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载机配置:35架苏-33:作为重型舰载战斗机,苏-33具备良好的高空高速性能,适合执行制空和对海打击任务;30架米格-29K:作为轻型多用途战斗机,米格-29K在中低空作战中表现出色,适合执行防空和对地攻击任务;
4架米格-33电子战机:专门用于电子战,具备干扰敌方雷达和通信系统的能力;2架安-100舰载预警机:提供空中预警和指挥控制功能,显着提升了舰队的态势感知能力。
2架图-34加油机:延长了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增强了远程打击能力;6架卡-25反潜直升机:负责反潜作战,具备较强的水下探测和攻击能力。6架卡-50舰载直升机:主要用于搜救、运输和对地支援任务。
1164型巡洋舰是北极星海军的主力防空舰艇,排水量达到1.2万吨,装备了S-300F远程防空系统,具备拦截高空高速目标的能力。
其雷达系统能够同时追踪多个空中目标,并引导导弹进行精确打击。该舰还具备反舰和对陆攻击能力,是舰队中不可或缺的火力支柱。
守护神级驱逐舰排水量为9800吨,配备了先进的雷达和武器系统,具备防空、反潜、反舰和对陆攻击能力。该舰搭载了Zvezda-m垂直发射系统,可发射多种类型的导弹,包括防空导弹、巡航导弹和反舰导弹。其动力系统采用燃气轮机推进,具备较高的机动性和航速。
加尔级护卫舰排水量为4000吨,主要任务是执行护航、巡逻和反潜任务。该舰配备了p-800“缟玛瑙”反舰导弹和91R防空导弹系统,具备较强的对海打击和防空能力。此外,该舰还搭载了Ka-27直升机,进一步增强了反潜和侦察能力。
飓风级AIp潜艇排水量为4600吨,采用了先进的不依赖空气推进(AIp)技术,具备较长的水下续航能力。该潜艇装备了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发射鱼雷和巡航导弹,具备较强的攻击能力。其静音性能优异,能够在敌方水域隐蔽行动,执行侦察和打击任务。
贝加尔湖级综合补给舰排水量为2.4万吨,负责为舰队提供燃油、弹药和食品等物资。该舰配备了先进的补给系统,能够在海上为多艘舰艇同时补给,显着提升了舰队的持续作战能力。
函夏方面也派出十几艘精锐海军,此次联合演习是在函夏海域进行的,旨在检验双方海军的协同作战能力和战术配合。
演习的主要目标包括:提高双方舰队的通信与指挥协调能力;模拟应对潜在威胁,如反潜作战、防空作战和对海打击;展示两国海军的联合威慑能力。
演习的第一阶段主要集中在通信与指挥协调方面。双方舰队通过卫星通信和数据链系统建立了统一的指挥体系,确保各舰艇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北极星”号航母上的安-100预警机与函夏的空警-2000预警机进行了联合空中指挥演练,验证了多平台协同作战的可行性。
反潜作战是此次演习的重点之一。北极星的飓风级AIp潜艇在演习中扮演了“敌方”角色,模拟了隐蔽行动和攻击任务。
函夏的093型攻击核潜艇和北极星的卡-25反潜直升机协同作战,成功发现了“敌方”潜艇并进行了模拟攻击。此次演练验证了双方在反潜领域的合作潜力,同时也暴露了部分通信和战术配合上的不足。
防空与对海打击是演习的第三阶段。北极星的1164型巡洋舰和函夏的o52型驱逐舰共同组成了防空编队,模拟拦截来袭的空中目标。
苏-33和米格-29K舰载机分别执行了对海打击任务,使用反舰导弹对模拟目标进行了精确打击。演习中,北极星的S-300F防空系统与函夏的hhq-9防空系统进行了联合拦截演练,验证了双方在防空领域的协同作战能力。
演习的最后阶段是联合登陆与两栖作战。北极星的卡-50直升机与函夏海军陆战队协同行动,模拟了从海上向陆地投送兵力的任务。双方还演练了两栖登陆艇的协同行动,验证了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快速反应能力。
此次联合演习不仅检验了双方舰队的战术配合能力,也为未来的军事合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在反潜作战和防空领域,双方展现出了较强的协同作战能力。然而,演习也暴露出部分通信和指挥协调上的问题,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演习结束之后,就是双方之间的技术交流会,因为北极星安保公司存在着不少函夏裔退伍军人,所以很快双方就打成一片,在舰长允许的情况下,函夏方面把炊事班直接放在航母上,秀一把函夏美食烹饪。
“北极星”号航母编队结束演习之后,在函夏海军的护航下,开始浩浩荡荡的穿过巴士海峡,进入西太平洋地区,再从与那国海峡进入函夏海域,此举引起小日国海上自卫队的高度紧张,并且派遣p-3c反潜巡逻机以及F-16战斗机进行递近侦查。
面对小日国空军自卫队的过度反应,也同时起飞2架苏-33、2架米格-29舰载机以及1架米格-33电子战机进行压制驱离,眼看侦查目标没有达成,在阿美莉卡第七舰队司令的允许下,这才开始返航。
这场小摩擦并没有引起太多数人关注,但在小日国和阿美莉卡内部,却把北极星安保公司海军危险等级再次提升一个档次。因为这个全球第一大安保公司确实拥有叫板的实力。
进入函夏海域后,函夏海军继续派出多艘舰艇进行护航。护航编队包括多艘驱逐舰和护卫舰,确保舰队安全抵达沪市港口。函夏海军的雷达和预警系统全程监控舰队的动向,确保万无一失。
在接近沪市港口时,舰队需要通过复杂的长茳口航道。函夏海军派出引航员登舰,协助舰队进行精确导航。引航员利用先进的导航设备和丰富的经验,引导舰队安全通过狭窄的航道。
(本书内容纯属架空历史,不要过分解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