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从岐国开始 > 第102章 宣示主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鹏浩在赵氏父女诡异的目光中落荒而逃,良心坏了的丁炎瑜跟在他后面笑得前仰后合。

李鹏浩故意板着脸不理她,丁炎瑜笑了一阵,打趣道:“喂!给你机会别不识好歹呀!这么年轻漂亮的女孩子,跟她聊点内衣内裤还不刺激吗?”

李鹏浩怒道:“刺激!真刺激!能看不能吃,你说刺不刺激?”

这回轮到丁炎瑜倒打一耙了:“哟呵!本性暴露了吧?还想吃?!也是啊,人家那身材,啧啧啧,本姑娘看着都流口水!你回去呀!你答应替人家报仇,人家以身相许还来不及呢!哼!”

李鹏浩吸了吸鼻子,一脸正经的问道:“小瑜,这附近有个卖醋的,这醋好酸啊!”

两个人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往驿站方向信步走去。还好天色渐晚,路上没几个行人,李鹏浩又刻意回避,才没有被人当成神经病。

正说笑间,身后马蹄声响,只见李元芳带着几个人策马奔来。在李鹏浩身前勒住马缰,说道:“曾将军叫我来陪你去驿站见石公公。你怎么不骑马?”

李鹏浩的马有自己的想法,不是特别紧急需要赶时间的话,他是骑不上马的。但这事儿解释不清,只得说道:“呃,这个,我的马还在睡觉。”

李元芳差点一个跟头栽下马来,愣了愣神,叹息道:“鹏浩,你那匹红马,神俊倒是神俊,也通人性。可是马毕竟是个畜牲,你这么由着它吃了睡睡了吃,当猪养着,只怕会养废了。我还是跟你换一匹马吧!”

李鹏浩心惊胆战的回头一看,果然看见丁炎瑜柳媚倒竖,眼神跟刀子似的嗖嗖的飞向李元芳。李鹏浩心里乐开了花,却不敢笑出声,只能说道:“是!”名义上,他还是曾将军的亲兵,李元芳是他的顶头上司,有问必答是基本要求。

李元芳叫一个亲兵让出一匹马来给李鹏浩骑了,其实在这个方圆不足五平方公里的小城内骑马真的没有太大必要,除非是跑中轴线。不然路上的行人和狭窄的丁字路口很不安全,李元芳他们要骑马,一是身上穿着几十斤的甲胄,二是临战反应的需要。

李鹏浩和李元芳并辔而行,走了几步才发现丁炎瑜竟然不见了,抬头看了看天上也没看到,正想着这妞儿被气到哪里去了,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大家一齐回头望去,就见一匹神俊非凡的红马“希律律”一声长嘶,脚不沾地的飞奔而来,脖子上的鬃毛在黄昏的余光中镀上一层金光,真是气贯长虹!不是李鹏浩的红马是谁?

那马奔到近处一个急停,马掌在青石板上擦出一溜火星,稳如泰山的站在李鹏浩身边,脖子一转,紧紧盯住李鹏浩正骑着的那匹马。

马是一种等级森严的物种,那匹马哪里扛得住红马这般气势?当即就四股颤颤,迈不动腿了。李鹏浩哭笑不得,只得翻身下马。红马的意思瞎子都看得出来,还要问吗?

在一众亲兵目瞪口呆的注视下,李鹏浩傻不拉叽的站在红马身边一筹莫展。这娘们受了刺激,急匆匆的跑来宣示它作为李鹏浩专属且唯一座驾的主权地位,却没有配戴鞍鞯,光着屁股就来了!

骄傲的红马没等到主人同样骄傲的骑上它的马背,有些不耐烦,转动高昂的头颅,看这个不识抬举的家伙在搞什么鬼,却看到一脸无辜的李鹏浩摊手耸肩,指了指原本应该挂着马镫的位置。

这马肩高足有一米五,李鹏浩不会轻功,且不说没有马鞍能不能骑,没有马镫上都上不去!

李鹏浩朝李元芳打了个哈哈道:“李将军,你刚才还夸我这马神俊又通人性呢,可不是吗?它一天没见到我了,十分想念,这是专门跑来瞧我了。好了好了,娘……娘子,你先回去吧!”

李元芳对这一幕难以置信,且不说为什么这马刚说完它就出现了,单是这时候它表现出来的气势和人性化,就已经足够惊世骇俗了。

更让他惊掉下巴的事情出现了,只见那红马仰天希律律一声嘶鸣,跟着四条腿弯曲,竟在李鹏浩面前卧倒下来,显然是叫他上马。

李鹏浩也不知道丁炎瑜是哪根筋搭错了,人家不就说了一句大实话吗?至于吗?也不知道这个受不得激的性子是怎么当了老师的!还是说她一上了马的身性子就变了,这倒也有可能。

李鹏浩知道,如果自己再不上马,后果可能很严重,背负一个不识抬举不知好歹的骂名,只怕好几天都不得安宁了!只得讪讪一笑,小心翼翼的跨上了光溜溜的马背。在一片敬畏的沉默中,缓缓向驿站行去。

丁炎瑜是来给他站台撑腰的,摆明了就是要打李元芳的脸,让他瞧瞧,李鹏浩这么养马,绝不会把马养废,你们会养马?好啊,拉出来遛遛啊,看谁是骡子谁是马!哼哼,小样儿!

有人悄声说,李鹏浩的马之所以这般通人性,是因为天天吃胡饼。因为这个传言,很长一段时间内,亲兵营的袍泽们省吃俭用,只为省出钱来买胡饼喂马。后来还是曾将军出手,让李鹏浩出面澄清,才算是刹住了这股以地主家的生活标准伺候马匹的歪风邪气。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李鹏浩骑在光溜溜的马背上,感受着它刻意迈得四平八稳的步子带来的平稳,十分骄傲。

驿站是军事单位,居住条件虽然不如永泰客栈和落红院的上房,但贵在安全。围墙足有两人多高,宽三尺,上可站人,院门不大却很厚重,院子分前后两部分,容得下上千兵马。驿站内有独立水井,与南城外引入的暗渠并不联通,此外竟然还有一个粮库。简直就是一座军事堡垒!

李鹏浩第一次见到城中街道那种丁字形路口就很好奇,后来请教过,李元芳告诉他那是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巷战,顺便也提起过这座城中城。

也不知道这座建于何时的军镇出自何人之手,这人必定是一位兵法大家。试想,敌军需以数倍兵力才敢攻城,即便突破了吊桥,瓮城,千斤闸,城门等一道道关卡杀进城来,只要守军的抵抗意志还在,就能依托复杂的丁字路口展开巷战,用地形分割敌军。最后,如果实在不敌,还可以躲进这座驿站,只要粮食储备足够,完全可以固守待援。只要援军一到,这些躲进驿站的守军就有机会来个中心开花,里应外合。

不要小看堡垒的作用,抗战时期,八百勇士固守四行仓库,长达一周,最后还并不是战败了而撤出的,硬刚的话再坚守一周也不是不可能。要知道,那可是有飞机大炮的现代战争啊,城墙的意义几乎已经没有了,可是堡垒仍然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今天亲眼看到这座驿站,回想起整个永泰城的城防设计,李鹏浩再次对那位神秘的古人心生畏惧。是的,不是敬佩而是畏惧。这对他很重要,他需要这样的警告!

当一个人觉得自己是站在上帝视角,是无所不能的神的时候,他就离死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