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晚上就算有人跟着他值夜换班让他睡觉,他也是一宿一宿不睡,睁着眼睛看着麦场里的一切。

幸亏沈玉英和陆常山雇了不少人,没有几天就收完了,要不两个人真怕老头熬坏了。

收好的粮食前面留了一些,剩下都放进了后面庇护所,实际上被沈玉英放进了空间。

仓库钥匙钥匙只有沈玉英有,其他人都不会打开,自然也不会发现。

收了麦子,沈玉英就和陆银凤,领着几个小的,洗麦晒麦磨面粉,做包子,饺子,蒸馒头。

听说晚上要包饺子,冬生,杨柳几个小的忙到飞起,他们以前在家,家里麦收的时候,也能吃一顿饱饭,可是最多也就是吃顿麦饭,或者蒸几个馒头,饺子这么金贵的东西,只有好年景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回。

葫芦口里是这样,湾里其他人家也是这样,包括种地最少的徐老蔫家,家里徐大丫挣钱,家里婆娘和其他几个孩子,这几个月,采药卖药也换了不少银子。

这些银子够日常花用,够盖好房子添置家什,地里种出来的粮食,去了地租和粮税,都留下自家吃,怎么都能吃上一顿好的。

所以虽然忙碌,虽然累,但是每个人脸上,都喜气洋洋的。

忙完了麦收,山上除了草药,也到了采山货的季节,湾里的人和村里的人,更忙了。

人们感受着收获的喜悦,同时也伴随着危机。

这几天正是高粱抽穗的时候,沈玉英今天一早没上山,而是和陆常山背着一个布袋子,进高粱地打高粱乌米。

高粱乌米,是丝轴黑粉菌,感染了高粱形成的,这种菌感染了玉米,也会形成玉米乌米。

丝轴黑粉菌,是一种植物病原真菌,也是一种药用菌。

而且营养十分丰富,不但富含蛋白质,脂肪淀粉和矿物质,还有很多种微量元素。

和那个昂贵的某国料理,黑松露属于同一种东西。

就是这样一种好东西,却被某些地域黑,给埋汰完了。

沈玉英还记得,前世有一个测评博主,专门测试过东北高粱乌米,假模假式的测评,又贵了,又有毒了!

当时把沈玉英气的不行,那外国的黑松露,一勺好几百块钱不贵,自己国家的好东西,五十八好几十个,包邮还觉得贵的不行。

不过评论区里的东北人,也没有惯着他,那个博主可能不知道,高粱乌米对于东北人意味着什么。

尤其是她这个年纪的,那不仅是一种美食,也是一种美好的记忆。

这种记忆美好到,近些年没有种高粱的了,她每年都会从网上买回来点尝尝,虽然她也觉得不便宜。

现在好了,不用买了。

这里没有药物干预,这高粱乌米不是一般的多,多到陆大伯一看到就唉声叹气的上火,因为多了一个乌米,就少了一穗高粱。

害的沈玉英都不敢说,她看到这些乌米有多高兴。

除了乌米,她还想吃毛豆,烀苞米,这在前世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的东西,在这里不能随时吃不算,还不能随便吃。

在这里这些都算是青粮,随便吃青粮那是祸害人,是败家子不会过日子的表现。

不说在这里,就是前世沈玉英和陆常山小时候,嫩苞米也不是随便吃的。

那时候谁家能舍得用大地种甜苞米吃,都是在园子里,杖子边种点给孩子吃,后来允许开荒了,手脚勤快的也是开点荒地种些,那也不会多种。

沈玉英记的,那个时候吃一回烀苞米,或者老妈老爸给她烧一穗苞米,都要给她们兄妹几个分好了,怕打起来。

真正觉得什么东西都够吃够用,盘子里炒菜肉都不爱吃的时候,差不多也得是两千年以后。

所以沈玉英很赞成那句话,咱们才吃几天饱饭呐,就忘了挨饿的滋味了。

所以沈玉英一向很爱惜粮食,但是她认为爱惜粮食和享受美食,并不矛盾。

这功夫她就眼巴眼望的,看着已经有些鼓起来的豆荚咽口水。

陆常山哪舍得自家媳妇儿这么馋着,拿起镰刀弯腰就割了两捆,嘴里还对着沈玉英道。

“大伯要是问起来了,你就说我要用毛豆下酒…!”

沈玉英笑,有人背锅她还客气啥,今天吃完了不算,这几天她还要找机会,往空间里放点,留着以后吃。

割了两捆, 两个人背着乌米,扛着黄豆往回走,这豆秧也是好东西,可是能喂牲口的。

两个人回到葫芦口,杨柳和李翠儿,赶紧给他俩打水洗脸洗手。

这个季节正是青纱帐最深的时候,山上又湿又闷,蛇虫鼠蚁也多,没有沈玉英领着,就不让两个小姑娘上山了。

沈玉英要是领着她们,也会往草木比较稀疏的地方走。

关于这些点点滴滴的关爱和照顾,两个孩子都记在心里,对沈玉英她们也是越来越亲近。

和沈玉英他们相处起来,也比他们哥哥要亲近自在。

沈玉英和陆常山洗完了手脸,又进屋换了一身干爽的衣服,杨柳和李翠儿,手脚麻利的拿起她们换下的衣服去洗。

这在这里没有任何奇怪,别说十多岁了,这里七八岁开始洗衣做饭都是常事儿。

开始两个孩子给她洗衣服,沈玉英还有些不习惯,现在也不拦着了。

只给她们每人拿了两个高粱乌米,告诉她们晚上还有好吃的。

两个小丫头抱着衣服,喜滋滋的走了,她们现在吃得好住的好,婶子还会偶尔给她们塞些好吃的,婶子做吃食也好吃。

婶子都说是好吃的,那一定是顶顶好好吃的。

杨柳和李翠儿抱着衣服刚出去,楚玥就进来了,也一眼看到了那一大堆乌米,顿时也高兴了。

“娘!这么多乌米,这回咱们可以吃个够了!”

楚玥和沈玉英不愧是婆媳,爱吃的东西,也基本一样。

她算是九零后,她小时候高粱乌米已经不常见了,所以她小时候并没有吃过。

后来跟沈玉英吃过几回,便一发不可收拾,她本身就是学医的,更是知道这玩意儿的好处,还在网上查到,不同地方不同的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