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年初一的一大早,与何雨水拉扯纠缠,身上被抓得伤痕累累,回到家又莫名遭到贾东旭的一记耳光。

秦淮茹满面哀怨,眼泪止不住地滚落,曾经的泪水是为了换取同情,这样院子里的人才会出手援助贾家。

而此刻不同,此刻的泪是为自己而流,回想起自嫁给他以来所承受的艰辛困苦,心中如负重枷。

婚前与婚后,人的心情和境遇竟有如此差别;生育前后,又是另一番光景。

初识时,因贾东旭身为家中独子,两人相亲的第一印象还算和谐。或许在那个年代,寻得一位合适的配偶并不易,又加上当时贾东旭尚未遭遇不幸,婚前他对秦淮茹尚算体贴入微。然而,若将他与秦卫军相比,那点温情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婚后,贾东旭的态度明显转变,尽管还未至于如今这般冷漠疏离,却也不再像当初那样关怀备至。

诞下棒梗后,由于是个男孩,贾张氏虽然欢喜,却也并未过多表示。月子期间,秦淮茹几乎全靠自己操持一切,除了不能出门,其余事情都是亲力亲为,而贾张氏和贾东旭则如同猪猡般酣睡,丝毫指望不上。

在棒梗两岁时,秦淮茹再度怀孕,遗憾的是二胎生下的却是女儿。贾张氏那刻薄的脸孔自此暴露无遗,因其严重的重男轻女观念,视女孩为赔钱货,故对秦淮茹和小当从无好脸色。

怀上三胎的日子更为艰难,她挺着大肚子,既要照顾棒梗和小当,又要承担洗衣做饭等家务琐事,遭受贾家上下诸多刁难。贾东旭虽独自上班养家糊口,但收入管控严格,每次秦淮茹买菜都被疑心私吞。

贾张氏更是过分,不仅不帮忙,连孙儿都不管不顾,整日只知道吃喝睡觉,不是窝在屋里就是门口晒太阳,种种行径令人不堪回首。

尤其让人心寒的是,无论室内室外,只要秦淮茹稍有不慎,不合贾张氏心意,便遭其恶语相向,毫不顾忌他人眼光。

近几年来,贾张氏对她颐指气使不说,还时常对其辱骂甚至动手。贾东旭始终不曾站在她这一边,视她为外人,在争执中总是偏袒贾张氏,只有需要她做事时才想起她是自己的妻子。

自从贾东旭在厂里受伤致下半身瘫痪后,对秦淮茹的态度更是一落千丈,稍有不满便拳脚相加。秦淮茹不敢躲避,因为一旦反抗,贾张氏绝不会轻易放过她。

日复一日,她成了家中的出气筒,过着忍气吞声的生活。秦淮茹无数次想过逃离这个牢笼,但每当想到自己亲手抚育的三个孩子,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让她无法割舍。

尽管她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尽人意,但在对孩子的关爱上,她实在舍不得离开他们。她无法想象如果自己走了,小当和槐花会如何生活?至于棒梗,虽然贾东旭和贾张氏对他疼爱有加,但她的牵挂依旧难以释怀。

无需过分忧虑,但鉴于小当和其妹身为女性,在贾家的地位本就不高,一旦秦淮茹离弃而去,后果将难以预料。

回溯多年以来贾家对她的种种对待,秦淮茹决心不再忍气吞声,腰板挺直,面对着家庭的压抑与艰辛,她毅然决然。

“贾东旭,你真的以为我是畏惧你才处处退让吗?”“我只是不屑与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斤斤计较罢了,若非我一再宽容,

你以为自己真能驾驭得了我?”

“真是异想天开至极,如果不是看在你是三个孩子父亲的份上,我才不会待在这个破败之地受尽委屈,当初我确实是昏了头才选择嫁给你。”

今日终于鼓足勇气将心中积压多年的苦水一股脑倾泻而出,顿感心头畅快了许多。

言毕,秦淮茹不再理睬贾东旭,望着家中一片狼藉,虽有心收拾却无从着手,只能无奈摇头,心中早已下定决心。

秦淮茹思索片刻后决定放弃收拾,随手拾了几件衣物,准备带着小当和槐花回到娘家。

今天先是为存折的事情与外人争执了一场,回家后又遭到贾东旭的责难,无论如何也要离开这个让她受气的地方。

小当和槐花两姐妹,在目睹警察在家里搜查时就已经被吓得不轻,两人缩在角落里失声痛哭。

彼时秦淮茹无暇顾及她们,此刻看到她们哭得眼睛都肿了,心疼得仿佛心都要拧成一团。

左手揽着槐花、手里提着衣物,右手牵着小当,秦淮茹坚定地走出门外,甚至连那些偷偷攒下的私房钱也一并带走了。

贾东旭本就满腔怒火,见秦淮茹带着两个孩子离去,更是火冒三丈。

“走得越远越好,最好别再回来,省得看见你们我就心烦意乱,每天看着你们我的气就不顺。”

贾张氏尚且被拘押未归,如今秦淮茹又带走孩子,他根本没意识到日后无人照顾自己的生活。

秦淮茹毫不犹豫地带着两个孩子跨出院门,留下贾东旭在屋内独自愤怒。想到回到娘家便无需再看贾东旭脸色,也不用再费心照顾他,秦淮茹摸了摸口袋里的钱,心情更觉舒畅几分。

所有的钱都被她带走,家里现在分文不剩,贾东旭日后如何应对,她已无暇顾及。

秦卫军和杨文静回到家中,趁机从随身空间取出一本中医典籍,放到杨文静面前。

“文静,这是一本中医书,里面记载了许多针灸相关的知识,你可以借此拓宽视野。”

“多掌握一些中医的知识,以后就能救助更多的人。”

面对眼前的中医书籍,杨文静心中升起一个疑问,立刻开口问道:“卫军,你怎么会懂医术?”

“你对中医这么了解吗?还知道针灸?”

秦卫军正色凝视着杨文静的眼睛,坦诚相告:“这是我之前闲暇之时向他人学习的。”

这部书是他人相赠,我已一览无遗,难不成你此刻在医院疗养?

“因此想着拿给你读读,闲暇时能学习一下,既能丰富自我又可消磨时光。”

“考虑到你在医院工作,所以特地带来给你翻阅。”

杨文静听罢并未多问,她本就是学医出身,对医学书籍情有独钟,于是开始潜心研读。秦卫军见她信以为真,心中暗喜:幸好反应够快,若说是系统签到所得,恐怕杨文静会生疑,追问不休。

这也反映出了杨文静对他深深的信任,对于秦卫军口中所说的话并无丝毫质疑。他看着她专注的模样,内心涌起无比的幸福感,庆幸自己娶的是杨文静。倘若像秦淮茹那样,或许这一生都难得安宁。

转眼间假期结束,亲戚们陆续离去,果真是休假的日子最为匆匆。大家都回归各自的工作岗位,秦卫军也不例外,因开工首日,天未亮便起床忙碌起来。

破晓之际,秦卫军已经开始准备早餐,虽然只是两人的餐食,却精心烹饪了清炒鱼片和一道青菜小炒。若换成院子里其他人家,早晨多半也就稀粥配咸菜而已,哪会有鱼吃呢。

刚做好饭,杨文静也起床了,看到桌上摆放好的早餐,心头暖意融融。简单梳洗后,两人享用完早餐,整理好行装,共同出门上班。

秦卫军率先骑着自行车载着杨文静前往她的工作地点,随后再赶往轧钢厂,毕竟杨文静单位离家较远,步行的话确实耗时不少。

杨文静一抵达医院,就拿出提前预备好的喜糖分发,除夕夜举办的婚宴中,几位要好的同事因故未能参加。于是在上班的第一天,她将喜糖递给了她们。几位同事接过喜糖,打趣道:

“文静啊,这结了婚就是不一样,气色都好了许多。”“对呀,看来婚后生活挺滋润的,连身材都有些丰盈起来了。”

“瞧这架势,生活质量肯定不低,没准过不了多久就有好消息了。”

众人的话语让杨文静脸颊泛红,见状,大家也不再继续调侃,否则只怕她羞得想找地方躲藏起来。

在上班的路上,秦卫军脑海中突然传来系统的提示音:“温馨提示,宿主今日尚未签到,是否现在签到?”

秦卫军早已习惯系统的这种提醒方式,在脑海中回应道:签到。

“恭喜宿主成功签到,获得暖手宝一个,暖宝宝贴两包。”虽已是春天将近,但天气依然寒冷,这个暖手宝正好可以给杨文静取暖。

秦卫军刚到达工厂门口,便听到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今天是新年开工第一天,厂里正以放鞭炮的方式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新年新气象,厂领导班子决定在厂区内举办一场开工宴,期盼员工们新的一年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能顺顺利利,有个美好的开端。

上班首日,轧钢厂内热闹非凡,久违的同事们纷纷集聚一堂,互相问候致意。

秦卫军刚踏入车间,首要之事便是对小组设备进行仔细检查,查看零件线路是否存在隐患。

毕竟这些机器已闲置多日,出现松动状况在所难免,多一份细心总不会错。

车间主任目睹秦卫军对工作的专注态度,不禁赞许有加,对其好感倍增。

“卫军,这过年回来,你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你这种对待工作的认真劲儿,在我们车间可是屈指可数啊,实在难得。”

“咱们厂能有你这样兢兢业业的好员工,实乃幸事,希望大家都能以你为楷模。”

秦卫军只求做好本职工作,并无任何炫耀之意,但在他人眼中却似乎显得刻意显摆。

刘海中听闻主任表扬秦卫军时,心中并不以为然。过去在厂里若他受到称赞,最不忿的就是易中海。

现今易中海已被厂里辞退,刘海中便成了看秦卫军不顺眼的主要人物,认为自己才应该是厂里备受重视的人选。

他之所以表面上保持着镇定,是因为暗地里已经起草好了一封举报信,准备伺机而动。

倘若秦卫军在院内的那些所谓“黑历史”被厂里的领导和工人们知晓,他们对他的看法肯定会大相径庭。

刘海中的目的就是要让秦卫军在厂里抬不起头来,这样一来,

厂领导自然就不会再对他格外青睐。甚至连他车间组长的位置,刘海中也想找个时机将其拉下马,暂且让他得意几天,到时候就有他哭的时候。

刘海中一心以为只要厂里不再重用秦卫军,日后他在院里的事情就都能由他说了算。

但他忽视了一个关键点:凡事都要讲究证据,仅凭一封举报信就想扳倒秦卫军,无疑是痴人说梦。

更何况,他的人品无论是厂里还是院内,大家都心知肚明。

如果秦卫军动手打人,必有其因,正如他所说,只要别人不惹事,一切都好商量。

但凡有人敢挑衅生事,秦卫军绝不会轻易放过,必定会让对方明白招惹他的代价。

从刘海中此刻的姿态来看,他显然还未吸取上次的教训,竟然还敢来找秦卫军的茬儿。既然他自己不想安生,这件事就没那么简单了。

况且刘家的计谋早在他们密谋之时,就已经被摩正屋的国庄洞察得一清二楚。

刘海中尽管放手施为,到时若是来求饶的话,那岂不是自食其果?

这样的手段并非只有刘海中能施展出来,之前易中海的手脚就是个很好的例证。如今他还不知收敛,真是自讨苦吃。

因为是开工第一天,机器有一段时间未启用,工人们的首要任务就是给机器涂抹润滑油,确保设备顺畅运行。

如此一来便于后续的流程运作,午间时段大家忙碌不停,充实的时间往往流逝得格外迅速。

......

午餐时刻来临,众人的肚子都开始鸣响起来,按照惯例,大伙儿纷纷走向食堂。

今日厂里的食堂举办开工宴,伙食自然要比平日更为丰盛。

果不其然,刚踏入食堂,便见到了雪白饱满的大馒头,每人分得两个,搭配着一份荤菜和一份素菜。

工人们齐聚食堂用餐,尽管每人口中品尝的菜肴各异,却仿佛让人忆起昔日何师傅的手艺。

原来傻柱在食堂担任主厨,他烹制的饭菜确实美味,因此不论是厌家郿麻呼丙阿咂傅,吃起来都觉得更加可口。正当众人吃得津津有味时,傻柱从后厨现身了。

没想到真的是他,厂里才刚开工,他就回来了。

回到厂里工作的感觉就是不一样,尤其是当秦卫军看到他的时候,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

纵然之前曾被警察带走,在监狱里待了一段时间,但如今还不是照常回到了厂里上班。

事情发生在开工前一天,傻柱特意去找了杨厂长,恳求给他一次机会,虽经历波折但意志未减。

因为厂里即将开工,杨厂长提前一天来到厂里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将开工所需的事项预先做了安排。

傻柱得知杨厂长会到厂里来,于是早早地在厂门口等候,见到厂长的身影立刻迎上前去。

“厂长,我有点事想跟您商量。”

杨厂长定睛一看,原来是后厨的傻柱,看到他瘸了一条腿,不禁有些惊讶。

“何师傅,你有什么事情要说吗?”

“厂长,眼看厂子就要开工了,能不能让我重新回厂工作,给大家继续做饭呢?”

“想要回厂可以,但是你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在食堂工作要本本分分,不能惹是生非。”

“厂长,您放心,只要能回到厂里上班,我一定踏踏实实做好厨房的本职工作。”

杨厂长思索了一下,前阵子由于傻柱的事情,食堂一度缺少做饭师傅。

手艺好的厨师并不易找,所以目前食堂的饭菜质量不尽人意,厂里的员工也纷纷反映味道下降太多。考虑到这些,杨厂长决定给傻柱一个机会,让他留在厂里工作。

虽然同意他在食堂继续任职,但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厂期间不得惹事生非,一旦出现问题,就不再录用他。

傻柱选择重回厂里工作,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贾家,尤其是为了秦淮茹着想。

现在自己的存折被何雨水拿走,根本无法拿出钱来,面对杨厂长提出的条件,傻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他自己倒还好,主要是牵挂秦淮茹,因存折之事,连带着贾张民的生活也陷入了困窘。

当前贾家真的陷入了困境,若他再不想办法接济,秦淮茹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眼前的困难。

所以,他不得不重回工厂上班,这样一来不仅能有收入支援贾家,更可以在食堂收集些剩余饭菜带回去。

如此一来,多少能减轻秦淮茹肩上的重担。尽管何雨水曾放言,若再对贾家施以援手便不再管他之事。

傻柱明白那只是何雨水一时气话,毕竟他们俩兄妹相依为命多年,真遇到困难,何雨水绝不会袖手旁观。

况且,他对贾家的援助会悄然进行,不至于愚笨到明目张胆,那样岂不是直接与阿雨对立在厨房之中?

也只有傻柱才会认为贾家可能食不果腹,在他的认知里,秦淮茹犹如一朵纯洁无瑕的白莲花。

未曾料想她私下藏有数目不少的钱财,足见秦淮茹机智过人。她深知唯有如此,才能促使傻柱持续接济贾家。

秦淮茹正是利用他人对自己的怜爱和眼泪换取同情,以此维系艰难的生活状况。

院中的人都对此心知肚明,甚至何雨水也曾直言不讳,但傻柱依旧选择站在秦淮茹一边,实乃心智受蒙蔽。

尽管傻柱在某些为人处世上不尽如人意,但他的一手厨艺确实可圈可点。之前就有工人反映,厨房中康师傅独占美食。

开工第一天,众人发现后厨出现傻柱的身影,难怪今日饭菜口感迥异,原来是他重返岗位了。

纵然大伙对他并无好感,但鉴于其出众的厨艺,也无人多加非议。

对于这类人物,秦卫军更是不愿搭理,只求傻柱不惹事便好。

复工首日,许多工作尚未步入正轨,部分机器因久未启用而出现小故障。

所幸秦卫军建组前就细致检查了每台机器线路,使得他们这组得以顺利运转。

其他小组却频遭机械故障困扰,时断时续耽误了不少时间。

保卫科长在布置完工作任务后,拿上钥匙去开启信箱,不知休假期间是否有信件寄达,倘若真有大量来信,恐怕信箱都会满溢出来。

信箱甫一打开,赫然见到里面塞满了举报信,每个信封上都醒目地写着“举报信”三个字。

仅是短短一个假期,怎会有如此之多的举报信涌现?莫非厂里的职工在休假期间干下了什么不可告人的勾当?

而且,这些举报信的数量远不止一二封,至少有十几封之多,保卫科长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必须严正处理。

他将所有举报信收起,准备呈交厂长,于是急匆匆拿着信封向厂长办公室赶去。

“咚~”一声轻响

“请进。”杨厂长知道今天是复工首日,自己手中尚有许多文件亟待处理,此刻有人敲门,定是有要事禀报,

“厂长,有一件事需要向您汇报。”

杨厂长抬眼一看,来者正是保卫科长,遂放下手中的文件。“怎么回事?你讲讲有什么事?”

“刚才去查看邮件箱时,我发现里面塞满了举报信,不是一两封,而是一大摞,因此我决定把这些都拿给你过目。”

保卫科长手握着一沓信件,立在厂民所医原正的办公室前。

杨厂长见到这数量众多的举报信,也不禁一愣。身为厂长多年,他极少接收到这类信函。

然而今日突然涌现这么多,要么是厂内员工犯下了什么不可告人的错误,要么就是有人刻意为之。

具体情况还需深入调查,杨厂长指示保卫科长将所有信封一一拆开。

他们一封接着一封细读,发现署名举报者均是秦卫军,每一封信都是,连保卫科长也察觉到,这明显是有人蓄意针对秦卫军。

此事绝非表面那么简单,尤其举报人还是厂里重点培养对象,以他对秦卫军的认知,深知其为人正直不阿,不可能做出举报信中所述之事。

厂长当机立断,决定立即让保卫科长将秦卫军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