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冯松来了一场坦白局,然后金燕那边就交流的非常顺利。
上次去美利坚的时候,顾诚就跟金燕交换了联系方式,当顾诚把电话打过去,粗略说了一下药酒的事情,并且表示希望今晚能代表自己,搭理药酒在英吉利,法兰西等地的销售后,金燕几乎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
顾诚:这是装都不装了。
冯松:你先不装的。
总而言之,药酒一旦在美利坚获得销售资格,在其他地方操作起来,就会事半功倍,没办法,现如今世界虽然说是两极,但苏维埃始终处于被压制的状态,美利坚已经隐隐有霸主之相,只等九十年代,苏维埃解体,它就该露出骇人的獠牙了。
有西尔斯搞定美利坚市场,剩下的事情就好说多了,所以现在只要等待西尔斯那边的消息就好。
这些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顾诚这边则带着论文,踏入了1982年元旦。
随着中文系的论文答辩,毕业两个字,已经愈发多的被提起。
实际上其他年级已经开始准备放寒假了,只有大四的学长学姐们才显得忙忙碌碌。
顾诚的论文答辩很顺利,之前自己开创红楼探轶,现在整理成论文,基本没花费什么功夫,毕竟收一份从抚松寄来的挂号信,能花多少功夫呢?
没错,老顾自己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还有机会当一回学术妲己。
论文全程由秦晴操持,毕竟当初她可能是对顾诚的红楼探轶最了解,最痴迷的人之一了。
知道小男人为毕业论文焦心,立即利用业余时间,把之前搜集的资料整理排版,寄到首都,为小男人排忧解难。
顾诚收到秦晴的论文时,堪称唏嘘不已,没别的话了……老师真能干。
负责答辩的老师压根没在学术上跟顾诚多聊,全程就是插科打诨。
不是不想聊,是没法聊,就顾诚这份论文,已经算是开宗立派了,你跟他聊,聊输了丢人,聊赢了……睁睁眼吧!
人家一个老师是前任校长,一个老师是现任校长,怎么?工作做的太乏味,想给自己找点刺激?
顾诚也知道老师们的想法,只能说一句,你们怎么能这样,算了,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至于其他同学,基本上都顺利过关,毕竟是高考后第一批毕业生,学校真往死里卡他们,也不知道是跟学生过不去,还是跟自己过不去。
当然了,这个年代的老师们节操还是有的,有些人论文写的像屎一样,简直是挑衅老师的底线,这种人活该被毙!
论文过关后,紧接着就是学校分配的事情了,这年头,只要你能毕业,学校正经包分配,无非是分的地方好坏的区别。
当然了,现在说的好坏,多少有些太浅,只能说无论谁,分到什么样的地方,未来前途都是大大的,毕竟绝大多数人还没察觉到,未来整个社会会发生一种何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宿舍几位专门找顾诚聚了一下,这可能是哥几个最后一次聚在一起了。
寝室老大林子甫还是有些当老大哥的样子,自掏腰包,买了些熟食,啤酒,也没出去,就在宿舍缅怀一下即将逝去的学生生涯。
“各位,俗话说人生四大铁,其中就有一起同过窗,又说百年修得同船渡,是千年修得共枕眠啊!”
高静听乐了,开口道:“林老大,侬说话不着调的啦?怎么还讲到共枕眠上去了。”
林子甫嘚瑟道:“高老二,你还别不服气,那冬天冻的脚都麻,除了老三,哥几个哪个没挤过一个被窝?操行,这就忘本了?”
几人无言以对,这年头条件艰苦啊!是夏天热的一身汗,冬天冷的牙打颤。
夏天就不说了,冬天哥几个冻的实在受不了,确实挤过一个被窝,互相取暖,可是让林子甫说出来,那叫一个别扭。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大家是有缘分的,不过缘深缘浅也就到今天了,往后天各一方……不知道再见何时了。”说到这里,林子甫眼中有些伤感。
别人他不知道,但他自己年龄大,眼看着就四张了,这一别,以后能不能见面,真有点说不定了。
看林老大这个样子,其他人也略微带上了些神伤,各自端起啤酒。
“毛孩要是回来,估计得哭。”周建国咧嘴笑道,其他人听了也笑,实际上那小子现在也是个正经八百的成年人了,哪这么容易哭啊?
“对了,大家都怎么分配的?”顾诚问道,之前自己问过这几个,有没有想留京的,自己可以帮忙。
结果要么是自己有人,要么就是想要出去看看,所以一个也没麻烦顾诚。
林子甫叹了口气道:“我本来想出去看看的,不过年龄毕竟大了,再出去折腾,说不定挂在半路上,干脆就留京了。”
“也好,咱哥们离得近,以后可以多走动。”顾诚笑道,又问“具体去哪个部门了?”
“说是负责文化审核和宣传的一个口子的下属部门,说是要历练两年,然后再回调,我这年纪……还有什么可历练的?”林子甫说道。
顾诚一脸错愕,林老大不会去中宣了吧?现在好像还不叫中宣,但听起来像。
“你不是物理系的吗?”顾诚惊讶道。
林子甫耸肩道:“搞物理的,也不是人人都能在实验室待一辈子啊!真正能有作为的,是毛孩那样的。”
顾诚无言以对,不过林子甫这几年身为北大的学生会主席,干的风生水起,再加上北大这两年已经确立了国内高校老大哥的地位,他因为这些原因被调到宣传组织口,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
“二哥呢?”顾诚无语,不过看向高静。
高静笑了笑道:“我回沪上了,没有林老大这么风光,应该是要去一家国营单位上班,具体还得等到位之后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