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这次彻底被气无语了,用手指了沈如意好一会儿,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最后认命的给魏公公摆了摆手,让人准备一些点心呈上来。
而他自己重新批起了折子,打算对沈如意视而不见。
沈如意看到点心后,非常敷衍的问了句,“陛下,要不您先吃?”
官家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没搭理对方。
“您暂时不饿是吧,那我可就不客气,先开吃了。”
这下官家连折子都批不下去了,就没见过这么那啥的人。
而沈如意说完后真的吃了起来,她也没说谎,她确实饿了。
以风卷残云似的速度干掉了三盘点心,又喝了两杯茶水。
才把这些点心成功顺了下去,勉强不那么饿了。
重新漱了下口,打算坐等午膳的到来。
官家偷偷瞄了一眼小黑炭,人家自己说的没错,这确实是个心大脸皮厚的。
在这里待的如此放松随意,也是没谁了。
可官家见不得这小东西如此放松自在,而他自己却在一边辛辛苦苦的批折子。
再次开口道:“吃的差不多了,就回吧。”
“您真不管我午膳了?”
把官家给噎的:“……”
得得得,惹不起总能躲的起吧,直接不说话了。
沈如意自顾自的继续喝起了茶,官家的泡茶水差点意思,但茶叶还是非常不错的。
她打定了主意,今天一定要蹭成这顿饭。
人的底线都是一步步放开的,不试一试怎么知道不行呢。
何况多在官家面前多晃荡一些,总是没坏处的。
官家就眼睁睁的看着小黑炭在他这里悠闲的喝起了茶水,他这个心酸吆。
感觉他自己特别的苦逼,他太不容易了。
恰好看到了信王呈上来的折子,又是绕着弯来要钱的,这个气啊。
气得把折子重重的摔在了案几上。
沈如意嘴比脑子快的哼唱了起来,“不要生气,不要生气,生气是给魔鬼留余地……”
她就记得这一句,翻来覆去的唱了好几遍。
这下把官家给逗的气也不是笑也不是。
把魏公公吓的跪在一边不吱声。
沈如意劝解道:“别生气了,陛下,谁都不值得您生气,谁惹您生气您就找谁麻烦。
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是非常不划算不值得的事,这种亏本的买卖咱铁定不能干。”
官家招了招手,“来,看看这本折子,若是你,你该怎么办?”
沈如意拿起来了瞅了好半天,整整看了两遍才看懂是什么意思。
官家忍不住问道:“这里面的字,你都认识的吧?”
沈如意看完也是挺无语了,原来官家天天看的就是这玩意。
先来了一大通马屁,接着就是哭穷,说自己的各种不如意。
最后再引出想要钱这一事。
回道:“认识,就是这费劲吧啦的写了这么一大篇,合着就为了要钱这一件事呗?
他为什么不写简单明了一些呢,明明能用一句话表达清楚的东西。
干嘛要长篇大论的写这么多呢,看起来多麻烦啊。
您又不考他们才学,简单明了能表述清楚就行了,写这么华丽打算是干嘛?
他这是打算考秀才呢?这全都是废话么,没想到这人废话比我还多。
哪怕这废话有故事性也行啊,您看看,毫无故事性可言,就看出他的惺惺作态了。
就显摆他的词藻和文学素养了。
想看出他的意思,还得在整篇文里提炼他的重点,这人搞啥呢?
若是我,我就写:陛下好,年关将至,提前给您拜个早年,我最近没银子花了,能不能暂时支援我点?
您看,明明一句话的事。这人不行啊,还没我会办事。”
最后一句话沈如意还故意恬不知耻的拉踩了下对方一下。
“哈哈哈,哈哈哈……”官家被逗的,小黑炭的的思路总是特别的有意思。
对奏折的繁琐之处,他这个官家可太有感触了。
永远的长篇大论,永远的没重点,弄的他的工作量特别大。
总是有批不完的折子在等着他,哪怕有正事要事也行啊。
不仔细看怕错过重要信息,仔细看了感觉跟吃了苍蝇似的难以下咽。
沈如意心大的自顾自的建议道:“陛下,让他们写简单点,直接写重点,这样大家都轻松,何必要互相伤害互相折磨呢。”
“嗯,你的这个建议我会考虑的,对于信王要钱的事,你怎么看?”
“陛下,信王的封地在哪里?”
“你不知道?”
“我应该知道?”
“你日常在京城都关心啥了?”
“自然是关心这些人家有哪些不能对外言说的热闹和秘密了,其他的没太注意。”
“你啊……他的封地在阳信。”
“阳信啊,那地方据我所知还不错啊,他怎么可能会没钱花呢,税银呢,哪去了?”
“花了。”
“这样啊,给他几个选择:
一是帮他重新换个地方,换西北或者西南那地方去吧。
越偏僻越好,我估摸着他是好日子过的不耐烦了,给换个地方让重新开始吧。
人不能太闲了,太闲就爱琢磨事情。
二是直接把王位传给他儿子,他不喜欢哪个儿子传那个,谁让他如此无能呢。
有那么一大块封地的情况下还养不活他一个府也太无能了,换个能干的上。
还好意思要银子,我看他长的像个银子。
三是以骄奢淫逸的名义把他贬成郡王,收回封地。
既然他如此不善经营不懂管理,还是把他们召回京城靠俸禄过日子吧。
这样起码不用担心饿死他们一家子,您也算是对祖宗有所交代了,就行了。
不然还能怎么着呢?
那么大的一块地方就供养了他一个府,还事事的,他这是想上天啊。
还说今年有地方被水淹了如何如何的。咋的,他那地方年年被淹啊?
没被淹的那些年成呢,银子都哪去了?
不知道居安思危提前留出一笔日常不能动的银子出来,专门用来应急用啊?
借口,都是借口。
每个人都像他这样要银子,国库里又不会自己长银子。
日常过日子,不就是趁着年成好的时候,多积攒点家业。
万一发生点事了,不至于太抓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