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挥手示意下人将原本的麻将撤走,取而代之的是几杯热气腾腾的香茶。众人见状,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他们都明白,接下来要面对的恐怕不是一件小事。
高要沉默片刻,最终还是决定将手中的纸条递给萧何查看。萧何接过纸条,快速浏览了一遍上面的内容,他的脸色同样变得阴沉下来。
紧接着,高要毫不犹豫地对着下人招了招手。不一会儿,一幅巨大的军事地图被呈现在众人面前。高要毫不迟疑地将地图在桌子上铺开,目光如炬,紧紧锁定在南郡到九江的位置。
在仔细端详过纸条上的内容之后,萧何稍稍抬起头,用一种略带疑惑和询问的目光看向高要。这一眼,仿佛包含了千言万语,而其中的核心意思其实就是在询问高要:这张纸条上的内容是否可以让李由也一同查看呢?
要知道,李钊还好,他已经得到了高要的充分信任。否则,高要绝对不会将如此重要的丞相协理一职交给他。虽然这个官职本身的品级并不是很高,但它的位置却相当特殊,属于丞相的近臣。在某些情况下,丞相协理所代表的就是高要本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自然是值得信赖的。
然而,李由却与李钊有所不同。他是最近才被提拔起来的,资历尚浅。而且,目前曹参并不在郡城,而是负责在各个地方调动兵马,巡查各处,以便随时为各个战争地点提供支援。而李由此刻在曹参的麾下担任太尉侍从,从本质上来说,他的职位与李钊有些相似,虽然本身的官职并不高,但却是曹参比较信任的人。
面对萧何的询问,高要稍稍思考了一下,然后微微颔首,表示同意。得到高要的首肯后,萧何这才放心地将纸条递给了李钊和李由,让他们一同查看起来。
而两人在看到了纸条上的内容之后脸上也同样出现了惊讶的神色,吴芮起兵没什么好惊讶的,让人惊讶的事,吴芮起兵之后居然不是去截击韩信,而是反过来偷渡长江,入侵的九江郡,这一点算是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萧何,这吴芮到底是在干什么啊?”高要眉头紧皱,对着地图研究了半天后,还是对吴芮的行为感到十分费解,“他好端端地去攻打九江,难道是吃饱了撑的吗?这完全说不通啊!”
高要越想越觉得奇怪,他实在想不明白吴芮拿下九江对他自己有什么好处。就算吴芮能够在与高要的攻守态势中成功摆脱被动,可从根本上讲,打不过就是打不过,无非是多拖延一些时间罢了。
“这……丞相,吴芮突然进攻九江,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萧何也赞同高要的看法,“他放着更关键的韩信不去理会,却反而要拿下九江,这其中必定有深意。”
萧何若有所思地摸着下巴,继续说道:“现在想来,吴芮此举未尝没有驱虎吞狼的意思啊。”
“你的意思是……”高要似乎明白了萧何的想法,“吴芮是想看到我军与魏军死战到底?”
“现在来看,这种概率非常大,否则无法解释吴芮此时行动的目的”萧何此时也无法肯定,只能够给予一个大致的猜测,
“丞相,依我之见,吴芮此番举动,极有可能与武涉大人所禀报的关于吴芮之子吴岩的状况息息相关!”此时的李钊突然插话道,这无疑引起了高要的关注,他赶忙追问:“哦?此话怎讲?”
李钊稍作停顿,整理了一下思绪后解释道:“吴岩之事,实乃吴芮家族内部之问题,武涉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其本意无非是想借此拖延时间。然而,这对吴芮的冲击恐怕非同小可,毕竟此事若传扬开来,众人皆知吴芮家门竟出如此变故,且恰逢如此紧要关头,势必会严重动摇军心。故而,此时的吴芮急需稳定军心、安抚民心。”
高要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示意李钊继续说下去。
李钊接着分析道:“如此一来,对我军出手,亦或者说武涉发难,反倒成了最为妥当的选择。吴芮的目的或许并非是为了整个九江,而仅仅是为了让局势尽快稳定下来,这种可能性也是相当大的。”
听到了李钊的分析,高要也是终于反应过来了,李钊说的可能性还真的有不小,吴芮是担心内部的混乱,所以必须要眼下的胜利来稳定军心,而突袭滑县的确是能够完成一定的战略目标,而且效果也是非常显着的,
“呵呵,这吴芮还真的是够麻烦的啊!”高要不禁摇头叹息,心中涌起一股无奈之感。无论吴芮心中真正的想法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未曾表露的考量,这误打误撞的举动却给他精心策划的布局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原本,在高要的布局中,吴芮领兵进入东晖郡,拦截韩信的粮草补给,这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吴芮竟然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了攻打滑县。这一决策的改变,使得高要原本偷袭汉中的计划受到了严重影响。
东晖郡,乃至东胶郡,都可能因为吴芮的这一举动而失守。虽然吴芮自身也面临着巨大的危险,但魏豹的处境同样不容乐观。毕竟,唇亡齿寒,魏豹必然会竭尽全力去阻拦吴芮,以保护自己的地盘。
与汉中的情况相比,魏豹的阻拦恐怕也只是杯水车薪。汉中比邻南郡,一旦得知张良、英布等人率军成功拿下汉中,敌军必定会倾尽全力防守南郡。如此一来,高要想要攻入南郡就变得异常困难了。
这还仅仅是一方面的影响,若是让王贲知道了吴芮并没有带兵前去截击韩信的话,很有可能王贲也会选择变换策略改为按兵不动,到时候拿下汉中的想法也会受到影响,现在这也绝对说得上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整个高要的布局都产生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