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之小小农女种田忙 > 第101章 你个女子站这里干什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1章 你个女子站这里干什么?

第101章 你个女子站这里干什么?

丁蔓忙让银环把留下晚上吃的馍也全部端上来,都是壮劳力,可别不够吃的。

最后所有的菜,所有的馍全部吃光。

丁亮笑着抚着肚子:“大石,托你的福,我终于吃了顿饱饭。”说完眼圈红了。他都多少年不敢放开吃了。

其他人也感同身受。真是的,这几年真是太苦了。

丁蔓说:“各位叔伯,我有个想法,也许能让各位吃饱饭,一天三顿顿顿饱应该是没什么问题。”

众人面面相觑,丁堂已经听丁蔓提过一次,这是第二次听到了,还是不敢置信。

众人还没回过神来,就又听到丁蔓问:“各位叔伯,你们一年下来地里能打多少粮食?”

“我今年每亩地收了二百三十斤麦子,一百二十斤蜀黍。”

“你收的多,我一亩地才一百九十六斤麦子,一亩蜀黍也是百十斤。”

丁蔓听着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产量,难怪吃不饱,这么低的产量,再交了赋税,还剩下什么?

丁蔓转头问丁堂:“村长爷爷,我想问一下,咱村一共有多少地?”

“一千零六十亩。”

“这样,村长爷爷,我把村里的地全承包下来,我怎么种是我的事儿,不管旱涝,我会给你们保底的粮,每亩二百。赋税不用你们交。以这个为基数,如果管理的好的,我在增加百分之十或者是百分之十一二。

就是说,如果你们给我管理的好,亩产五百斤,那我就每亩再给你们五十斤粮食,管理的越好,奖励越多。相反,如果管理不好,到不了这个亩产量,那我会收回管理权。

我不会永久的承包你们的土地,两年,两年后你们就耕种自己的土地,我保证你们家家有存粮,顿顿有饱饭。”

众人沸腾了,也激动的不行,谁不想吃饱饭呢?

冷静下来后,丁堂问:“妞妞啊,我们做梦都想能吃饱饭,可是不能亏了你啊。

我听来听去,没你什么好处啊,你说的这些都是对我们有益的,你图什么啊?”

“村长爷爷,我什么也不图,就图个让大家能吃饱。”

丁蔓这句话一说出来,几个眼窝浅的大男人直接哭出了声。

丁堂红着眼睛说:“妞妞,你说吧,该怎么办?我保证让他们都听你的!谁要是不知道好歹,我把他撵出丁村!丁家不要不知道感恩的人。”

“好!既然决定了,那咱们就签份合约,衙门里上档。

爷爷,我是先小人后君子,这也是以防万一。”

“应该的!应该的!”

既然决定了,那就立即去办。丁蔓让自家爹找了家旧房子,简单的收拾一下,先安顿下来。不能总睡马车上。

五爷爷家收拾一下,丁蔓和银环徐珊等众丫环住了进去。

丁蔓让五爷爷带人去买或者是租牛,要赶在霜降前把冬小麦种下去。

丁蔓把筛选种子的事情交给丁春夫妇去领人办,一定要选稞粒大,饱满的,干瘪的一律不要。

魏帆的人丁蔓也没让他们闲着,让他们跟着自家爹跑腿盖房子。

丁蔓叫来丁亮和丁栓子,让他们带人去镇上或者是县里收夜香,有多少收多少,时间太短,来不及沤肥,只能多收夜香稀释后使用了。

众人各自忙碌起来,丁五和丁堂买了十头牛回来,村民们都奔走相告,丁村就从来没有拥有过牛。

这一下子就买了十头,老人妇孺都围着牛看。丁堂就像当初丁五初买回牛一样,拦着众人不让碰。

丁村人心里憋着股劲儿,丁蔓都做到这份上,他们再干不好,那直接回娘胎里去吧,别出门了。

买到牛的同时,订做的农具也拉了回来,耙,耧,犁,耘锄,耙齿全套的。

丁蔓把所有田地分成十份,丁亮,丁拴子,丁老长,丁顺平,丁顺义,丁原,丁成,丁大树,小树兄弟俩个,丁堂自告奋勇领了一份。

丁蔓把十份地编成一至十号,如果哪个号地出了问题,她就找责任人。

丁村的地里前所未有的热闹起来,满地里人。

男人们牵犁地,妇人们两三个人合力拉耙齿,把坷拉耙碎。

再有漏拉的,半大小子们扛着小铁角砸碎。

(在这里解释一下啊,丁大石是武王府封的粮食监察使,不被朝廷承认。所以在云州,丁大石根本就没有说自己的官职。即使说了云州官员也不会承认。彼时武王还没登基。)

邻村看着丁村人风风火火的干,都像看热闹,看大戏一样。

从来没听过种冬小麦的,冬天冷,种上能活?这不瞎胡闹吗?

本来粮食就不够吃,这不更浪费粮食吗?哪能这么糟践?

再说地里已经收了一季了,怎么滴也得让地歇歇不是?

各种各样的议论传到丁堂耳朵里。丁堂很是不安,他从小跟父母种地,也从没有听过地可以种两季的。

丁堂心里着实不安,他找到丁五,丁五神神在在的笑笑,让他去找丁蔓。

丁堂看丁五一点儿也不着急的样子,心莫名的也定了下来。

丁蔓让柴荣去灵泉县里找善打井的人。

她要在地头打水井。柴荣领命去了,午时就领来了专业的打井人。

打井的人听到丁蔓说要打十几眼井,嘴巴直接张开闭不上了。

时下一眼井需要一两三百文,丁蔓预交了十两定金。

打井人心定了,人家预付了钱,说明不是开玩笑的。

丁蔓要求冬小麦种下地,出苗后就要用到水井。

打井人自已组织了十几个人,加班加点的忙乎起来。

丁村所有人出动,把收来的夜香忍着臭稀释了,一瓢一瓢的泼地里。

牛犁了一遍,男人们不舍得用牛耙地,他们合力拉耙齿把地耙平。

按丁蔓的要求垒了田梗,一米一个粞,一亩地大约四条粞,之所以垒上田梗,是为了浇灌方便。

以前种麦子,大把的麦种洒地里,不成趟,不成行。

丁蔓要求一个粞子里只能用耧耧种,耧六行。每个粞子都如此。种子的间距和深度严格按丁蔓的要求执行。

每一个人,都被从未见过的种法震住了。

丁堂看着闲着的梗和麦行之间的空隙,疼的心抽抽。

既然决定了听丁蔓指挥,那他就带头不提任何异议。

水井已经打好了六眼,丁蔓皱眉看着水井陷入沉思。

如果用桶提水太累也太慢。太浪费时间。

她冥思苦想,想起了前世时奶奶用的压龙头。

怎么做的来,丁蔓画了撕,撒了画,终于把压龙头画出来了。

她让柴荣拿着图纸去找铁匠去问一下,可能做出来,如果能,那就太好了。

铁匠铺子里的铁匠师傅也是个心灵手巧的人。

他看了图纸,从没有打过的东西,勾起了他的好奇心。

他反反复复的失败了多次,终于把压龙头给制造了出来。

又按丁蔓的图纸打造了铁水肠,这铁管也费了铁匠一番功夫。

最后怎么打造出密封的铁愁坏了曹铁匠。

最后没办法,把师傅请出了山,师傅就是师傅,他略一思索,让曹铁匠先做了U形的模具。

把烧热烧红的的铁放U形模是里,不断的加热,锤打,锤打,再加热。

慢慢的铁管口收拢在一起,铁管形成了。

笫一个压龙头和水管运回来后,丁蔓让匠人把井口收拢,搭起石台,把铁管一端放井里,另一端固定压水龙头底部。

压水龙头整体像一个鸭子的头,嘴巴是出水口,头部是压水处。

压水龙头有一个可活动的活塞,半米左右的细铁棍顶端是一个男子掌心大小的圆铁片,使劲儿按压手柄,圆铁片形成压力,水就会慢慢的从水管里被吸出,然后从龙头流出。

丁蔓放一瓢引水在里面,让丁亮试一下,结杲一抬手柄,水迅速的漏了下去。

铁片和龙头膛内壁有缝隙。这个朝代又没有皮子。

丁蔓让找来油纸,四五层油纸中间夹着布,布中间夹着棉花。

丁蔓也是想试试看,总不能龙头都做出来了,就败在这小细节处。

把圆铁片上端固定好油纸,下端也固定了一层,放膛里,让丁亮再试。

加上一瓢水后,丁亮就抬压抬压手柄,明显的感觉到了重。

丁亮又快速的抬压了几下,就听哗的一声,内膛里溢满了水,水顺着龙头流了出来。

“出水了!出水了!”

有一位满脸皱纹的老汉流出了泪水,有这十几口井,这些地再也不怕干旱了。

忙碌中时间过的很快,丁大石领人把房子盖好后,地里麦苗齐刷刷的一行行绿油油的,长势喜人。

天也冷了下来,水里开始结了一层薄薄的冰。

丁蔓又让村长爷爷带人把所有的小麦浇灌一遍,要上一遍冻水。

这次引来了丁堂的激烈反对:“妞妞,这麦苗长这么好,不能浇水啊,浇水会冻死麦苗的。”

丁原丁顺平丁顺义虽然没敢开口,但看他们点头的频率,明显的是赞同丁堂的话。

他们认领了一份责任田,伺弄麦子比对孩子还精心,可不敢疏忽。

“爷爷,叔叔伯伯,你们尽管去浇水,浇水不会冻坏麦苗,反而是保护它的根。土地湿透了透气性就少,有效的保护它的根,根好麦苗才好啊,麦苗一时干枯没事,只要根好,麦苗就好。”

这些理论丁堂他们从来没听过,他们也没有在秋季种过地。

丁五笑呵呵的对丁堂说:“堂哥,听妞妞的吧,放心,她做的事儿,就没错过。”

丁蔓提前让柴荣去购买了一些竹竿,让他带领他的手下把竹竿劈成两半,并把中间关节打通。

可怜柴荣一个带刀侍卫被当成了木匠使用,笨手笨脚的劈坏了两根竹竿后找到了规律。

全部劈完打通关节后,拿刀的手上扎满了刺,布满了伤痕。

但是当他看到丁蔓指挥人把竹竿一根根连起来,伸到地里,压井的水顺着竹竿流到了地里,浇到了麦田。

那种成就感,真是,柴荣觉得自己是个粗人,说不出来,只觉得胸膛里满满的,自豪极了。

丁村人真的是佩服丁蔓,他们都是挑水浇地,往往是这边浇完了,那边又干了,天天就往返于挑水浇水中。

丁蔓这个办法简单多了,水顺着竹竿,一节节的浇,浇完一节,撤下的竹竿放另一个粞子里。

轻轻松松浇完了地,浇的还大,还透彻。

整个一大片麦田,十几口井同时浇,只用了六天全部浇完。

丁蔓站在麦地里,拨出一根麦苗检查根部,把丁原疼的扭过头去不看。

把他身边的丁亮逗的笑出了声。丁成丁老长丁顺平这些认领责任田的这些人也忍俊不禁,他们也心疼,没敢露出来。

“叔叔伯伯,你们看,这麦苗根部长势就很好,根部发达,这样麦子才会旺盛。”

刚说完丁原的儿子丁田就跑来,老远就喊:“村长爷爷,有个官说是镇上的,说县上一会来人,不知道干什么,让您回去。”

丁堂惊疑不定,他不认识县上的人啊,镇上也只是交赋税时打打交道,平时交集也不多呀。

丁蔓站起身说:“村长爷爷,走,咱们一起回去看看。”

他们刚走回村子,就看到远处吹吹打打的,来了一行人。

镇长喝斥丁蔓:“你个女子站这里干什么?回屋里去!让县里大人们看到成何体统?”

丁蔓看了这老头一眼,银环蹭的向前要张口,被丁蔓拦下。

丁蔓走回自己的新家。丁亮丁原丁顺义等人气愤这人训斥丁蔓,可对当官人的敬畏让他们不敢开口,只能把安慰的眼神看向丁蔓,希望这丫头别伤心。

丁蔓丝毫没被这顽固不化轻视女子的古人影响到。

不一会儿徐珊进来兴奋的说:“姑娘,是京城来的圣旨,魏公子亲自来宣旨,姑娘,让您出去一起听旨呢。”

丁蔓无语的看着这几个丫头,自从她和魏帆订亲,这几个人对魏帆竟然比对她还上心。

几个胆大包天的丫头还嫌弃她对魏帆不够关心,不够温柔,不够体贴。

真不知道魏帆怎么贿赂的她们,让她们这么为魏帆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