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我们牺牲的,会是自己 > 第499章 “三板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其实我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拍卖会,对什么都觉得很新奇。

刚刚那位朋友很慷慨地给我介绍了不少规矩,若不是他,恐怕我在之前的房间里就差点弄出问题了。

其实那些人也是第一次来,不过这有这里的规矩,不能随便把房间里的事情带出门,所以我不便透露他们到底是干嘛的。

可是,我刚进门,他们就直接把门关了,而且拿枪对着我,我当时实在是吓到了。

好在,他们只是搜身,并不是真的要对我如何,一番解释之后我总算和他们说清楚了这里的规矩,所以他们也还蛮感谢我的,因为在我的提醒下他们改变了门上的描述,不然多半还是无人问津。

而我弄出了动静之后,刚刚那位朋友就慷慨地多对我说了几句,并且介绍了门上标语的玄机。

直到看到您这的描述之后,他也有点拿不准,而我倒是读过点书,所以读了几遍之后意外地发现,您这的描述里似乎暗藏玄机,有可能是‘藏头诗’。

而我和刚刚那位朋友的讨论引来了其他买家,这会都在门外排队呢。”

“陈敬文”的说法听着没什么问题,这让谈判桌旁的卖家有些犹疑。

因为他现在也有点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原来这些人的确是七十六号行动处的人,这名谈判桌旁的卖家是其中一个小头目,而其他人都是他的小弟。

在七十六号行动处处长的设想里,他这次行动分别有三种方式来甄别“藏锋”是否出现。

首先是派人伪装成买家,因为这样才能混迹在买家队伍里,方便观察每一个买家的状况。

毕竟,“藏锋”如果真的过来了,他也只能是买家不可能是卖家对吧?不然他怎么去想办法弄到他想要的情报呢?

其次,就是写在门牌上的“藏头诗”。

他们的确认为“藏锋”不可能是大字不识的一个路人甲,不然他们之前是怎么输的?难不成他们真的是一群废物?

这一点他们自然不可能承认,所以他们对“藏锋”的估计只会越来越高。

而且,他们的“藏头诗”也不是随手大笔一挥,其实是深思熟虑甚至绞尽脑汁,因为最后的结论就是“我有关键情报”,而这一点,其实和其他房间都不一样,所以他们猜想“藏锋”会不会特别关注一下?至少应该会表现出更加好奇才对。

最后,他们想要在房间内搜身来做最后一个步骤,因为他们虽然不太懂这里的规矩,却是提前探查清楚了,那就是这样的会议室里,可以分隔开或者不分开。

分开的地方,可以不让自己被人看到,但是需要工作人员在房间里配合,而不分开的地方是不需要拍卖行工作人员的。

所以他们特地选择了不分开的房间,因为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派人给进来的每一个人搜身。

可是,正式开始之后,他们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直到刚刚为止,一个人都没光顾他们!

这让一众七十六号的人有些束手无策,因为他们现在需要一个足够有说服力的伪装。

既然是卖家,自然还是得和买家多聊聊才是。

结果一个买家都不来,他们自己都觉得这里是不是看上去就有问题?

或许,“藏锋”其实已经来了,可他并不想表现得太突兀?又或者他也发现了这里有问题?

七十六号的人不解,他们也只能无奈地等待,反倒没人想过是他们在门牌上写的那“藏头诗”太莫名其妙。

突然门外有了动静,他们终于能开张了,便煞有介事地严阵以待。

结果刚刚来的第一个人,身上倒是搜出来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比如记事本。

原来这人暗自记下了所有买家的状态,据他的说法,他是想要用这样的记录来帮助他对其他买家进行判断,以便自己出价时更有优势。

听着似乎有道理,七十六号的人反正不太懂,至少这人身上没有看到任何武器,他们也不觉得“藏锋”会特地在笔记本上记录其他买家的情况,毕竟这次他们自己可是卖家,难道“藏锋”会连这个也搞不清楚状况?

随即,他们又问了这人是怎么发现门上是“藏头诗”的,不曾想这人竟然说不是他看出来的,其实他也完全看不懂,因为这样的“藏头诗”是第一次出现。

至于是谁看破,他并不认识,只是说这人就在他后面,是“十三号”,应该是个新来的,刚刚弄出了不小动静。

于是七十六号这些人把自己的期待都放在了紧跟着要进来的这人身上。

结果,这人还没进门就差点哭出来了!

这,真的会是“藏锋”的做派么?

他们很难让自己相信,因为他们始终不认为那个赢过自己多次的共党特工会是一个普通人,自然也不可能随便吓吓就差点哭了!

可是,这名小头目仍然有一点点期待,那就是这一切未必不是一种表象,也可以是一种演绎。

只不过,他听说了这人刚刚的遭遇,便觉得“搜身”这一步,多半也没有机会了。

果不其然,这人身上简直是太干净了,除了一个别在腰间的钱包以外什么都没有。

而他给出的说法,听着也的确够“可怜”的,而且没什么可疑的地方。

只是,从刚刚的发展可以判断,除了这个人以外,门外的“藏头诗”谁都看不懂,是不是反而说明,这人一定不简单?

至少,除了继续怀疑这人以外,这名七十六号的小头目也实在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了。

“原来如此。

怪不得半天都没人进来,看来多半是我们这个门牌上写的东西实在和这里的不相符了……”

“嗯,这一点我也是刚刚明白,因为刚刚那位朋友特地给我解释了一下,就比如你们这条走廊前面几间房,其实是‘销赃’的,有固定的说辞。

而您隔壁的其实是出卖一些十分隐秘又关系比较大的消息,比如有人被砍了或者被骗了之类的。

唯独您这,刚刚那位朋友也看不懂,想来其他买家路过的时候,也都是同样的状况。

或许,也只有我这个第一次来的,才会跳出这里原本的‘规矩’,立足于‘藏头诗’本身,而不是联想到那些‘暗语’吧。”

还没等这名小头目一句话说完,“陈敬文”竟然在那接话了,而且说的越来越流畅,似乎刚刚的“恐惧”已经越来越减轻。

这让小头目更加无奈,因为这样的表现看上去太自然了,他实在找不到疑点,甚至都不知道该如何把这个对话进行下去。

“嗯,多半就是和你说的这样了,多谢提醒。

那既然来了,咱们还是要谈谈正事,不知道先生你主要想要哪方面的消息呢?

其实我们也的确是第一次来,可我们手里的消息一定保真,而且的确十分‘关键’。”

陈敬文暗自好笑,这人旁敲侧击的能力实在一般,或许,七十六号行动处的人只喜欢在刑讯室里和人谈吧?

可是,陈敬文并不会大意,因为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十足的把握这些人就一定是七十六号行动处的人,只是认为猜对的机会超过一半罢了。

而他们如果真的是行动处的人,他们又会怎么来论证自己的身份呢?简单靠门上的“藏头诗”或者搜身,都不太能一锤定音,一定还有其他手法。

这时,突然有人敲门并且走进了这间房里,似乎是原本就是这些人其中之一,并非门外的买家。

而这人的出现没让其他人意外,可谈判桌对面的这个卖家脸上有那么一会儿“略微放松”的表情变化。

或许这个人能给他们带来一些不错的变数?

陈敬文没有再“抢答”,因为刚进来的人凑到了谈判桌对面这个卖家的旁边正在耳语。

随即,卖家点了点头,算是一种回应,并且伸手示意“陈敬文”继续说。

“我是个商人,听说上海遍地黄金就想着来闯一闯,昨晚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了另一个拍卖行里,打听之后才知道这里今天就有拍卖,而且不仅有宝贝可以拍,还会交易各种情报。

我一听这情报,就好奇有没有赚钱的门路,不曾想,这里的工作人员直接把我带去了办公室,给我看了一个‘目录’。

好家伙,那叫一个一抹黑什么都看不懂,我都怀疑是不是自己认识的字不对劲了!

好在那工作人员耐心给我解释了一下,又让我今天过来。

于是我今天就来了,首先去了‘赚钱’那条走廊。

结果,我兴冲冲地进了几间房,顿时发现,那些‘赚钱’的方式,没准真的能赚到,而且能赚到不少!

可惜,不是我能吃得下的……

所以我没有把号码牌留在那边,可是难得遇到了,又长了见识,实在不甘心就这么离开,便跑到这边走廊来碰碰运气。

因为有了昨天的经验,我知道了什么样的描述是‘销赃’,结果我看到一个很奇怪的描述,看上去也是‘销赃’,却用上了‘小男孩’这个词。

我想了半天,感觉‘小男孩’或许指的是宝贝?

那没准是一个‘古董赃物’?

或许,想要出手的人,并没有直接拿来拍卖,而是拜托那间房的人首先来抛售这条消息吧,因为这样更稳妥?

想着,万一真的是个‘宝贝’,那卖家多半也急着出手,没准我能捡漏!

可惜,我判断错了,差点闹出大动静,好在那些人也算好说话,在我的建议下和拍卖行的工作人员沟通了之后改了标语。

所以,我其实主要还是想‘赚钱’,但是有些太大太有分量的消息,其实我真的吃不下。

不知您这有没有‘赚钱’的消息?如果有的话,能不能透露一下,我好考虑考虑自己到底够不够格。

当然了,我现在知道了规矩,断然不会把您说的任何话带出去的,这一点请您放心!”

原来刚刚进来的这人,其实是去和安插在买家队伍里的那人进行了短暂交流。

因为这些行动处的人都认为“陈敬文”目前最值得怀疑。

所以他们需要得到外面那位同事的支持。

而刚刚进来的人,就是把外面那位同事的说法都转述给了谈判桌旁的小头目。

原本,“陈敬文”并没有太受到混迹买家队伍里的那名特务的特别关注,因为那时一切都很正常。

可是,陈敬文接连走入了两间房,却都没有留下自己的号码牌,这件事倒是被那人留意到了。

随即,“陈敬文”又和另一个买家进行了短暂交流,虽然很难近距离听清他们的对话,但是这名特务对“陈敬文”的兴趣越发浓厚。

于是这名特务对“陈敬文”的关注更加紧密。

自然没有错过“陈敬文”在刚刚那间房里发生的事情前前后后。

随后,等刚刚和“陈敬文”交流的那名买家离开眼下这房间的时候,那名特务还特地询问了几句和“陈敬文”有关的事情,因为他可以找到理由,那就是“这哥们看着有点不一样”。

得到的结果自然就是确认了“陈敬文”的确是第一次来,而且不太懂这里的规矩,刚刚差点还坏了规矩。

于是,这名特务认为“陈敬文”的嫌疑的确很大,便主动找到了他的同事,将自己得到的情报转述了。

这才有刚刚进到这房间的那人对小头目的耳语。

可惜,他们的描述反倒印证了“陈敬文”说的都是事实,这人的嫌疑越发低了。

小头目有点不甘心,脸上的表情转了又转,而这些也被陈敬文看在眼里。

陈敬文心中了然,既然突然出来的人是从外面过来的,那么就一定有人在外面开始便盯着了这些买家的一举一动,正如他的预料一样。

这下,他不由有些越发“感谢”刚刚那伙想要出卖城外游击队的人了,因为他们弄出的动静让陈敬文的身份越发“表里如一”。

自然,陈敬文不会有任何表情变化,只是在心中抽空又想了想到底怎么“回礼”才能彰显“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