于一时语塞,大感气恼,一口恶气直在胸腔里翻滚。哼声拂袖,飞身上台,亘于二人中间,双臂侧向伸展,掌力铺排,强行拆分。

“某才是你的对手。”极具威势的话声淡漠而突兀。

平地起风。

不是所有的风都是自然形成的,任何物件移动都会产生风;不是所有的风都能被感觉到的,需要达到一定的速度。

因为快,所以平地起风;因为快,所以化作了一道紫金色的残影。

紫金色的残影带起狂风,卷响酆于。

……

五烟连天之奇景,蔚为壮观,堪称旷古奇闻,若无九烟连天在前,那便是绝无仅有。

萧正阳没有见到九烟连天,所以在他眼里五烟连天就是绝无仅有,震撼之情无以复加。

震撼到失神,然后急急回神。

失神的时间并不长,却足以让情势急转直下。

巨大的危机感提醒他现在不是叹赏的时候,于是拔腿转移,然而为时已晚。

密集狂暴的黑雪,阻隔了他的视线,同样密集狂暴的血毒人,切断了他的退路。

这场有悖自然常理的怪雪,发展到了顶峰。

震撼复震撼,萧正阳脑中一片空白,哪还有什么可施的计策,只剩下机械式的困兽斗。

脑子空白的时间并不长,反抗着反抗着便恢复到了正常状态,非常深刻且准确的认识到一点,若无奇迹般的转机出现,脱身是不可能的。

即便如此,他并没有选择放弃,放弃不是他的性格,也有违师长们对他的教诲。

有着和沐炑、留心言等人冒险突围入留家私宅的经历在前,让他总结出了一个道理,在没有任何外物可依托的情况下,最忌讳滞留原地,使得包围圈越缩越小、越围越牢,战力再强最终也只会被活活耗死。所以他想方设法不断变换位置,移动很难,幅度不大,效果倒是有一些的,聊胜于无,也算是为自己多争取了一些挣扎的机会。

他无意中发现落地生根的树木会影响到血毒人的活动,现在所处之地正是树木茂盛的山林。血毒人全无意识,连最基本的自己是谁、在做什么、是否饥寒疼痛都不知道,更不会知道什么是变通,眼里只有活人、杀戮和鲜血,横冲直撞,毫无技巧可言。

以此为契机,深入思考,如果能妥善运用树木,可对血毒人造成一定程度的牵制。

想好就做,依托于树木,果然效果显着,精神大振。

渐渐的,他又发现自己只身一人,缺少能够形成有效配合的搭档,不断变换位置固然可以防止包围圈越缩越小、越围越牢,却引出了另一个弊端。好比一万个人围着一个人打,抛开某些特殊因素,架势看着很唬人,其实能在同一时间内直接构成威胁的至多不过数十人,毕竟围攻面就那么大点儿。对于真正懂得用兵之道的人来说,是不会让任何优势堕落成鸡肋,尤其是兵力上的优势,而血毒人是连最基本的意识都没有的行尸走肉,何谈用兵之道。如果被围攻之人,时不时东突西闯,换一个角度理解,即增加了被攻击面,给更多的围攻者提供了参与机会。当然,如果把无意识的血毒人换成意识正常、训练有素的军队,萧正阳现在应该是死无全尸了。

所以眼下迫在眉睫需要他解决的难题就是如何在不断变换位置的同时不增加被攻击面。

不管怎么看,这都是一个不可能解决的难题,因为两者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好比吃饭必然要张嘴,长时间不进食必然会肚子饿,饿着饿着必然会饿死。

有些难题正面无法解决,可以试着从侧面寻找突破口。意思就是说,鼻子不是用来吃饭的,但如果非要将米饭从鼻子里塞进去也不是不可以,这种方法很反常,所以叫侧面,这个过程会很难,难题当然难。

他现在面对的难题比用鼻子吃饭不知难了多少倍,所以他绞尽脑汁也没能想出从侧面入手的办法。

不知不觉间,头顶上再无飞雪飘落,正自暗暗奇怪,三株呈三足鼎立状的古树进入到他的视线中。

被密集狂暴的怪雪和血毒人潮包围时,还能看到的物事,说明距离很近。

他开始寻隙观察三株古树,相互间隔约五尺,每一株均足有两个成年男子展臂环抱那么粗大,粗枝凌空飞挑,茂叶兴盛遮天,童童如华盖。

一个新的对策在他脑子里逐渐成形。

他先绕着三株古树打转,利用血毒人的扑腾冲撞,震落古树枝叶上的积雪;然后躲到三株古树正中,以华盖般的枝叶为顶,挡住黑雪,以粗如桥墩的树干为盾,填补近半攻击面。

如此一来,情势大有改观。

人只要还活着,还有进取心,便会有解决不完的难题,只有死亡,才能彻底摆脱各种难题。如果把死亡当作是一种解决难题的方法,不可否认这确实是一种最彻底的方法,但同样也是最消极、最蠢笨的方法。

萧正阳还活着,还有进取心,所以还会有难题找上他。

再鸡肋的优势也是优势,只要足够大,照样能够摧毁一切。难以计数的血毒人最大的优势便在于难以计数,一个倒下了,立马会有不止一个补上,打不死也能耗死。

危难面前,萧正阳展现出了非常可贵的不屈不挠不燥不馁的精神,积极开动脑筋,全力以赴地付诸于实际行动,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换言之,他无法再做更多,他若能把这个难题都解决了,那么脱身根本就连最低等的难题都算不上了。

难题还在增加,在血毒人潮翻江倒海的攻势下,古树根部开始松动,主干出现裂缝,萧正阳握刀的双手发酸发颤,动作反应愈发迟钝。

……

沐炑和留心言前脚刚跨过潭柘寺残破不堪的山门,便听到了震天巨响,檐口上的积雪随着本就摇摇欲坠的瓦片纷纷坠落。五烟连天之奇景同样令二人震撼到失神,然后匆匆回神,发现已无法脱身,陷入到远比萧正阳更为凶险浩瀚的重围之中。

潭柘寺作为佛门大会的举办地,齐集八方僧侣,聚焦天下英豪,却因一场旷古怪雪化为人间炼狱,成了血毒人横行的核心地带。

在残暴如海啸的血毒人潮面前,一座座承载着千年文明的古刹殿宇,脆弱如豆腐,不堪一击,接二连三坍塌毁灭。渺小薄弱如浮萍的沐炑和留心言目睹着这一切,以及时不时就会看到几张熟悉而扭曲的面孔,既感慨唏嘘,又空白茫然,麻木机械地挥动着兵刃、施展着拳脚。

无望无助之际,不远处一座由数百人组成的箭簇形阵型,正缓缓朝她二人所在的方向移动。速度并不快,却能给人一种乘风破浪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