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初百日宴的第二天,摩根家族等财阀和银行围绕着江海,想借港岛市场教训小日子,江海同意让他们分一杯羹后,盛世资本除了留下几百亿美元作为保障临时启用外,还为袁军师凑了一千亿美元,让他带去小日子市场。

虽然当时小日子已露败相,但毕竟还未完全认输,金融市场变幻莫测,谁也不敢断言稳赢。不过,有那些顶级财阀世家的资金接手了小日子四大财团后期进入的资金对手盘。

对于以美国为首的财阀世家而言,盛世资本虽然发展迅猛,但根基尚浅,远不及正风光无限的小日子对他们有威胁。或许是因为江海穿越重生的影响,小日子本应早已崩盘的地产市场,目前正经历最后的疯狂。

如今,小日子的楼市价格高得离谱。位于东京银座 4 丁目的土地,甚至被炒到了 75 万美元一平米。是的,你没看错,是美元,不是日元。

这并非个例,整个东京的地产都呈现出病态式的虚高。当时,东京的房价甚至足以买下整个美国。

那时的小日子人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之前也提到了,广场协议后,日元对美元大幅升值,导致小日子的产品滞销。但事物都有两面性,这也意味着日元的购买力大幅提升。资产迅速膨胀的小日子人,不仅在国内大肆购买,还开启了环球购物之旅。

或许是被美国人压制得太久,日本人将重点目标对准了美国。他们用金钱开路,告诉美国人,谁才是真正的老大。

当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

不过,当时的小日子人确实购买了许多美国产业和大量标志性建筑。其中包括:

1. 洛克菲勒中心:这是美国纽约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被三菱财团买下。

2. 好莱坞影片公司:索尼买下了哥伦比亚电影,这是美国人最引以为傲的产业之一。

3. 帝国大厦:被一个小日子人买下。

4. 洛杉矶的 ARco 广场:这是洛杉矶的一个重要商业中心,被小日子人收入囊中。

5. 纽约的 Abc 大厦:也是纽约的一个重要商业建筑,同样被小日子人买下。

6. 夏威夷 96%以上的饭店和住宅:这些饭店和住宅成为了小日子人在夏威夷的重要资产。

正是因为这些买买买的行为,惹恼了以美国财阀为主的资本,其中最着名的就是洛克菲勒家族的地标性产业都被以 13.8 亿美元的价格让三菱财团收入囊中。

这一行为也促成了此次港岛金融美资站在江海这边,一方面是为了发财,另一方面则是借助江海布好的局,狠狠地教训小日子财团。

然而此时的小日子,不仅地产虚高,日经指数也被美资和他们自己炒到了惊人的高度。

1993 年 9 月 14 日,日经指数升至 点,当时他们的股市总市值约为 630 兆日元,折合 4 万亿美元,是当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Np)的 1.6 倍。而 1985 年,日本股市市值仅占日本 GNp 的 60%。

相比之下,当时美股总市值约为 3.28 万亿美元,港岛则只有 1.3 万亿美元,小日子和美国股市的市值都远超港岛。

日本政府自然清楚货币升值会带来何种影响。但二战结束后,日本在事实上成为了美国的“殖民地”,无法在政治上反抗。既然无法反抗,那就只能从经济上想办法。

思来想去,日本人想出了一个昏招。在当时的日本政府看来,首先要拯救制造业,至少不能让产业崩盘。那么,该怎么做呢?很简单,增加市场流动性。

于是,日本央行将贷款利率从百分之五大幅下调至百分之两点五,同时还调低了银行存款利率。日本政府认为,这样的调整既能方便企业融资,又能促使老百姓把钱从银行取出进行消费和投资。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明知外贸受阻,投资制造业大概率亏损,聪明的日本人又怎会轻易把自己的身家投入其中?

银行存款利息太低,这笔钱肯定要取出来用。但取出来后,总不能全部用于消费吧,尤其是对有钱的日本人来说,肯定还是要进行投资的。

那么,投资什么呢?很快,全体日本人达成了共识:股票和楼市。经过多年积累,日本人攒下了一笔巨额财富。当这笔财富全部涌入股票市场和楼市,结果可想而知。

日本的资本市场迎来了一波大牛市。从 1986 年到 1993 年,日经指数从 1 万 3 千点一路狂飙至 3 万 8 千多点。

除了牛市之外,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不难想象当时日本人,尤其是普通年轻人的心态。

对于普通日本人来说,如果只靠打工挣钱,那就算转世十八次,也不可能买得起一套房子。

所以,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是全日本人的共识。

有条件的人,会拿出全部身家,要么买股票,要么投资房地产,在家躺着就能让自己的身家翻几番。

没条件的人也没关系,银行会主动帮你申请贷款,用不了多久,你就能实现财务自由。

也是这个风光无限的地产市场,让小日子财阀彻底飘了,不仅叫嚣着要买下美国,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前往港岛发展,企图以此为跳板,争夺亚洲市场。

可惜这个世界出现了bUG,江海带着记忆重生,还有着强健的体魄。他在澳洲大陆躲过了丛林追杀,又在港岛金融市场给了小日子一个大比兜。

经此一役,原本的四大财阀,缺席了一家,提义民却梦想趁机上位。如今,他将公司手中的房产转让出去,并且正在股市增发新股,回笼资金,同时减持地产公司股票,套现准备接手佳友财团留下的产业。

另外三家财阀也元气大伤,到时候只能眼睁睁看着提义民上位,而无能无力。

江海这次给公司下达的命令是暗中布局,全面做空小日子经济,包括楼市、股市和汇市等各个领域。他深知这是一场豪赌,但也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因为这次他知道地产崩盘的后果,只是具体时间还不确定。所以他干脆全面放手,让公司团队自由发挥。以免外行指挥内行,闹出笑话。

在日本,地产市场的泡沫已经膨胀到了极致。数据显示,东京的土地价格在短短几年内上涨了数倍甚至数十倍,一些核心区域的房价更是高得离谱。房价与居民收入的比例严重失衡,然而人们依然疯狂地涌入楼市,坚信价格会永远上涨。

此时,银行的房贷业务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领域,却忽视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股市也在地产泡沫的推动下一路高歌猛进,虚假的繁荣掩盖了深层次的危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细微的迹象开始显现。一些新开发的楼盘销售开始放缓,空置率逐渐上升。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在悄然攀升,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因素逐渐积累。

袁军师在小日子这段,通过收集的数据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变化,他知道日本地产经济崩盘的时刻即将到来。盛世资本在他的指挥下,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布局。他们悄悄地在各个市场建立空头头寸,等待着最后的一击。

而在日本国内,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财阀们因为在港岛失利,恶果逐渐显现。同时,提义民作为最大的地产公司,收缩业务并大量套现,这些因素正一步步扩大恶果。

然而,还是有一些眼光敏锐的人,至少在 1993 年 9 月那个日本地产泡沫最为疯狂的时期,当时的日本政府就陷入了极度的慌乱之中。所有人都清楚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泡沫,这个泡沫已经膨胀到了难以想象的规模,据统计当时日本房地产市值高达约 2000 万亿日元。

在这个时期,土地价格不断飙升,比如东京银座的地价一度达到每平方米数千万日元的惊人数字。众多企业和个人都疯狂涌入房地产市场,大量资金被吸附其中。日本的各大城市到处是建筑工地,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但要是对此完全放任不管,那显然也是绝对不行的。所以在日本政府紧急召开的国内最高层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