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异世界召唤 > 第211章 幽州谋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交州,镇江郡。

虞允文早就抵达镇江郡了。

在蜀州锦衣卫打探的情报下,得知了蜀州六万兵马出击的地方就是镇江郡。

或许是因为镇江郡是交州面对南蛮大门户,所以出击镇江郡,让李希误以为蜀州联合了南蛮共同攻打交州。

哪怕就算蜀州没有联合南蛮出击,那南蛮铁骑也是个无形的威胁,这样更能让李希感到惧怕吧,然后从而调动其他地方的兵马,让汉中郡的二十万大军有着更好的出击环境。

然而可惜的是,虽然这个想法相当精妙,但是当前的南蛮却完全没有能力对镇江郡发动攻击。

毕竟此时此刻,岳飞、霍去病、高肃以及赵云正率领大军在南蛮大草原上纵马疾驰,南蛮铁骑们哪里还有余力向北方的镇江郡进军呢?能够保住性命已经算是万幸了!

不过,岳飞、霍去病、高肃和赵云这四个人的任务仅仅是驱赶位于南蛮草原且靠近大夏的那些南蛮部落,让他们在未来大约十年的时间里都无法向北进入夏国而已。

毕竟想要彻底消灭南蛮,仅靠大夏目前的骑兵数量远远不够。当下也只能先把南蛮驱赶至更远的地方,待大夏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间培养出更多的骑兵,才有可能彻底铲除南蛮所带来的威胁。

同样地,既然已经成功驱逐了南蛮部落,那距离大夏较近的这片草原岂不是就空置出来了?

如此一来,完全可以在此处开辟马场,饲养马匹;甚至还能够在这片草原上兴建一座新城,略微扩张一下大夏的疆土。

要知道,在草原上繁育的战马与在大夏国内孕育的战马相比,两者之间存在着显着的差异。因此,等到岳飞、霍去病四人成功击退南蛮部落之后,李希必须立即在临近大夏的南蛮草原区域建设马场,专注于培育优质战马。

这正是李希时隔五年后的首次出击选择南蛮的原因所在。此次行动不仅成功击退了南蛮,确保大夏南部地区长达十余年的安宁,更重要的是彰显了大夏的国威,同时一切都是为了在草原上建设马场做铺垫。

要打造强大的骑兵队伍,除了精湛的骑术外,还需满足四项关键条件:强大的战马、坚固的战甲、锐利的武器以及坚韧的战术。

目前,大夏的骑兵所欠缺的正是剽悍的战马和卓越的骑术技能。幸运的是,大夏并不缺乏优秀的骑兵将领,因此战术方面自然不成问题。

尽管骑兵骑术的提升需要时间的积累,但只要投入足够的精力进行训练,实力的提升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获取强壮的战马则依赖于优质的马场培育。一个出色的马场培育出的战马将是非同凡响的!尤其是在广袤的草原上培育出的战马,其品质更是无可比拟。

这也是为什么南蛮铁骑实力为何如此强大的原因之一!

镇江郡,虞允文站在城墙上,俯瞰着城墙下黑压压的蜀州兵马,他的脸色异常凝重。

“你们可知道城下敌军的主将是谁?”虞允文转身,看向身边的几名锦衣卫,沉声问道。

其中一名锦衣卫上前一步,拱手回答道:“回大人,据说敌军主将乃是蜀州有名的大将,刘瑞。”

“刘瑞……”

虞允文低声念叨着这个名字,若有所思,“此人的能力如何?性格又是怎样的呢?”

另一名锦衣卫赶忙答道:“大人,据我们所知,刘瑞治军有方,军纪严明。至于性格方面,听说他为人谨慎,行事稳重,从不轻易冒险。”

虞允文微微点头,表示明白。他心中暗自思忖:“原来如此,一个谨慎的对手……这倒是有些棘手。”

想到这里,虞允文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之色。他抬起头,望着远方的敌军阵营,朗声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坚守城池,以逸待劳!”

“遵令!”

皇宫,御书房内。

李儒神色匆匆地走了进来,向坐在龙椅上的李希躬身行礼后,汇报道:“陛下,荆州战报!”

李希闻言,精神一振,连忙让李儒赶紧汇报。

“陛下,李显忠都督率领大军与十万蜀军交战,大获全胜,不仅击溃了敌军,还斩杀了蜀军统帅王倬。此外,李显忠都督还俘虏了约六万名蜀州士兵,他们现已被押解至武陵郡。”李儒语气激昂地说道。

“好啊!好啊!”

李希兴奋地站起身来,忍不住赞叹道,“李显忠真乃我朝之猛将也!短短数日,便能破敌制胜,解决掉这十万蜀军,实乃大功一件!”

感慨过后,李希坐回椅子上,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接着问道:“文优,雍州那边如今状况如何?”

李儒恭敬地回答道:“回陛下,据锦衣卫所探得的情报,位于汉中郡的二十万蜀州兵马已然开始向雍州进军。依微臣之见,他们此番行动,极有可能是冲着陇右郡去的。”

稍作停顿,李儒继续分析道:“蜀州显然是企图速战速决,先攻克陇右郡,继而长驱直入,直击我朝司州。若其计划得逞,后果不堪设想啊!”他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忧虑之色。

李希眉头微皱,陷入了沉思之中。片刻后,他开口道:“文优所言甚是。那依你之见,我军应当如何应对?”

李儒沉思片刻,拱手道:“陛下,以臣之见,当务之急是加强陇右郡的防守。可派遣京城十二万统领李浩率部前往驻守,并命令忻州刺史万豪率领大军进驻陇西郡,并且严加戒备,防止敌军突袭。”

李希点头:“如此甚好。”

幽州,北平郡。

“禀都督,琰国大军明日晚时便可抵达北平郡外!”一名锦衣卫汇报道。

薛仁贵点头,他暗自沉思着:“明日晚时……”

此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闪现,但很快又被他自己否定掉了。

“本都督曾经对待邢道荣的前军之时便夜袭过一次,如今这琰国大将萧鼎,自然会对夜袭之事有所防备,所以此计是行不通的。”薛仁贵喃喃自语道。

那么,还有什么其他的计策呢?突然间,另一个主意涌上心头——“要不?斗将?”

薛仁贵不禁心中一喜,他对自己的实力有着绝对的自信。五年前,他就已经踏入宗师一重的境界,而经过这五年的修炼,他更是突破到了宗师四重的高度。

而且,他手下的八大火头军中,除了李庆先和王心鹤仍停留在九品境界,其余六人皆已晋升为宗师境界。如此强大的实力,让他在斗将方面毫无畏惧。

然而,就在这时,薛仁贵的脑海中再次闪过一丝灵感:“除了斗将,还可以斗阵!”他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斗阵,不仅考验将领的智谋和阵法造诣,更能体现出整个军队的协同作战能力。如果能够在斗阵中胜出,不仅可以打击敌方士气,还能为己方争取更多的优势。

想到这里,薛仁贵的心中充满了斗志。他决定要好好策划一下这次斗阵,让琰国大军见识一下大夏将士们的厉害!

薛仁贵站在营帐之中,眉头微皱,陷入沉思。他深知此次斗阵关系重大,必须派出一支实力强劲、战术灵活的兵马才能确保胜利。于是,他开始仔细权衡每支军队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他想到了自己尉迟恭的玄甲军。这支精锐之师装备精良,战斗力极强,尤其擅长冲锋陷阵,杀伤力十足。

然而,薛仁贵心里清楚,玄甲军虽勇,但过于笨重,行动不够敏捷,可能并不太适合斗阵这种需要灵活多变战术的战斗形式。

接着,他的目光转向了忠虎所率领的豫州步兵。这支队伍训练有素,军纪严明,整体的调动性和配合能力都非常出色,丝毫不逊色于自己的幽州兵马,甚至还稍胜一筹。如果让他们去参加斗阵,或许能够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薛仁贵心中渐渐有了定论:“若是步兵斗阵,便由忠虎率领步兵出战;若是骑兵斗阵,则由敬德统领骑兵出击。如此安排,必能使我军立于不败之地!”

随后,薛仁贵立即派人邀请林仁肇、尉迟恭、周青等诸位将领前来商议军事大事。

“见过薛都督!”

林仁肇拱手作揖,因为他和薛仁贵同为一州都督,地位相当,所以不用行“拜”礼。

而尉迟恭、周青等人则是薛仁贵的属下,他们见到薛仁贵后,先是拱手行礼,然后微微弯腰约 15°行“拜”礼。

薛仁贵回礼之后,直接对着众人说道:“诸位,根据锦衣卫送来的情报,琰国大军预计会在明日傍晚时分抵达北平郡外。”

尉迟恭听到这话,立刻表示:“都督,那我们是否应该在明日趁夜偷袭琰国大营呢?”

林仁肇当场反驳道:“万万不可!”

“薛仁贵在之前对阵邢道荣率领的琰国大军时,就已经使用过夜间奇袭的战术,让邢道荣吃了大亏。”

“而这次的敌军统帅萧鼎有了邢道荣的前车之鉴,肯定不会再重蹈覆辙的。”

薛仁贵微微颔首,表示认同:“本都督所思与尔等不谋而合。”

周青听闻此言,心生疑惑,不禁发问道:“大哥,既然如此,那此番召集吾等前来,莫非是有其他要事相商不成?”

薛仁贵眼神坚定,猛然用力一拍桌子,霍然起身,朗声道:“正是如此!”

紧接着,他语气铿锵地说道:“本都督决定让琰国大军安心扎营休整。”

“待到后日清晨,我军将于北平郡城外摆开阵势,与敌军展开一场生死较量!”

“斗将!斗阵!”

“斗将?斗阵?”众将闻言,皆是面露惊愕之色。

薛仁贵目光如炬,扫视全场,最后落在了跃跃欲试的尉迟恭身上,沉声道:“敬德啊,后日斗将之时,你切不可轻易出战!”

“这是为何?”尉迟恭满脸狐疑,甚是不解。

薛仁贵耐心地解释道:“斗阵之时,需要仰仗敬德你统领骑兵冲锋陷阵,故而你不能参与斗将,以免届时发生变故。”

尉迟恭闻听此语,恍然大悟,不再感到诧异:“末将领命!”

随后,薛仁贵的目光落在了蠢蠢欲动的周青等八人身上,他的眼神充满了威严和信任。

\"周青、姜兴霸、王心溪、姜兴本、薛贤徒、李庆红,你们六人在后天宗师将领斗将的时候,务必要竭尽全力,不能丢我大夏国的脸面!\" 薛仁贵的声音铿锵有力,让人不禁为之振奋。

接着,他又看向了另外两人,李庆先和王心鹤,说道:\"你们两个,如果迎战敌方九品武将,也绝不能手下留情,给我狠狠地打!\"

听到这话,八人齐声应道:\"末将领命!\" 他们的声音整齐划一,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最后,薛仁贵的目光终于停留在了林仁肇身上。

“ 忠虎,后天斗阵之时,如果需要步兵斗阵,那就得靠你带领麾下的步兵去战斗了。”薛仁贵语重心长地说。

林仁肇毫不犹豫地站起身来,他的身姿挺拔如松,散发出一种无与伦比的自信和果敢。

\"仁贵放心!\" 他的回答简洁明了,但却蕴含着无尽的力量。这句话仿佛是一颗定心丸,让所有人都对未来的战斗充满了信心。

不过林仁肇也说出了自己的疑问:“仁贵,既然是斗阵,那么应该派出多少兵马?”

他一脸凝重地看着薛仁贵,似乎在等待一个重要的答案。

“这说出来,也能让我和尉迟将军早做好准备!”林仁肇接着说道。

尉迟恭闻言,连忙点头表示赞同:“对啊都督,林都督说得对啊!”

他目光坚定地看着薛仁贵,继续说道:“你给个准数,等一会儿回去,本将就从玄甲军中挑出实力最好的准备后日的斗阵。”

然而,薛仁贵却摇了摇头,对尉迟恭说道:“敬德,后日斗阵之时,玄甲军不得出动。”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决,仿佛这个决定已经经过深思熟虑。

“毕竟玄甲军是我们幽州的底牌,要动也是得在关键时候出动!”薛仁贵补充道。

他深知玄甲军的重要性,不能轻易将其暴露在敌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