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龙和高青鸾身着官服,一路快行,不多时来到了东华门。
街市上人群熙熙攘攘,大门敞开,有禁军把守。陆文龙往门内窥视,见一年轻女子似乎在等人,她的身后跟着两名丫鬟。
“莫非她就是赵瑗的夫人?”高青鸾问道。
“当是。”陆文龙道。
“她是不是在等咱们?”高青鸾又问道。
陆文龙正了正衣襟,“进去便知。”言罢,径直走向门前。
高青鸾忙跟了上去。与此同时,那年轻女子也注意到了他们二人。虽不确定,也已是慢慢迎了过来。
来到门前,有禁军上前询问。
陆文龙从怀中拿出何铸所赠文牒,说道:“下官受何大人差遣,特与王爷相约觐见陛下。”
那禁军当是个卫长,他拿过文牒确认无误,又上下打量一番。只觉得陆文龙和高青鸾坦然自若,却有些面生。
如今临安城加紧巡防戒备,不得放松,便问道:“敢问大人名讳!既是与王爷相约,可有王爷手札?本卫长也好登记在册。”这禁军卫长表面上尽责,只是眼神和语气满是傲慢,令人很不舒服。
“放肆!”不等陆文龙开口,高青鸾喝问道:“你是何人?敢与我家大人如此问话!耽误了陛下召见,你可担待得起?”
被这劈面一问,那卫长倒是收敛了气焰,可脸上有些难看,“你……”
“放肆!”陆文龙低喝一声。却是把卫长和几名禁军卫兵都吓了一跳。再看陆文龙对高青鸾假意训斥道:“此地乃是皇城所在,你怎敢如此狂悖?陛下有旨,苗兵来犯,恐有贼人混进城中,故而严加排查,几位兄弟身为禁军自当恪尽职守,若是任由谁胡乱进出,岂还了得?”
高青鸾心中暗自恼火,却还得配合着演戏,遂低头道:“大人教训的是!职下知错了。”
那卫长见识到陆文龙的官威,也是一惊,忙道:“大人所言极是……”
此刻的他满心狐疑,心说这位到底是谁啊?官袍看不出个品阶,不过这语气像是陛下的近臣,否则陛下也不会身体抱恙还亲自召见。可我怎么像是从未见过这个人呢?
见他还是没有放行的意思,陆文龙有些焦急,毕竟这里是皇城门前,时间拖的越久越不安全。
正这时候,那年轻女子迎面而来,边走边说:“可是吴大人?”
陆文龙、高青鸾和几名禁军顺着声音看去。
“下官吴赫龙见过夫人!”陆文龙反应机敏。
“当真是吴大人,妾身已恭候多时了。”这说话女子不是别人,乃是赵瑗的正妻郭氏。
说起赵瑗的这位夫人,来头可是不小。她是开封人氏,祖父是奉直大夫郭直卿,其父郭瑊做到了昭庆军承宣使,可谓是家境显赫。赵瑗被封普安郡王时,聘郭氏为妃,封咸宁郡夫人。郭氏聪慧过人,性格谦和谨慎,对待身边之人多有恩德。成婚之后,郭氏时常协助夫君赵瑗,是名副其实的贤内助。
赵瑗能够让郭氏在此迎候陆文龙,既说明对她的信任,也意味着郭氏对丈夫的支持。
先前郭氏便看到了陆文龙,可二人素昧谋面,郭氏恐有差错,便一直观望。当断定来人就是陆文龙之时,她立即出面解围。
一队禁军见是咸宁郡夫人,纷纷见礼。
郭氏说道:“陛下今日召见,王爷已到了福宁殿,只等吴大人。见吴大人迟迟未到,特命妾身来东华门迎候。陛下龙体欠安,许久不见吴大人,脸色不悦,吴大人稍后当小心行事。”
这番话既是说与陆文龙,更像是说给几个禁军尤其是那卫长听的。门前的禁军不觉都低下了头。
那卫长显然是有些慌了,他求助的眼神看向陆文龙。
陆文龙顺势说道:“下官路上耽误了行程,只好祈请陛下宽罪。兄弟们严苛盘查也是奉旨办事,绝无僭越。”
“多谢吴大人体恤。”卫长礼道。
“吴大人,请!”郭氏不失时机的说道。
陆文龙看向那卫长。
卫长哪里还敢多问,边放行边低声说道,“还望吴大人日后多照应。”
“好说。”陆文龙跟在郭氏身后缓步而去。
高青鸾来到那卫长面前,伸出手来。
卫长忙将手中的文牒递上。高青鸾拿过文牒得意一笑,扬长而去。
待他们走远,一个侍卫凑上来问道:“大哥,这位吴大人是什么来头?”
卫长摇了摇头,“陛下召见,王妃迎候,他又姓吴,八成是皇亲外戚!”
侍卫听了心有如悸,“还好咱们没有过多为难……”
卫长看着陆文龙他们走远方向,骂道:“娘的,幸好没张口索要门税,你们几个,以后可要看真切,这样的主儿还是莫招惹的好!”
却说郭氏引领陆文龙和高青鸾直走到一座小山坡下,见四下无人,她停住了脚步,随后让两个丫鬟分头去把风。
待确定安全,郭氏见礼道:“久闻陆将军大名,今日得见,不甚荣幸。”
陆文龙忙回礼道:“陆文龙见过夫人,方才幸得相助,在此谢过了。”
郭氏问道:“将军见谅,妾身有一事相问,还请将军赐教。”
陆文龙道:“夫人请问!”
郭氏道:“若我夫君机运国事,将军肯否尽心?”
陆文龙和高青鸾闻言同是一怔,尽管郭氏问得很含蓄,但任谁都听得出她话中之意。
旋即,陆文龙答道:“只要王爷以国家民族为重,以黎民苍生为念,亲贤远佞,心系百姓,驱除鞑虏,收复河山,文龙何惜此躯!”
郭氏点了点头,“我夫果真没看错人,我夫之志既为将军之志,妾身在此谢过了。”
陆文龙和高青鸾还礼。
郭氏又道:“皇城之内多有巡视,妾身不敢久留。此丘名曰馒头山,平日里少有看守,二位将军可往山中寻暗处躲藏,我夫戌时会在侧门处接应。”
“多谢!”
“将军保重。”说完,郭氏转身离去。
陆文龙感道:“有此贤妃辅佐,王爷之志定成!”
高青鸾也道:“赵瑗选妃确是眼光独到啊!”又看了一眼身边的陆文龙,“你的眼光不比他差,何况你身边也不止一两个人。”
陆文龙知道她有所指,却不好接茬,只道:“咱们也该走了。”
高青鸾白了他一眼,说道:“看样子陆将军方才的官威抖得意犹未尽啊!”
陆文龙无奈摇头,故作恭敬道:“高大寨主,请。”
高青鸾得意一笑。
二人一前一后往馒头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