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从岐国开始 > 第114章 天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鹏浩听完松了一口气,还有点惊喜。史金柏另有效忠对象,这与全真教不仅不冲突,而且有可能还会是未来的一大助力。西域这个地方太复杂了,除了政治冲突,军事冲突等矛盾之外,还有民族矛盾,宗教矛盾等等。归义军毕竟始终打着中原文化的大旗,这在未来是非常有利的对话基础。

李鹏浩俯身搀起史金柏,笑道:“归义军是中原留在西域的火种,张承奉将军无奈之下自立为王,终有一日会回到中原怀抱,重现昔日荣光的。史先生孤军深入,牢记使命,令人钦佩!快快请起!”

史金柏只道自己身份暴露必死无疑,哪里想到李鹏浩对归义军和他有这么高的评价?一时之间热泪盈眶,颤抖着嘴唇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李鹏浩接着说道:“如今全真教正是用人之际,还请史先生先帮忙协助把泉子溪煤矿建起来。明年开春以后再回瓜州述职,也许到时候我会和你一起去见见张将军。”

史金柏大喜!归义军与梁国死磕,早就想与岐国结成同盟,无奈李茂贞自身难保,晚年毫无进取之心,张承奉的战略计划只是一厢情愿罢了。如果李鹏浩明年能与他同去瓜州,那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当下激动得又要跪下表忠心。一旁的李元芳笑道:“没想到史老板深藏不露,连我等都瞒过去了。鹏浩曾经说,得到千里马的最好办法是种下一片草地,史老板,您就安心帮着咱们种草吧。若有贰心,姚浪的刀可不答应。”

一个时辰后,两支队伍各自启程背向而行,李元芳挑了两个亲兵给姚浪他们带路。当晚李鹏浩他们与随后的三百民夫相遇了,领队的居然是北城教甫王铁匠,还有胡仁才得父亲等好几个木匠。这些人携带了三个月的粮草,赶着大批牛羊,这些当然都是曾将军亲自拨付的,张敬元则负责给这些人开工钱。本来在这个时代强征民夫是很寻常的事,但李鹏浩信中说了,必须要开工钱,这是为了将来吸引更多的劳动力。

军队和民夫在旷野里露营一晚,李鹏浩向王铁匠胡木匠等人自有一些交代,直到深夜才在早就睡熟的红马旁边盖了一张毡被睡下。这些民夫在星星点点的篝火边亲眼见到被丁炎瑜抱着四处瞎逛的杏儿悬空游走,无不跪下顶礼膜拜!

第二天午后,李鹏浩他们回到永泰城,他先去拜访了曾将军,汇报了泉子溪煤矿的细节和规划,另外,关于史金柏一事,两人关在书房密谋了半个时辰,这才离去。

《全真宝典》的总编辑沈贵荣早已等候多时,李鹏浩发现他的头发白了不少,看来这些日子没少熬夜操心,便好言相劝了几句。

沈贵荣大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苦笑道:“全真教正是用人之际,单靠永泰城这万余人能做得什么?我恨不得明日就能刊印,实在是力有不逮啊!以前舞文弄墨,觉得自己还有几分才气。如今涉及到你说的这个哲学,方知自己之前如何无知!这门学问,真是奥妙无穷。不瞒你说,我现在才觉得自己摸到了一点学问的边边。对了,你再跟我讲讲我思故我在吧。”

全真宝典的第一部分是关于太上老君如何在永泰现身,其实是一个亲传弟子王仙人如何凭空生火,记名弟子李鹏浩如何明察秋毫的神话故事,当然如今又要加上座下使女紫霞仙子如何临凡降世了。

叙述一个故事对沈贵荣来说倒不难,胡世贵都能勉强完成。难的是第二部分对《道德经》的重新解读,李鹏浩要求在这一部分融入大量后世的西方哲学,以本体论为幌子,激发探究事物根源的动力。话说如今的自然学科都是以五行论为基础的,这个东西害人不浅,什么都用这个筐来装,而金木水火土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又无人能说得清楚,在一个貌似自洽的闭环内死循环。

有人曾说,“杞人忧天”这个故事被当做一个笑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大悲哀。如果当时形成以研究“天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为课题的学术风气,那么中国的天文学,气象学,物理学等等,必将领先世界数百年。可惜一个好问题,就这样被埋没在五行论的怪圈里了。

饭要一口一口吃,李鹏浩建议道:“师尊的智慧非是我等凡人可比,很多思想我们不能理解,不代表别人不能理解,不代表后人不能理解。沈兄说的对,全真教急需人才,我们不能关在这里闭门造车。这样吧,咱们改变一下思路,不要直接给答案,咱们提出问题!”

沈贵荣两眼一亮:“《天问》?”

李鹏浩猛的一拍脑袋,是啊,怎么把这个伟大的老乡忘了?数典忘祖,简直是数典忘祖啊!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文学家,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伟大的爱国诗人,两千多年来,其“路漫漫兮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思想,已然成为刻在华夏儿女基因中。沈贵荣提起的《天问》,正是这位先祖的代表作之一,在这篇长诗中,屈原提出一百七十三个问题,涉及到的领域无所不包。两千年三百后,他的故国发射了第一颗火星探测器,拜访他诗中问到过的地方,该探测器的名字就叫做“天问”!

当下两人就在曾将军特意腾出来的那座院子里讨论起来,机会难得,沈贵荣让胡世贵等人全部停下手中的事,一起参与讨论,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从天问到杞人忧天,直到李鹏浩提出一个问题:“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使人愚昧还是使人摆脱愚昧?”

这一场谈话被后世认为是思想史上最重要的谈话,当时参与的十几个人本来只是粗通文墨,但此后绝大多数都成为了岐国思想理论界的第一代大师。从此有了全真教实际掌教,太上老君记名弟子李鹏浩点石成金的传说。

《全真宝典》的第三部分是最为实用的一部分。如果说第一部分的神话是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博眼球赚流量,第二部分的思想理论就太过高深了些,但是这个第三部分,绝对是真正的干货。相信神话的不假思索的会相信这一部分,读懂了理论的深思之后也会相信这一部分。

这是几个简单的土化肥制作方法,比如“鲜牛粪一百斤,黄豆粉一斤,熟石膏粉八斤混合搅匀,密封三天”制作的氮肥,以及使用糖,豆饼,发炊饼的老面等制作的复合肥,这些配方是我国在一穷二白,连化肥都被外国卡脖子的情况下,老一辈化学家亲自实验出来的,亲测有效,提高三成左右的产量不在话下。虽然说熟石膏粉和糖等物质不丰富,价格也贵,但相信在第一部分神话故事的加持下,会有一部分具有冒险精神的地主主动尝试的。

李鹏浩本来想着结束这里的讨论,还要去拜访王道长的,却不料讨论还没结束,王道长倒自己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