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标见状,连忙走上前去,轻轻地拍了拍蓝春的肩膀,安慰道:“蓝春,你莫要如此激动。你和你弟弟蓝斌,都是我所看重的人才,我相信你们一定不会辜负我的期望。”

蓝春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抬起头来,目光坚定地看着朱标,说道:“臣和弟弟蓝斌,余生只愿能为太子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朱标听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张开双臂,一把抱住了蓝春,然后用只有他们两个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闹儿,你和太平从今日起,拿着我的手谕去接管腾骧四卫和金吾前、后卫。”

蓝春是将门子弟,对于军队的编制和职责自然是再熟悉不过了。他知道金吾前、后卫负责守卫皇城的各个宫门,而腾骧四卫则是宿卫内廷,侍驾御前。至于锦衣卫的大汉将军,虽然属于旗手卫,掌管皇帝仪驾,但实际上只是一个专门给功臣子弟镀金用的虚职罢了。

想到这里,蓝春的脸色变得有些凝重,他面露难色地对朱标说道:“殿下,腾骧四卫的那边倒是好办,可是这金吾前后卫的指挥使是徐辉祖呀!”

朱标显然也知道徐辉祖这个人,他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道:“徐辉祖虽然有些背景,但他毕竟是外臣,而你是我的亲信。只要你拿着我的手谕去,他应该不敢违抗。”

蓝春还是有些不放心,他小声回答道:“可是,臣的资历尚浅,恐怕压服不了他。”

徐辉祖乃是魏国公徐达的长子,自幼便深得洪武皇帝的欢心,被皇帝带在身旁,悉心栽培。

徐达作为开国功臣,在武将之中堪称首屈一指,其地位尊崇无比。

而徐辉祖作为徐达的长子,自然也是备受瞩目,其家世和资历都远非蓝春所能比拟。

当蓝春得知要与徐辉祖竞争时,心中不禁打起了退堂鼓。

然而,就在他心生怯意之际,朱标却微微一笑,缓声道:“不必担忧,就在不久前,徐辉祖捅出了一个天大的篓子,如今他已成戴罪之身。”

蓝春闻言,心中稍安,但仍有些狐疑。朱标见状,继续解释道:“你与太平只管前往腾骧四卫和金吾前、后卫赴任即可,至于其他事情,自有我这个太子出面为你们摆平。”

听到朱标如此说,蓝春终于彻底放下心来。尽管他对徐辉祖所犯何事并不知晓,但从太子的语气中可以听出,徐辉祖此次恐怕是难以翻身了。

如此一来,徐家这座压在他头上的大山已然崩塌,而蓝春的背后,还有军中的另一座大山——常家作为后盾。有太子和常家为他撑腰,蓝春顿觉信心倍增。

蓝春对自己手下的人是否会对他不服气这个问题,可谓是胸有成竹、毫无顾虑。

毕竟他的父亲蓝玉可是明军之中新生代的领军人物,其地位和威望都相当高。

而在军功方面,唯一能压过他父亲蓝玉的秦王,在蓝春眼中,也被他果断地划到了李文忠和冯胜那堆老古董里面去了。

想到这里,蓝春的心情愈发激动起来,他连忙说道:“殿下放心,臣和蓝斌一定会全力以赴,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朱标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只见他悄悄地从衣袖里摸出了一封诏书,然后迅速地塞进了蓝春的怀中。

朱标轻声笑道:“如此甚好,这件事情非常紧急,你和太平一定要格外小心,切不可掉以轻心啊。”

这里的太平,其实就是蓝春的弟弟蓝斌的小名。

蓝春心领神会,他小心翼翼地将诏书揣进怀里,然后用力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已经明白了朱标的意思。

待蓝春转身离去之后,朱标脸上的笑容却像被一阵寒风吹过一般,渐渐冷却了下来。

他站在原地,若有所思地喃喃自语道:“希望这一切都只是我的胡思乱想罢了,如果事实并非如此,那么本宫绝对不会坐以待毙!”

朱标的这番话,让站在他身旁的郭桓不禁浑身一颤,额头上甚至冒出了一层细汗。

郭桓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壮着胆子,压低声音问道:“殿下,您是在担心有人会对您不利吗?”

朱标面色凝重地解释道:“方侍读不仅是左善坊的幕僚,更是本宫的师弟啊!然而,本宫的母后却突然不辞而别,甚至在临走之前,连只字片语,一句告别的话语都未曾留给本宫。”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失落。

左善坊隶属于东宫的詹事府,其职责是协助太子处理政务,堪称东宫的智库,也是太子的智囊团。

朱标深知左善坊的重要性,而方侍读作为其中的一员,本应与他紧密合作。

说到此处,朱标突然话锋一转,目光犀利地看向郭桓,问道:“郭爱卿,依你之见,究竟是何人在针对本宫呢?”

郭桓似乎并未深思熟虑,想也不想便脱口而出:“秦王?”

朱标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他反问郭桓:“倘若本宫的二弟真有如此能耐,能在这紫禁城中掀起如此大的风浪,那他的家人又何必受那陈忠那个废物的窝囊气呢?”

郭桓听后,不禁一怔,仔细思索起来。

他意识到太子所言不无道理,毕竟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秦王府昨晚闹出的动静,恐怕早已传遍了朝廷内外。

诸王之首的秦王,竟然被一个假传圣旨的太监差点把家给抄了,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笑话,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与此同时,郭桓心中竟萌生出一个极为荒谬的念头:陈忠这个太监莫不是暗中受了太子的指使,特意派遣他前去试探秦王府?

随着思绪的不断延伸,郭桓心中的想法越来越清晰,他觉得这种可能性非常之大。

如此一来,太子和他都不约而同地将秦王从嫌疑人的名单中排除了出去。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郭桓的脑海中突然闪过另一种可能,这个念头如同一道闪电划破夜空,让他的额头瞬间冒出了一层冷汗,仿佛全身的血液都在这一刻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