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洗过后,一边的徒弟在南荣全动作之前就将钢筋锅端了过来,南荣全看了一眼,将清洗好的鸡鸭肘子放入锅中,刚接了冷水准备端,徒弟又抢先一步端了锅,将锅坐在灶台上。

“凉水下锅,中火,焯水去血污。”这部分属于基础,南荣全说的就相对少。

加热过程中,南荣全一边时不时搅动,使受热均匀,一边拿大勺将血沫浮沫清出。

焯水过后,食材在温水下冲洗,将粘黏在皮上的沫子洗净。

南荣全洗食材,徒弟就将刚才那口钢筋锅里的汤倒在一边的盆中备用,拿了钢筋锅在另一个水池中清洗起来,等南荣全这边洗完食材,那边洗干净的锅恰好递过来。

一来一回的默契,让赵晓婧瞬间对师门有了深刻理解。

将食材放入锅中,再接上水,徒弟连忙抢着端锅,南荣全又转身拿起葱姜。

和一般厨师要用就用最好的食材不同,南荣全取了葱叶和姜的边角料部分,将漂亮的葱白和削的整整齐齐的姜放在一边。

葱姜放入锅中,又从调料盒中倒出一小把花椒,一并放入锅中。“花椒不能放多,这么大的汤锅,二十几粒就好,出香的同时不能出麻,也不能影响汤的色泽。大火烧开,再撇浮沫,转中火,让汤保持微微沸腾就好,这样鲜味才能吊出来。”

四人连忙点头。

再次撇去浮沫,南荣全再次看向四人,“我们鲁菜做清汤,有一种最传统最关键的调料,也是调味品,没有这种调味品,清汤没有灵魂,味道出不来。”

四人耳朵几乎都要竖起来。

南荣全笑了笑,拿起刚才切下的葱白,冲四人晃了晃后平放在砧板上,“葱椒泥。最好用章丘大葱,花椒呢,一定要用生花椒。以前是泡软了剁,要想剁细十分麻烦,但现在嘛,有机器。不论是剁还是机器打,最终都是花椒面,味道是一样的。但葱不能打,葱打了之后就成了糊,而且机器有温度,那么一打,葱已经半熟不熟了。”

南荣全将葱白横切一刀,又对半竖切,刀头一顶,便开始切葱花,全部切成葱花之后,改为双手拿刀,开始摇切。

随着他动刀,手依旧是颤抖不停,但下刀却出奇的稳,没有一刀切歪。

反复摇切几次,葱花变成了细细的葱碎,这时一边的徒弟递上打好的花椒面,南荣全往花椒面里加入料酒,搅拌成泥状,倒在砧板的葱碎上,然后刀子一揽,剁了起来。

“收着点剁,要剁的均匀,这一步只能手工。”

随着南荣全越剁约细碎均匀,花椒和葱的味道也开始散发,刺激着众人的鼻腔。

这一步赵晓婧倒是熟悉,油爆双脆也是鲁菜,做之前也需要调制葱姜泥浸在料酒之中,叫做葱姜泥料酒,但其实制作的时候也是像这样放花椒的,压制内脏腥味的关键,也是靠这个。

“剁到这个程度就行,一半料酒浸泡,做成葱椒泥料酒,一半放在一边备用。现在咱们做个扫汤的泥,扫汤的泥,分红潲白潲,红潲是鸡腿泥,白潲是鸡脯泥。过去食材不好买,鸡脯和鸡腿都可以在同一只鸡上卸下来,省事。现在食材方便,也可以只用鸡脯泥,多制些,吊两遍汤是一样效果。”

赵晓婧盯着南荣全动作的眼睛都变得亮晶晶的。上次做油爆双脆,导师用的是清汤,但因为高汤也行,所以并没有给她清汤的菜谱,清汤还是胖子做的。

虽说高汤也不错,但看过两次胖子扫汤,她都眼馋的不行,想问胖子又怕是他独门手法问了尴尬,没想到学葱烧海参,还能学到扫汤,这一次过来真是值了。

“鸡脯泥,想省事,用机器打也可以,这个不影响。”说是这么说,但南荣全手上一点没耽误的将鸡脯肉切成了薄片,然后用刀背细细砸了一遍后剁了起来。

几分钟后,南荣全刀下的鸡胸肉已经剁成细泥,用刀将肉泥往旁边一抹,便丝滑的匀开,一点颗粒感都没有。

将鸡胸肉泥装入小碗,南荣全额头上已经出了一层细密的汗,一边随时注意他状态的徒弟马上拿纸巾帮他细细擦干。

在这之前,徒弟已经三次翻动汤锅,并约莫着时间将葱捞了出来。

“大葱,煮个半个小时就可以捞出来了,久煮发酸,另外肘子会粘锅,一粘锅容易糊,要偶尔翻动一下。”南荣全解释一句。

“南老师,可以记笔记吗?”南荣全教的知识点比较密集,前面还好,怕越往后越不熟悉,记忆容易遗漏,赵晓婧没忍住问了一句。

“可以。”

四人马上翻出本子和笔。

四十分钟之后,锅里的汤煮好。在这期间,南荣全一边炸花椒油和葱油,一边又把窍门与技巧和众人说了不少,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众人的笔尖几乎在本子上摩擦成了光速。

煮好的汤里,原料都还保存的很好,没有过度酥烂,南荣全一边将食材捞出来,一边和众人念叨着这些原料还可以做的各色菜式,直念的早餐还没消化的众人产生了一种饥饿的感觉,才将锅里的食材捞干净,放在一边晾了起来。

“温度不能过高,40°左右,过高鸡脯泥下去会结块,汤里面的杂质就无法吸附干净。”

一边的徒弟拿来电扇,对着汤锅里的汤吹着,未了又去搬了把椅子,放在南荣全身边,怕他不好一个人坐,又连着搬了五把,最后众人一起在后厨排排坐。

做清汤比较费时费力,一锅清汤吊出来差不多要4—6个小时,清汤不出,后续工作无法进行,于是众人一边等,一边听南荣全倒干货。

不过南荣全到底是几十年的老师傅,教徒弟颇有一套,自然也明白水满则溢的道理,讲了一会,又开始天南地北的闲聊。

中间几次南荣全要起身,徒弟都预判了他的预判,率先起身,感受了一下锅中温度,同时将汤搅拌几下,以求温度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