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贵嫡 > 第173章 教导段暄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保重。”

站在高墙上,张汐音挥手目送段渐离带着在京中的一千亲卫兵和九千夜狼军军兵,浩浩荡荡离开。

段渐离回头看去,女子立于高墙之上,视线一直都在他身上。

阿音,保重。

阿音,等我回来。

毅然扭头,段渐离夹马腹:“驾。”

马蹄奔跑起来,后面的刀烈尺术亦紧随其后,亲卫兵和夜狼军兵奔腾而去,嘚嘚马蹄声和扬起的尘烟滚滚,似是踏在人的心尖上。

张汐音放下手,一直到看不见了才回头:“回吧。”

日子总是要过的,她纵使不舍也要收起这样的心思,好好的将王府打理好,好好的赚钱过日子。

紫苏的情绪也不高,新婚刚过一日,丈夫便出去了。

张汐音其实也算不上好,她和段渐离成婚也不过堪堪一月。

“这两日将东厢的房间收拾好,过两日九殿下要住进来。”张汐音说道。

她答应教导九皇子见识何为民生。

紫苏收起脸上的表情,说道:“已经安排了,九殿下的饮食习惯也都安排人去问过了,王妃打算如何教他?”

那可是未来储君,是皇子,才八岁,华光寺失火那会儿,她们可是亲耳听到九殿下是如何闹腾的。

王爷将这么棘手的事情给王妃,也不知道咋想的,这天底下,哪里来的女师傅?哪里来的让皇子学经商?

当天晚上,张汐音回家吃饭并宿在小竹居没回王府。

到了第二日,张汐音早早起来,吃过朝食之后回到王府。

坐下来盘了一会儿账,九皇子来了。

人请到张汐音专门处理事务的书房,安排的茶点。

九皇子段暄钰,身穿云纹锦绣袍,头发高高竖起,虽是小小年纪却已很有气质。

九皇子的身边还跟着素芳嬷嬷。

素芳嬷嬷对张汐音施礼:“王妃,九殿下这几日留在王府,有劳了。”

张汐音笑着说:“嬷嬷说的哪里话,能教导九殿下是好事。对了,府里新做了佛心团子,还有一盒今年的头尖茶,嬷嬷替我送去给贵妃娘娘。”

说着,旁边的丹柳将精致的食盒递过去。

素芳嬷嬷接过:“老奴替贵妃娘娘谢王妃,王妃的心意贵妃娘娘是知道的。”

丹柳送素芳嬷嬷出去之后,书房里只剩下两人。

段暄钰人虽小,却已经不是七岁时不懂事的样子了,经历过生死,又加之温贵妃对他的敦敦教诲,竟是很懂事知礼。

他上前,抬手正正经经的行拜师礼,说道:“老师在上,学生喧钰拜见老师。”

张汐音笑着起身过去抬手扶他:“九殿下肯跟我学民生之学问,是我的荣幸。”

段暄钰摇头:“不,是学生的福气。”

说着,他明亮的眼眸多了几分调皮,小声道:“皇婶婶,那我以后见您是叫皇婶婶还是老师啊?”

一月五日,时间也不长,但住在王府也要尊师重道。

张汐音笑着反问他:“殿下是想叫皇婶婶还是老师?”

“我想叫您皇婶婶,皇婶婶,您也别叫我殿下,您是长辈,可以像我母妃一样,叫我钰儿?阿钰,小钰都行。”

张汐音看着段暄钰这样,就想到段渐离平时对晚辈的态度,确实是更亲和一些,知礼但又不迂腐。

她点头:“你皇叔叫你小九,那我也叫你小九可好?”

段暄钰:“好,皇婶婶,您要教我什么?”

张汐音心中早有一番教导的流程,她抬手,香叶便已经把东西准备了。

“今日咱们不学什么,我带你出去走走,不过,需要你换身衣裳。”

“成,皇婶婶让我做什么都成。”

香叶便将人请回给段暄钰准备的东厢房,屋里有安排的小厮伺候,婢女都退到门外等着。

很快,段暄钰就换了另一身衣裳,头发也做了改变。

段暄钰小跑出去,看到等在廊下的张汐音,即便在等人,张汐音的手中也拿着紫苏递来的书信,旁边有随时拿着笔墨的婢女,她拿起笔写上字便递还给紫苏。

段暄钰停下脚步没有过去,便看到紫苏后面的婢女又递来账本,翻开到后面看了看,落笔盖章。

她好忙好忙。

段暄钰觉得有点敬佩。

这时,有婢女发现段暄钰,提醒张汐音。

张汐音挥了挥手,一直候在身边的婢女退开几步。

张汐音走向段暄钰,打量他两眼,觉得满意:“很不错,走吧,马车已经在外面了。”

段暄钰大写的乖巧:“好。”

两人往外走去,段暄钰有许多好奇,问她:“皇婶婶看起来很忙,我母妃之前不管后宫事务的时候就不忙,后来要帮着父皇治理后宫,也是很忙。”

他仰着头,看着旁边漂漂亮亮的皇婶婶,笑道:“皇婶婶,你真好看,忙起来的时候更好看。”

张汐音听得莞尔。

后面跟着的护卫婢女们听得一愣一愣的。

张汐音带段暄钰出的城,先去永和庄。

永和庄里都是一些老弱妇孺,还有天生的憨儿傻儿,段暄钰是以张汐音堂弟的身份出现,庄里的人都没多关注他。

张汐音带着段暄钰直接住下了,住两日后再改道济善庄。

只过了半日,段暄钰就似乎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夜里,张汐音坐在书案前处理事务,段暄钰挨过去坐在边上欲言又止。

张汐音看向紫苏。

紫苏便了然,将人都赶出去。

关上房门,张汐音放下笔看段暄钰。

“小九有什么话,且说,婶婶听着。”

段暄钰直视张汐音,说道:“皇婶婶,我以前听父皇和母妃说过,您很小的时候就建立了永和庄和济善庄,是做的大善事。以前不懂,今日却觉得很不可思议。”

这天底下,竟有这么多的苦难人。

张汐音摇头,她抬手指了指自己的眼睛。

“小九,有些事情单单眼睛看到可不行,还需要用嘴巴问,用耳朵听,再加上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段暄钰认真听着。

张汐音:“你今日只是看着,有什么想法?对他们,对普通老百姓。”

段暄钰蹙眉,很认真的说道:“觉得她们可怜,那么老了还要干活,衣服都破的,还有脑子有问题的,他们也都在干活。明明很累,却又似乎都很开心。”

他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