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父子二人谈话的时候,马皇后端着一盆汤来到了桌前。

“妹子呀,等了你这么久,你怎么才来呀?这饭太好吃了,没忍住,都吃的差不多了。”

“就你这嘴刁,一会要吃这,一会要吃那,你这口味和你的心思一样难猜呀,一会要重油重盐过嘴瘾,一会又要清淡。”

“这不为了迎合你的胃口,原本给你准备好的鸭血汤,现在变成青菜豆腐汤了。”

“没有没有,在妹子你的面前,咱的心思和很多年前一样。以后咱还是决定吃素,少油少盐。”

“嘴里没有一句实话,如果你真的像当初一样,为什么要娶了那么多的妃子呢?”

“这…”朱元璋被马皇后问住了,不知道如何回答,急忙的对着朱林使眼色,希望能够岔开话题。

“父皇听你说马吉已经航海归来了,而且还有很多的外国使臣前来拜会是吗?”朱林很是有眼力,见一秒就懂了。朱元璋的意思急忙的岔开话题。

“哎呀,这可是大事,宣扬我大明国威,距离万国来朝又近了一步,获得的那些奇珍异宝,什么都是虚的,我大明是天朝上国什么东西没有。”

“父皇,你这么想就不对了,虽然大明气冲斗牛物华天宝,但是其他的地方也各有各的珍宝和奇物,我早就说过,我们要放眼天下。博采众长,壮大自己,兼容并蓄,鲸吞四海,才是长久之道。”

“对对对,咱不应该太过骄傲,但是接待使臣的事情,你怎么看?”

“具体有哪一些使臣前来,我并不清楚,我觉得第一次接待使臣,首先要了解到他们来自哪里,要试探他们对我大明的态度,根据使臣进行定级。”

“这里面有什么详细的门道吗?你给咱解释解释。”

“外国虽然孱弱,但是他们既然来了使臣,那边有着友好交流的可能,所以我们一定要以礼相待彰显我大明的国威,总之不能晾着人家传出去一个不好的名声。”

“由于不同的国家的礼节不同,首先要对各个国家的语言和礼仪进行了解,同时最重要的是让他们要学习我大明的礼节,免得再面见您的时候出丑。”

“不可能所有人都对大明友好,因此我们要搞明白他们对大明的态度如果愿意友好交往的话赏赐一些财货安抚人心,如果对大明不怀好意的话,那就敲打一番。”

“对。”

“不一定,毕竟这是大明第一次接待外宾,我们还是要留一些颜面比较好。”马皇后提出不同的意见。

“如果来的使臣有倭国使臣,朝鲜使臣或者是阿瓦使臣,那就没必要给他们好脸色看。”

“朝鲜不尊教化,想着进攻我蓟辽地区,倭国更是狼子野心,虽然已经臣服我们,但无时不刻的想着噬主,阿瓦和云南的残元梁王勾结在一起狼狈为奸,这三个国家一定要敲打,不能给你好脸色。”

“好吧,对于前朝的事情,我也不太了解,你们自行决定。”

“老五,让礼部的人还有太常寺的人多多用心,胡惟庸负责接待议程,皇室的人先不要露面,先见马吉,这可是功臣,必须重赏才行。”

“那是自然。”

第二日,马吉上奉天殿汇报所行收获。

“启禀皇上,臣马吉奉命探索世界,出行一年零四个月,行驶海域超过万里,路途所遇国家超过百个,亲自绘制了最新的航海图,了解了大明周边的环境以及周围的国家。”

“甚至还去了传闻中的美洲和欧洲,此次出发共七千六百人,回来七千一百二十人,有的人不幸,死在船上,葬身在海中,或者是葬身于荒岛,或者部落冲突之中,实乃憾事啊。”

“马大人,没必要如此的惋惜,想要探索,必然会付出牺牲这些人,大明不会忘记,会给他们的家属发抚恤金,最重要的是我这回来的人重重有赏,说说发现了什么大明没有的珍奇东西吧。”

“此次发现的新物种高达百种,有的是当地的作物,有的是经济作物,虽然不能直接吃,但是可以使用。”

朝廷旁边的文武百官散开,然后马吉拍了拍手,旁边的侍卫便运进来了一些案台,还有大笼子。

案台上放的都是珍稀的作物,笼子里装的全部都是珍贵的动物

“这种东西叫玉米…”

“这是咖啡豆。”

“这是烟草。”

“看来不久之后就要有华子了,曹可是个好东西,做成香烟以后可以卖大钱,然后收高税,然后再来两句吸烟有害健康的废话。”

朱林的眼中能挣钱的东西都是好东西。

“这是美洲狮子…美洲豹子…巨蜥。”

“好家伙,科莫多巨蜥…三嫂啊。”朱林感叹。

“王王殿下,小心千万不要靠近这奇怪的大蜥蜴,不种蜥蜴很奇怪,咬了人之后,它的嘴中带有剧毒,其中有一个人是不小心被它咬伤送命的,虽然伤势不严重,但是没过几天便伤口溃烂而死,无论怎么医治,都没有治好。”

“问了一下,当地的人才得知,一旦被咬,最好的办法就是截肢方能保命。”马吉严肃的说。

“这东西虽然强,但是没有遇到他的克星,上次你从南走度过马六甲海峡,停留在印度里面,有一种人叫印度人专门克制科莫多巨蜥。”

“属下受教了。”马吉自然听不懂朱林的打趣。

“而且我们还找到了很多的红薯,还发现了很多未开化的民族,他们甚至还保留着吃人的陋习。”

“好了好了,这是奉天殿,不要说这么恶心的事情,继续介绍。”

“当时您告诉我要特地的留意土豆红薯之事,我在当地花费了不少的金银,大肆的购买了各种的土豆和红薯,足足有几十种,几乎把能见到的品类全部购买回来了,有红的,有紫的,产量更高,比大米本土的土豆更好。”

“很好,重赏。”朱元璋一听大喜。

之前朱林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经过这几年的培育,土豆有的地方出现了品种退化的现象,甚至染病了就是大片的死亡。

朱林早就告诉他,这是单一品种的劣势,只有重新找来新的土豆进行配种,才可以大幅度的减免这种情况。

“除了带回来了如此多的动物和植物,还有各地蕃国进贡给大明的宝贝,当地有不少的人想要来大明,大部分是商人,他们察觉到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都是十分紧俏的货物,所以想要带回去一些。”

“这算什么?对我们表现出友好态度的国家赏赐他们瓷器金银或者丝绸不就好了。不仅能收拢人心,还能彰显我大明的国威”胡惟庸说。

胡惟庸可是文官集团的首领,此话一出,当即受到了很多人的应和,这确实是彰显大明国力的好时机呀!

“本王不同意。”

“老五,那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可以说出来。”

“一群腐儒,你们知道个什么?真的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崽卖爷田不心疼的货,当我大明的钱和那些丝绸,瓷器,茶叶都是大风刮来的吗?”

“汉王殿下,这是什么意思?怎么能够在朝堂上如此的污言秽语?”护住的忠犬涂杰上千指纹朱林。

“一群败家子,说说你们怎么了?”

“如今,朝廷虽然有钱了,但是朝廷的军队足足增加了二十万,养这些人难道不要钱吗?他们一般都在岭北西域和云南…想要屯田都难呐。”

“每年养这些人,朝廷大概要付出三百万两银子,且还要给你们这些官员提高俸禄,增长一些福利,还要给我们这些王公贵族发钱,哪有那么多的钱,赏给外国的使臣。”

“所以我觉得可以和他们进行经商,正常的贸易往来,来一往之间可以获得外国的商品,也可以使得全球的金银向着大明流动,靡费国力式的宣扬国威的行为是绝对不能长久的。”

朱林记得清清楚楚初中课本中对于郑和下西洋给出的结论,就是宣扬了大明的国力,增加了大明的海上范围,但是赏赐形式过多,导致大明的国力过多的流失了。

“我们都是官员,并不是那种注重蝇头小利的商人。汉王殿下如此的斤斤计较,是有失您皇子的身份。”胡惟庸说。

“我记得我在朝堂上说过,如果大明的经济繁荣的话,诸位的奖金也能高,因为大明的税收和诸多官员是脱不了干系的,如果这项收益能够达成,使得大明的贸易额还有税收节节攀高的话,我也不藏着掖着,给诸位发奖金。”

“好,汉王殿下的计策果然是利国利民啊!”一听到可以升职加薪,所有的官员都兴奋起来了。

听到了朱林这话之后,朝廷上的风气当即就一边倒,他们向来是谁发钱,站在谁的那一边,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最重要的是新设对外贸易的官职的话是一个巨大的肥圈,里面的油水甚至是难以想象。

“老五,那你就仔细说说,如何进行海上贸易吧?”

“首先想要进行海上贸易的国家,必须要和我大明这里登记报备,要了解他们对我大明是友好还是敌意的。”

“确定是友好之后,可以建立长期合作的贸易关系,问问他们想要什么?丝绸,棉花,粮食,瓷器都可以,同时问问他们可以输入什么给我们?”

“建立扩大市舶司,开放天津、山东、上海、广东作为外贸的通商口岸,让这些人可以在朝廷规定的地方进行外贸活动,而全国各地的商人也可以来到这些地方和外国做生意。”

“但一定要注重两点,一点官府要有绝对的垄断,其他的地方没有经过朝廷开办的地区,禁止从事外贸活动,一旦发现货物全部没收,双方商人不管是大明的还是外国的商人全部斩首。”

“第二点,关税,关税的定价绝对要掌握在我大明的手中,凡是要外国的商人想要带货来大明内地进行销售,按照货物品类的不同都要征收关税。”

“是对我大明本土的商品的一种保护,如果外国商人商品的品质更好,价格更低的话,那我大明有些商品可能会销声匿迹。”

“下官不明白,既然要开放通商口岸,我大明沿海的府衙和县衙何止数十,为什么只开放五六个呢?”胡惟庸问。

“这是为了方便管理,同时也为了规范贸易。”

“大明,这是第一次和外国进行贸易往来,会遇到什么危险或者什么乱象,我们都很难预料,一种就是走私,一设立关税走私就不能避免,走私就是不经过入海口和官府的审查,将一些私有的货物偷偷的送到大明的国土。”

“大明损失了税收,这还是小的损失。”

“万一这些东西对人有害,或者是传播了不干净的病,危害大明的本土,这该怎么办?”

“外贸的利益十分巨大,我们甚至都不敢想象,一旦让私人参与其中,朝廷每年损失的钱恐怕比诸位一辈子挣的还要多十倍不止吧。”朱林说出自己的忧虑。

朱林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可以进行外贸,但是必须要设立通商口岸,在规定的范围,在合理的法律之中进行外贸,让外贸被朝廷垄断。

这样虽然会严重的挫伤民间商人的积极性,但是安全首先是重中之重。

“老五说得对,海上贸易的利益必须握在官府的手中,先开放几个口岸,这也是老五经常所说的试点,如果成功的话,那就大家推广,如果失败的话,那也可以及时的补救,不至于出现重大的灾祸和损失。”太子发表自己的意见。

“胡惟庸,这些只不过是细枝末节,最重要的是如何接待这些前来朝拜的各国使臣,关系到大明的国体,如此的重任就交给你了。办的好的话,自然有赏,办不好的话,你的丞相也就当到头了。”朱元璋说。

“做生意那是以后的事,招待好外国使臣,这才是迫在眉睫的。”

在商议好如何招待使臣和对待海上贸易的国策之后,又对航海归来的官员大肆奖赏了一番就退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