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夏第一武世子 > 第1107章 汴河工业园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路行走,这里与京师完全是两个样子,汴河岸边有大量的工厂,其中以酿酒、钢铁、武器、肥皂等工厂规模极具规模,一根根巨大的直入云霄的烟囱里面,正在不停地向外排着白烟。

官员们看着这些古怪的建筑,就像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一般,他们虽然听说了皇帝陛下在汴河开设了大量的作坊,生产了大量的天仙酿、香皂、糖果、衣服等,还在这里生产天雷、燧发枪、大炮、陌刀、强弩,但也以为只是一般的作坊而已,哪里知道竟然有如此气魄。

他们沿着汴河河堤前行,汴河大堤已经进行了加固加高,岸堤上修建了一条宽阔的水泥马路。既可以巡视河道,还可以运输物资。

河堤上,到处都是一座座码头,这些码头可不是以前的石头堆砌而成的,而是由钢筋混凝土修建而成,十分的坚固。这些码头与岸堤里面的工厂相连,直接用来运输原材料,商品生产完成之后又从这些码头运往全国各地。

汴河的江面上,到处都是大帆船,这些船大部分都是数十吨的大船,这在当时来说已经很不错了。据说扬州造厂已经造出了可以运输数十万斤的大铁船,不久就将开赴汴河用以运输。

这些天天坐在朝堂之上的官员们看着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敏锐地感受到这个时代要变了。如今汴河附近的州县,老百姓不再以耕种粮食为荣,而是以能够进入大工厂务工为傲,因为在工厂里面赚取的收入,是在家务农的三五倍,谁还在家种田呢。

不仅如此,汴河之上,大量的港口招收工人,很多外地的农民也纷纷前来打工赚钱,谁不喜欢白花花的银子。

而那些有些头脑的人,则在工厂附近开始经营小本买卖,可别小看了这些小饭馆之类的买卖,每年赚取的利润可能是种田的10倍之多。渐渐地在汴河一带,形成了一系列针对工厂工人、港口工人、商人的商业街,这些地方甚至比天子街还要热闹。

大部分官员只是看热闹,尤其是那些武勋官员,牛大力、秦逵等人一个个感到十分的稀奇,想着要来好好地领略一番,看一看这个天下闻名的汴河工业园区里面到底有什么玩意。

不过他们知道,那些天雷、燧发枪、大炮、陌刀都是这里生产出来的。如果没有这些东西,也不可能击溃狼国50万联军,更不可能消灭狼国等少数民族部落。没有热武器,想要消灭数十万精锐骑兵,那是痴人说梦。

那些可怕的武器,就是在这些地方生产出来的,简直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据说皇家科学院接管这些武器研发之后,那些读了书的学生更是了得,最近根据皇帝陛下的旨意,正在生产更多更加厉害的东西。

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感到稀奇古怪而已。但是对于周敬亭、刘政和、范增等大员来说,他们的脸色看起来有点凝重。

如今这些淫思奇巧的东西,已经冲击到了农业的根本。这两年汴河一带的州府工业带来的税收已经是农业的数十倍,几乎占据了国家税赋的四分之一,并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他们却敏锐的发现,以汴河商会为首的一些商人已经开始崛起,这些商会一方面掌握了商品的原材料进口、商品销售的渠道,赚了个盆满钵满。并且这些商人的子弟开始大量进入皇家科学院学习,获得朝廷认可的学位,以后就可以为官了。这些新的阶层正在崛起,威胁着他们这些官员和勋贵的利益。

天子陛下给出的方法是入股,如今勋贵大量入股汴河的工厂、港口码头、运输、钢铁、煤炭等原材料工厂,他们也已经开始尝到了工厂生产的甜头,很多府邸已经依靠这些股份的利润生活了。据说第一个吃螃蟹的齐家、贾家,每年的分红已经远远超过了原来土地的税收。

天子赵辰曾经在不同场合说过,历史的车轮滚滚,这是大势所趋,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只有主动接受和融入,才能在这场大的历史变革中占有一席之地。不然,必将被历史淘汰。

天子陛下率领大小官员进入了工业园区,看着这些一排排高大整齐的砖瓦结构的楼房,外面还涂了白色的涂料,官员们也是啧啧称奇,房子竟然还可以这么建造。

自从有了水泥和钢筋之后,风云镇的房子就没有一层的木头结构房子了,工业园区首先就建造了一批两层的厂房,然后又建造了一批三层的宿舍。

渐渐地,人们发现了这些楼房的好处,这些房子不仅仅节省地方,如今汴河寸土寸金,而且住起来确实很舒适、干净,风云镇不少人开始建造楼房。

大楼外面。在一位女管事的带领下,站着一排身穿工作服的女工,正在那里整齐地叫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天子笑了笑,看来这里管事的没少下功夫,学到了自己曾经在京中经营商铺和酒楼的做法。

众官员嘴巴抽搐了数下,呵呵,这不是陛下以前经营酒楼的做法吗,这马屁拍的,高,确实是高!

管事和一个漂亮的女工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一看到天子赵辰到来,他们立即就跪倒在地,高呼万岁!

赵辰立即道:“各位平身,带朕与众大臣入内参观一番!!”

“遵旨,陛下请跟我来!”一位漂亮的女工走了出来,情绪不免激荡地道。

这个女工名叫刘晓燕,身穿崭新的工装,身材婀娜多姿。她是这个服装厂的一名女工,被选中接待天子陛下。她哪里见过天子陛下,虽然训练了好几天,但见到真命天子还是免不了身子发抖,舌头发颤!

赵辰和众大臣在女工刘晓燕的引导下,进入了服装厂车间里面。看到里面女工们一个个正心无旁骛地踩着缝纫机,发出梭梭的声响,车间里面十分繁忙。

看着这些缝制衣服的场景,官员们一个个惊呆了。只见工人们把裁好的布料放在这个机器下面,脚下不停地踩踏,双手则灵敏地操作,运转如飞。

“这,这,这也太快了吧!”官员们一片惊叹。

“原来这就叫缝纫机啊!我看这东西能省不少劲,是个好东西!”

“ 运针之妙,巧捷罕伦,细针密缕,顷刻而长。”范增观察一番后惊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