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武侠修真 > 奖励少林功法,可我不是和尚啊! > 第143章 稽侯珊(失踪人口回归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3章 稽侯珊(失踪人口回归啦!)

不戒带着老赵几人的马车上跟在稽侯珊他们几人的后面,不消多时,马车便停了下来,入目便是一扇朱红色的大门,约莫有十五米高,连接大门两侧的是一块块土块垒成的土墙,可能是高度的缘故,朱红色的大门和土黄色的城墙倒是相得益彰,平添了几分苍茫的气息。

门口的侍卫简单的搜查之后,便将不戒一行人放了进去。

“这王庭的戒备居然如此松懈?”

老赵进入大门之后,跟在不戒的身后悄悄的说道。

“赵大人见笑了,和大梁那边不同,这边就是这样的,所以平日里想来刺杀单于或者使用一些腌臜手段来捣乱的人不在少数。”

“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

稽侯珊指了指身后的大门继而说道:“它就像一张猛兽的大嘴,来者不拒,怀着不良心思进来的人,最后全都被它吞下,无一例外。”

“听你这么说,这里的民风还挺淳朴,连王庭如此重要之地,都几近“夜不闭户”了。”

不戒接上了稽侯珊的话,带着些许揶揄的口气。

稽侯珊转过头笑了笑,毫不介意不戒的话,“大人您有所不知了,这是我们单于特意而为,用大梁的话说,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草原上本来就是弱肉强食,而且这里。”

说着稽侯珊指了指脚下的土地,接着说:“这里不需要弱者。”

难怪大梁对匈奴的侵扰无计可施,又是和亲,又是和谈,在这样坏境下成长起来的士兵,无论是实力还是心境都比大梁强出不止一截,况且匈奴本就是以游牧为生,游骑兵可以说是举世无敌,更有传言说小孩在没学会走路之前就已经学会骑马了,也正是匈奴难缠的体现。

反观大梁,看起来是地大物博,国力强盛,实则外忧内患,暗流涌动,不少人做梦都想在大梁的身上挖一块肉。

而如今更是所有的隐患都暴露在了台面之上,饶是不戒,老赵,池博明这等大宗师强者也在这汹涌的浪潮中被冲的飘摇不定。

稽侯珊见不戒没有回话,开口提醒道:“几位大人,有些话我还是要嘱托一下。”

“单于虽心思难测,但极为喜好大梁文化,王庭之中受到渲染的官员不在少数,所以各位不必紧张,可以多说一些大梁的奇人异事,单于爱听。”

“还有,诸位大人中可有姓氏是顾的?”

“如果有的话,最好还是临时编造一个假姓氏为好。”

“虽然不知道单于为何厌恶姓顾之人,但是小心点,总没有坏处。”

稽侯珊这副姿态,让不戒一行人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至于姓顾,队伍里其他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咋清楚不过了,更别说现在头曼城里还有一个她情敌的女儿正躺在床上养病呢。

不戒开口问道:“稽大人如此极力促成和谈,想必也是深受你们单于影响?”

稽侯珊白皙的脸上扯出一个笑容,很开朗,阳光,很难想象这样的笑容会在一个快四十岁的男人脸上露出来。

“也不全是,因为我是半个大梁人,因为容貌和大梁人比较接近,所以自小在燕城长大,成年之后才被家父带来匈奴,幸得单于赏识,谋得一官半职。”

这么多年两国边境摩擦不断,自然也有了很多混血儿的诞生,多是聚集在燕城一带,稽侯珊正是其中之一。

“这么说,稽大人的母亲是大梁人了?”

“不,恰恰相反,我的母亲是匈奴人,父亲是大梁人。”

稽侯珊的话让老赵神色一动,对着不戒用口型说出了两个字:招安!

不戒了然,两国之间这种手段也不是没有用过,间谍探子也不在少数,匈奴想引进大梁先进的社会制度和治国方法,大梁想知道匈奴的兵力分布,两国偶尔也相互试探,但是进展不大,导致招安而来的人最后都成了鸡肋,最后分得一个闲差也就不在过多理会了。

“如此的话,稽大人应该是盼着两国交战才对,这样你的能力才会最大化的体现,得到单于的重用不是吗?”

不戒还是不相信突如其来的善意,于是出言试探稽侯珊。

稽侯珊苦笑两声,前行的步子也停了下来,原本挺拔的背影此刻也有些佝偻。

“我这个年纪,谁知道还有几年好活呢?与其搏一把那虚无缥缈的富贵,不如现在这样,起码我能滋润的过完剩下的日子。”

“而且...我本就是战争的产物,来自战争,却不想在战争中终结,怕死啊。”

不戒脸色稍缓,心里对稽侯珊的戒备也是放下几分,的确在战争的车轮下,妄图建功立业的人,多数成为了他人的踏脚石。

“是某家失言了。”

不戒抱了抱拳,对稽侯珊也是亲近了几分。

“稽大人,单于平日里可有喜好之物?”

不戒好奇的问道。

“这...说起喜好之物,还真有一样,单于平日里爱看些话本子,尤其大梁流传过来的,尤为喜欢。”

“不戒大人要是有心的,不妨从这上面挖挖心思,要是能讨得单于欢心,想必这和谈之事也能顺利不少。”

稽侯珊眨了眨眼,将自己知道的情报全盘托出,这无疑在不戒等人心中的印象更好了。

队伍里其他沉默的人也都纷纷出言攀谈,有问匈奴这边特产想带些回去给家人的,有问这边习俗和传言是否属实的,七嘴八舌的样子好像不是在匈奴的王庭之中,而是在乡间的小路上,和偶遇的友人叙旧一般。

似是察觉到气氛太过于嘈杂,稽侯珊连忙出言阻拦:“诸位大人,咱们马上到议事殿了,诸位的疑问等事情结束之后,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闻言几人也知道自己失了礼态,道歉之后,也回归了之前沉默的样子。

在稽侯珊的带领下,一行人终是抵达了议事殿,说是议事殿,其实规模还不如长安城里聚福楼的五分之一,大门口的挂着一块黑色的牌匾,上面写着几个烫金的大字。

“@#¥!%”

(匈奴语:议事殿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