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2章征税

他们到了新兵营后,抓紧训练,学习各种对敌技巧。

丁三石匆匆的来和他们见了面,并尽可能的把他们安排在一起。

并告诉他们一定要认真训练,才能有更多的保命机会。

不要忘记了,家里的亲人们等他们回去。

吴小顺看着丁三石穿着盔甲,威风凛凛,羡慕的不行,每次训练都是最刻苦的一个。

被长官欣赏,升为新兵的小队长,管着十个人。

这十个人里就有赵锐和齐光,吴顺被安排到了另一个小队,和向大牛一个队。

这几天他们感觉到了气氛不对,军营里内紧外松,每晚巡逻的也多。

终于这一天晚上蒙军突袭,这一次不比往次,打打就走。

这次他们疯狂的攻击,而且兵源源不断。

秦国公心里暗惊,本来蒙军人数上少,但他们善骑射,大庸战马少,所以他们之间一直有一个平衡,谁也奈何不了谁。

如果蒙军增兵,那就打破了这个平衡。

秦国公的人马增援了险狭关,无奈之下秦国公才紧急让武王以王府名义下了征兵令。

谁知道蒙军这次非常疯狂的攻打平岭关。从晚上一直攻到凌晨。

秦国公下令出城迎敌,他们有那个实力,不需要闭门不出,严防死守。

短兵相接,他秦国公不带怕他们的。

谁料到前锋军竟然被蒙军比以往多几倍的人数把前锋军围住。

秦国公命人赶紧的去解围,谁知道从斜处又出来一大队人马,明显的是伊丽兵。

秦国公一看暗道不好,紧急鸣金收兵。

可派出的人再没机会返回,出去的人全军覆没。

秦国公万分心痛,派出去的都是精锐啊。

他下令紧闭城门。他终于明白问题出在哪了。

蒙军这是声东击西啊,孔繁和董成武估计还在那里防伊丽军,殊不知伊丽军精锐全压在平岭关了。

两国人马攻平岭关攻的轻松,秦国公率大军守的艰难。

两国人马日夜不停的轮番攻城,秦国公感觉到了吃力。

抬下去的伤兵越来越多,新兵们也被派去守城门。

秦国公率领的将士被蒙丽两国连续攻城累的疲惫不堪。

箭也渐渐的不多了,秦国公多次一百里加急求支援,请求朝廷增援。

. 朝廷不作任何反应。武王筹备的粮草同时供着平岭关,险狭关的几十万大军吃用,也渐渐的吃力起来。

万般无奈,又全州下令征粮,却无粮可征了。

虽然说翼州是武王封地,但还是要受朝延管的。

翼州大多数官员都是朝廷委派,他们同时收到朝廷命令,征粮征税。而且还是强制性的。

一时间百姓苦不堪言。孔繁和董成武时不时应付着伊丽国的攻击。

渐渐的他俩感觉到了不对劲,伊丽军攻击的像应付差事儿。

派斥候出去,说伊丽军帐蓬还在,但似乎有帐蓬里没有人。

董成武暗道不好,急忙擂鼓主动出击,谁知道伊丽军一碰即退,撇下了一座座空帐蓬!

孔繁和董成武相视一眼,脸色大变,坏了,平岭关!

孔繁急忙聚集自己的部下集合,又请求董成武增援平岭关。

武将无诏不可以随便离开自己的辖区内,向朝廷申请也怕来不及了。

董成武咬咬牙,让自己的副将于昆率三万军士驰援平岭关。

平岭关一旦失守,平岭关内十二个县的百姓将会遭受灭顶之灾。

孔繁和于昆率四万大军紧急驰援平岭关,日夜兼程。

还没到平岭关,他们就隐隐的感觉到了不好。

处处烟火,烧杀抢掠后的痕迹。孔繁挥手止住大军,忍住心急,打发斥候出去打探消息。

一会儿斥候回来禀报,平岭山失守,秦国公率众退守嘉岭关。

平岭关失守,消息传到朝廷,朝廷一片哗然。

纷纷上书要求太子派兵增援。太子正怒火中烧的派兵攻打“逆贼”宁王。

表示无兵可派,并发文斥责秦国公守关不力,罚俸一年。

大臣们纷纷摇头。太子独掌大权以来,行事越发的独断专行。刚愎自用。

这些事情丁蔓一点儿也不知道。她一边忙着育稻苗,一边训练。

丁蔓也感觉到了不对,难民讨饭的越来越多了。

丁蔓心里的危机感越来越重。她不由有些苦笑。

她看小说别人家的女主角穿越哪个不是混的风生水起,只有她,越过越惨。

本以为能吃饱饭了,有钱花了,就这样实现了田园生活。

没想到会有战乱内乱,让她一个和平年代来的人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丁蔓正兀自沉思,王氏有些小心翼翼的问丁蔓:“妞妞啊,人家二妮已经答应了席小哥的婚事,你说你这。。。那个魏公子忙什么呢?”

“阿奶,放心吧,我不会嫁不出去的,你看现在乱的,肯定是有事儿耽误了,怎么?阿奶着急把我嫁出去吗?我可舍不得阿奶呢!”

“这孩子,没羞没臊的,以后可不许说这话。”

“好!好!不提,不提。”

丁蔓撒娇的伏在王氏肩头,想着爱护她的丁家人。

心里暗暗的发誓,她受过多年教育的人,怎么样也比古人见识的多,她就不信带领家人闯不出条路来。

今年的春播村里人都很轻松,逃难的人越来越多,村里青壮大多服兵役去了。

村里人就学丁家人,以粮代工,难民们给干活,村里人就给他们粮食,皆大欢喜。

谁知道县令又差衙役挨村敲锣打鼓下通知,让交薪火税。

说是山上草木都是朝廷的,你们用了,砍了,做了家具,砍了烧火,就得交税。

还要按人头交。理由也现成的,你每个人都吃饭,饭是柴火做的。

丁蔓心里发沉,如果县令再各种名目收税,她也有些吃不消。

现在开着的铺子收入也低的可怜。

吃饭都成问题了,谁还会去逛铺子,除非是吃食。

丁蔓没有再育鸡苗,只留下一个军服作坊,那个和程凌志签的合同,说白了就是加工厂,挣不了多少钱。

丁蔓和银环在院子里活动身体。丁蔓的身体基本上恢复的差不多了。只要不是剧烈运动,还能吃的消。

毕竟她流了那么多的血。她和银环互相拆招,就看到村长领着一帮人进来了。

齐明毕恭毕敬的跟在一个大腹便便的人身后,眼睛看着丁蔓,脸上不敢有多余的表情,只狂眨眼睛。

走近几步后齐明在后面喊道:“县令大人驾到!”

丁大石闻声从屋里匆匆的出来,拱手拜见:“卑职见过大人。”

丁蔓也忙向上施礼:“小女子见过大人。”

“放肆!见到大人不行跪拜礼?”旁边一个衙役喝道。

丁蔓心里发沉,感觉来者不善。她屈膝欲跪,县令哈哈笑着摆着手:“哎,丁大人的千金,免了免了。”

丁蔓顺势站直,县令的脸沉了下去。丁大石伸手把县令往客厅里引。

县令摆摆手:“丁大人不用客气了。本县令有公务在身,就不叨扰了。

丁大人,你也是有官职在身,可要支持本官的工作呀。”

“一定!一定!大人请讲。我。。卑职能办的一定办。”

“呵呵,好!丁大人,本官领的朝廷的俸禄,就要为朝廷办事儿。

你家的薪火税可和人数不符啊?”

“啊?大人,我。。卑职全额上交了呀?”

“呵呵,丁大人,你可不要让本官为难。据我所知,你家人可不只那区区十几个人。”

“大人,您这话从何说起?”

县令胖嘟嘟的脸沉的吓人:“丁大人!朝廷有令,不许招壮丁护院超过一百。你家招了这么多人,想造反吗?”

丁大石吓的一下子跪在地上:“大人,我怎么敢造反呢,不敢呢,没有这么回事儿啊!”

“丁大石!本官可不是闲来无事上你家逛来着!你家招了二百多青壮意欲何为?”

“大人请明察!我家只招了一百名青壮,只为护院和种地的哪。”

“丁大人,你以为我不知道确切消息能来吗?陈武,让那兰氏刘氏进来!”

那名叫陈武的衙役从外面请进两名妇人,可不就是郑大炮媳妇儿兰氏和孙全媳妇儿刘氏。

丁蔓看到这两个人,心里发沉,不知道她们到底知道了什么事儿。

两个人脸色苍白,跪在地上,刘氏更是不敢看丁蔓。

丁大石震惊的看着这两个妇人,尤其是刘氏。

“你两个妇人,大胆说吧,有本官给你们撑腰!”

兰氏低着头说:“大人,民妇不敢胡说,丁姑娘家确实是有二百人,都在她家作坊里住着呢。大人可以自己去看。”

丁蔓听到这话心里慢慢的恢复了平静。她幸亏早做了准备,从知道了刘氏和兰氏在一起,她就做了防备。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孙氏听到消息迅速的赶了进来,跪倒在地,朝县令磕头:“民妇见过大人,大人,我家弟媳得了失心疯,我这就把她领回去!”

说完扯着刘氏就往外拽,刘氏顺势起来低头跟着往外走。

“放肆!你这刁妇!以为本官很闲吗?来人!把她。。。”

“大人!”丁蔓忙上前施礼:“大人,我孙伯娘不是故意冲撞大人,请大人大人大量原谅我伯娘。”

“伯娘,您快给大人请罪,大人不会怪罪您的!”

说完拽着孙氏的胳膊给县令行了礼,拽着孙氏站去了一边,没管刘氏。

刘氏又赶紧给县太爷跪下。孙氏握着丁蔓的手都颤抖,她脸色苍白的对丁蔓说:“蔓儿,对不住,我。。。我”

丁蔓拍拍她的手示意她稍安勿躁。

县令啍了一声说:“丁大人,这回你还有何话说啊?你这是谋逆!按律是要判刑抄没家产的。”

丁蔓了然了,这是冲钱来的。她走上前屈膝一礼:“大人,我家作坊里确实是住着二百人,但决不是违规。我家只雇佣了一百人,另一百人您让村长伯伯说吧!”

齐明从后面站出跪下道:“不敢欺瞒大人,确实是丁大人家就一百人。”

“你胡说!你包庇丁家!他家给你什么好处了你替他家隐瞒?”

“你住嘴吧!什么你也不知道就敢和县令大人胡说八道!”

“大人,我。。民妇可不敢胡说,丁家就是有二百多人,喏,这刘氏,她们家亲戚,都是她告诉我的,说丁家招了二百多人,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刘氏白了脸,感觉到了大姑子的目光要把自己的后背灼穿了。

孙氏几次想上前,被丁蔓扯住了。

“刘氏,本官问你,丁家人到底是有多少人?”

“大人。。。我。。。民妇。。。民妇。。”刘氏吱支吾吾的说不出话。

“快说!大胆民妇!还不据实说!”

旁边一个衙役大声喝斥刘氏。

“大。。。大。。。人,民妇。。不敢撤谎,是。。。是。。。我听我大姑姐和我婆母说。。。说话我听到的。”

刘氏声音越来越小,她想起当时大姑姐和婆母说话。

婆婆担心的说:“才过了几天好日子,又乱了,以后土匪再来怎么办?”

大姑姐安慰婆婆:“娘,放心吧,蔓儿招了二百人来,她会护住咱们一家子的,放心就行。”

她越想心越慌,不知道以后怎么面对大姑姐,怎么回去见婆婆。

齐明不管县令发话,又磕了个头说:“大人,刘氏只知道丁姑娘招了二百人,却不知道那一百个人是为我家,和吴家,还有向大牛,陈木家各二十五个人。

大人,丁姑娘家有武王世子派来的侍卫大人,我们几家央求丁姑娘答应替我们训练一下,为了方便,都住丁家作坊里。

大人,草民句句属突,请大人明查!”

兰氏一听村长说完就慌了。赶紧的磕头:“大人!我。。。民妇是听刘氏说的大人,民妇也是怕丁家人造反才想着报告大人的。”

“郑娘子,真是谢谢你替我丁家着想,也谢谢你替县令大人操心了。大人,郑娘子也是替您分忧,望您千万别怪她才好。”

丁蔓说完笑吟吟的站去了一边。县令的脸异常的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