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官路芬芳 > 第1168章 宏伟蓝图,未来变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68章 宏伟蓝图,未来变化

朱飞扬擘画的南部新城蓝图,正以极具突破性的姿态铺展在原江市的土地上。

这绝非普通的城区扩建,而是一场关乎城市肌理重构的跨时代实践——他要让这片土地既看得见立体的繁华,又留得住生活的温度,既透着现代都市的利落锋芒,又藏着触手可及的烟火气。

规划图上,工厂区与商业区、住宅区之间,一座巨型中央花园正悄然“生长”。

四季常青的乔木沿着蜿蜒的步道铺开了,花间小径串起儿童乐园的旋转木马、老人休憩的阳光草坪,还有年轻人钟爱的露天剧场。

花园周边,电影院、美术馆、恒温泳池星罗棋布,傍晚时分,暖黄的灯光从玻璃幕墙里漫出来,与花园的暮色交融成一片温柔的光晕。

而新城的核心地标,当属那座规划中的沅江市环球影城。

朱飞扬在图纸上反复勾勒它的轮廓:这里不只是孩子们的童话城堡,过山车呼啸着穿过模拟丛林时,会惊起机械制造的“飞鸟”;复古街区里,穿着中世纪服饰的演员正与游客碰杯,转角就是能尝到各国小吃的美食街;长辈们坐在临水的茶座里,看孙辈在互动体验馆里与虚拟恐龙“对话”,自己则能在传统戏曲体验馆里听一场地道的沅江花鼓戏。

从蹒跚学步的孩童,到白发苍苍的老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未来它将敞开大门,迎接来自全球的笑脸。

土地的脉络也梳理得清晰分明:玲珑集团原先持有的1\/5地皮,会被原江市市政府以高于市场价的标准回收。

账目上跳动的数字透着稳稳的盈利,却没人在意这数字背后,是新城建设者对“公共利益优先”的坚持——剩下3\/5的核心地块牢牢握在国家手中,确保学校、医院、社区服务中心这些民生设施能按最合理的密度布局,不被资本裹挟。

更让人瞩目的,是那座将刺破云层的150层摩天大楼。

朱飞扬站在模型前,指尖划过它的尖顶:“站在这里,能看见沅江的波光漫过老城区的青瓦,能望到新城区的霓虹与星光连成一片。”

它不只是一座建筑,更像原江市伸出的欢迎之手,握着现代与传统,牵着本地人与远方客,在江北省的城市图谱里,刻下独一份的鲜活印记。

这座新城的每一笔规划,都藏着朱飞扬的野心—他要让南部新城成为一个坐标,让人们提起原江,就想起这里既有花园里的闲庭信步,也有环球影城里的欢腾尖叫,更有摩天楼上俯瞰全城的壮阔。

它不是冰冷的钢筋水泥堆,而是一个能装下所有年龄层喜怒哀乐的容器,正等着用跨时代的姿态,拥抱每一个走进来的人。

市规划展览馆内,灯光聚焦在巨大的南部新城规划沙盘上,朱飞扬手持着激光笔,笔尖划过标注着“中央商务区”“生态廊道”“智慧交通枢纽”的区域,向围坐的市政府领导班子逐一拆解规划细节。

投影幕布上,几版经过数十次修改的效果图在循环播放:晨雾中的市民中心玻璃穹顶折射出微光,夕阳下的滨水步道串联起连片绿地,夜晚的科创园区楼宇灯火如星。

“这里要预留地铁接口,”他指着沙盘一角,“学校和医院的选址,必须避开主干道,确保居民出行安全。”

班子成员不时提出补充建议,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修改意见,直到深夜,这份凝聚着众人智慧的规划方案才最终定稿。

方案很快送到市委书记上官雅芳的案头。

她逐页翻阅,从产业的布局到民生配套,每一处细节都标注得清晰明了。

在随后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上,当朱飞扬汇报完南部新城“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的建设目标时,上官雅芳率先表态:“这个规划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有这样敢担当、能干事的市长,我们沅江的发展大有可为。”

会议一结束,方案便按程序报送省里留存,为南部新城的启动按下“加速键”——所有人都坚信,这座瞄准现代化城市格局的新兴街区,不出两年必将享誉江北省,成为蓝星国的城市名片,甚至吸引国外关注的目光。

城市发展,治安先行。

朱飞扬深知,良好的治安环境是招商引资和民生保障的基石。

他专门将政法委书记袁子松请到办公室,桌上摊开的原江市治安地图上,曾频发盗窃案的老旧街区、游客密集的景区入口都被红圈标注。

“给你下死命令,”朱飞扬的语气严肃却坚定,“三个月内,必须让原江的治安变个样。

要让投资者敢来原江,让游客来了能安心,让老百姓住得有归属感。”

袁子松立刻行动起来。

他亲自去的公安局,跟局长刘长锋一起开会。

全市公安机关启动“平安原江”专项行动,对有犯罪记录的人员建立动态管控档案,社区网格员与民警组成联防小组,每天在辖区内巡逻排查。

曾因盗窃多次被处理的张某,发现自己走到哪儿都有民警“偶遇”,想再伸手时,刚靠近商铺就被巡逻队员盯上,最终只能收拾行李离开原江——在这座城市,违法犯罪已无立足之地。

短短数月,原江的盗窃案发率下降了九成,虽未到“夜不闭户”的程度,但街头巷尾再也没人敢触碰法律红线,原江也一跃成为江北省治安最好的城市。

为充实警力,朱飞扬还拍板出台新政:凡是本市警察学院的毕业生,只要体检、面试合格,一律纳入国家正式编制。

消息传出,学院报名人数激增,首批通过考核的学员很快走上岗位。

如今在原江街头,随时能看到三两成行的巡逻民警,他们穿着笔挺的制服,腰间别着执法记录仪,遇到老人过马路会主动搀扶,碰到游客问路会耐心指引,甚至帮居民解决邻里纠纷、寻找走失的孩子。

“有警察在,心里就踏实。”

这成了原江百姓最常说的话。

城市的活力,更源于产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