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于易不凡他们而言,赚钱的多寡在现阶段反而变成了次要的考量。

他们内心深处更强烈的驱动力,是要一步步完成那个早已在心中勾勒好的宏大计划:在关乎国计民生的各个基础行业里,比如这小小的镇子上正在尝试的农副产品、手工业,也包括未来可能涉足的其他领域,稳稳地扎下根来,建立起属于本土的、有竞争力的产业。

然后,耐心等待,等到那些携带着雄厚资本和先进技术的外资企业大举进入华夏市场时,能够在各自的行业里,凭借先发优势、本土化的理解和扎实的群众基础,堂堂正正地击败对方,不给那些老外在华夏土地上肆意扩张、挤压本土产业的机会。

在这一点上,易不凡的认知异常清醒,甚至带着一种历史的沉重感。

正是因为深刻地了解曾经那段历史——在那个特定的时期,本土产业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及时发展壮大,结果被蜂拥而入的外资抓住了机会,利用资金、技术乃至政策上的优势,将许多同行业的本土萌芽彻底打压下去,甚至扼杀在摇篮里。

以至于后来,本土力量在很多领域完全失去了崛起和主导的机会,只能沦为给外资巨头打工的附庸,被人牵着鼻子走,成了“走狗”——这个词虽然刺耳,却无比真实地反映了那种被动和屈辱。

尽管他明白,那些最终为外资服务的人,很多也并非出于本意,或许是迫于生计,或许是看不清前路,但到了尘埃落定的那一刻,再多的后悔也于事无补。

追根溯源,还是在一开始,在起跑线上,本土的力量不够警觉,不够努力,没能抢在对手前面把根基打牢,把壁垒筑高。

这个教训,他易不凡绝不会重蹈覆辙。

易不凡他们向来都是说话算话的,接下来的两三天时间里,他们严格遵守承诺,一次都没去街道办打扰过林主任以及其他人。

他们也没有刻意打听街道办在忙什么,更没有去关注有没有老外来找人,只是安安静静地过着自己的日子。

在这段时间里,易不凡带着大家把整个小镇逛了好几遍,每个角落都仔细逛过,从热闹的集市到僻静的巷子,甚至还深入了周围的几个村子。

他们特意去看了看那些传说中的景点,比如村头的老槐树、山脚的溪流和半山腰的古庙,想确认是不是真的像传闻中那样风景如画、值得一游。

在现在大多数的人们都是没有那个心思去旅游的,尤其是去那些村子里面的地方。

因为人们普遍觉得村子里边的地方好不到哪里去——毕竟县城里很多人都在努力从村子搬到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

这种想法根深蒂固,让他们主观地认为,村子里肯定不如城市里繁华便利,自然也就懒得去探索了。

可是对于易不凡他们这些温饱问题早已解决的人而言,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他们按照易不凡的思维方式,意识到村子里边才是各种发展所需的原材料宝库。

易不凡常常强调,乡村的土地、植被和传统智慧,都是城市里难以复制的资源。

那也就是说,对于他们而言,在村子里面过一圈,有可能得到的收获要比在城市里面更多,不仅能发现自然之美,还能找到实用的发展机遇。

比如说,易不凡在逛到一个山头上时,看到那里植被茂盛、土壤肥沃,就会立刻盘算着在这里培育一些中草药出来。

这些中草药可是用处多多的:一方面,它们可以用来做菜,加工后变成美味佳肴,就像之前喝酒时易不凡提到的药酒配方那样,既滋补又可口;

另一方面,它们还能用来治病救人,村里老人常用的土方子稍加改良,就能成为有效的家庭良药。

此外,易不凡还计划用这些中草药制作化妆品,比如面膜或精华液,让天然成分发挥美容功效。

无论是用来干什么事情,都是作用很大的,既能提升生活品质,又能创造经济价值。

当然,除了中草药,易不凡还发现了一些适合的地方可以用来培育蘑菇。

那些阴湿的山洞或废弃的农舍角落,稍加打理就能变成蘑菇农场。

这也是让农民伯伯解决温饱问题、扩大收入的一条路——种蘑菇成本低、见效快,还能带动邻里合作。

只不过是在现在没有太多人去关注罢了,大家都忙着往城里跑,却忽略了脚下这片土地的巨大潜力。

易不凡他们却乐在其中,默默盘算着如何把这些想法变成现实。

其实这一条路是很容易走,也很容易被发现的,因为它就在山脚下,路径清晰,人迹频密,连小孩子都能轻松找到。

毕竟每一年都是有很多人上山去采蘑菇的,春夏之交,村民们背着竹篓成群结队地前往,热闹得很。

当然了,大家伙在采了这些蘑菇的时候,主要还是为了能够在平时的饮食当中多加一道菜,这些野生蘑菇鲜嫩可口,煮汤炒菜都添了不少风味。

如果要是有人知道了这蘑菇的好处的时候,比如它们营养丰富还能卖个好价钱,也就应该去考虑多采一点去卖,集市上常常缺货,肯定能赚点小钱。

假如再动一下脑筋的话,也可以考虑一下是不是能够把这些蘑菇培育一些出来,不需要啥大投入,简单试验就行。

其实这件事情也是很容易的,因为蘑菇只要是在一个地方长了之后的话,下一次还是会在这里出现的,这是大自然的规律。

只需要把这个地方的土分散开来,在别的地方去培育一下也就可以扩大面积了,比如选块阴湿的地,撒上点腐殖质,自然也就能够得到更多的蘑菇,产量翻倍不成问题。

还有一些人们也会考虑到一些专门发蘑菇出来的种子之类的,从老农那里讨点菌种,或者自己收集孢子,慢慢摸索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