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尔斯德一开口,立即就把现场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
“菲尔斯德先生但说无妨。”
陈国泰摊了摊手,微笑说道。
“国泰.陈先生,我首先想要知道,你们目前生产中所用到的光刻胶和蚀刻胶,是华国自己生产,还是从我们西方购买?另外还有其它一些重要耗材......”
菲尔斯德沉吟了一下说道。
“菲尔斯德先生,我们与华国所签署的合约规定,关于光刻机生产的所有一切都由华国提供。这当中自然也包括了光刻胶和蚀刻胶......西方世界对华国在光刻机方面的禁运有多严厉,你应该是知道的。华国基本没有任何可能从国际上购买到相关耗材......如果菲尔斯德先生不信,我可以叫人把东西拿出来给你一一过目。”
陈国泰笑了笑,没有丝毫犹豫地说道。
“不必了。我相信这一点。”
菲尔斯德的眼神微微闪烁,摆了摆手。
“我其次想要知道的是,你们现在正在进行生产的芯片是哪一种类型?”
菲尔斯德接着问道。
“是我公司开发的pI-doS主控系统芯片。菲尔斯德先生,我公司的主控系统芯片之前一直都是向你公司的芯片生产部门定制。我们感到有点麻烦......这其实也是我们凤凰集团一定要自产芯片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公司之前一直都在为承接漂亮国的芯片生产环节而努力,但是迟迟谈不下来。所以我们才......”
陈国泰摊了摊手,神色莫名地看着菲尔斯德,装作无奈地说道。
菲尔斯德的脸上顿时呈现出一丝无语之色。
他知道陈国泰是在说,凤凰集团原本并不想购买华国的光刻机。但是他们在西方世界怎么都买不到,就只能找华国洽谈。
而‘巴统条例’只是限制西方产品和技术进入华国,却对辖下的西方成员购买华国的东西没有施加任何限制。
所以凤凰集团选择购买华国的光刻机,根本就无可指责。
“最后一个问题,光刻机上现在正在使用的曝光底版设计图,是出自我们西方,还是......”
稍倾,菲尔斯德对车间里努了努嘴说道。
“是出自于华国技术团队。实不相瞒,我公司在一个月就已经与华国达成了大体合作框架。当时我们委托了华国技术团队为我们设计。”
陈国泰略微想了想,坦然说道。
“真的是他们?而且还只用了一个月时间?这么说来,他们的真实设计能力也是......国泰.陈先生,据我所知,你公司的pI-doS操作系统,在世界上所有操作系统中都算得上出色......你们就这样将它的源代码交给华国方面,实际上已经有违反‘巴统条例’的嫌疑。”
菲尔斯德的眼神立即阴鹫了下来,语气稍稍有点危险地说道。
“菲尔斯德先生这样说就有点过了。眼下全球的主流操作系统不下二十种。我公司的pI-doS系统在其中并不算绝对领先。并且华国的卫星火箭都已经成功,这代表他们自己开发的操作系统也并不弱。甚至还有可能比pI-doS更加强悍一些......另外,‘巴统条例’明文规定,对于华国已经拥有的技术,可以适当放松管制或者不进行管制,甚至可以更进一步对其进行倾销打击。我公司由此认为让华国得知我们操作系统源代码的行为并未明显违规......如果菲尔斯德先生所代表的英特尔公司一定要这样认为,我公司法务团队随时准备与英特尔公司当庭质证。”
陈国泰定定地看着菲尔斯德,微微眯了眯眼睛,语气极为坚定地说道。
菲尔斯德顿时再度默然。
陈国泰所说的道理他当然明白。
由此也让他此时的心情异常复杂。
他固然对凤凰公司一脚踏入芯片制造领域的行为深感不爽,但更为华国竟然在不声不响之中真的掌握了光刻机全套技术,并且看起来水准还不太差的事实感到心塞和愤怒。
所以他才对陈国泰说出了一番近乎是泄愤的话语。
却是没想到瞬间就遭到了陈国泰的强烈反击。
“还请菲尔斯德先生暂时保持冷静。凤凰集团在这件事上是否真的违规,一切都得等最终产品而定。如果最终产品的质量水准真的达到了西方世界顶尖水平,那就证明华国在光刻机上大势已成,他们有没有得到凤凰集团的源代码都无所谓。但如果最终产品质量低下......”
渡边小七郎看到陈国泰与菲尔斯德之间的僵持气氛,眼珠子快速转了转,说出了一番貌似‘和稀泥’实则给凤凰集团挖坑的话语。
他的意思是说,如果事实证明华国光刻机的水准很先进,就可以间接证明华国的操作系统也很先进。那么华国得知凤凰公司的源代码也就影响不大。
但如果华国光刻机水准拉胯,那就基本能证明华国的自有系统也不行。如此凤凰公司的源代码就对华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这就变相证明凤凰集团的确是违规了。
“渡边先生,我想你的说法是对的。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菲尔斯德先看了看渡边小七郎,接着又深深地看了一眼陈国泰,再转过头认真地观看着玻璃对面。
“哼,这个叫渡边的小鬼子倒是打的一把好算盘。不过接下来的事实注定会让他失望......当前阶段的华国光刻机,哪怕各个零部件的精度没有跟上西方世界,光刻胶和蚀刻胶的质量也只是勉强合格,但因为激光光源部分秒杀了西方光刻机,它能够达到的制程精度并不差......等到今天过后,凤凰集团将光刻胶和蚀刻胶换成西方出品,用凤凰钢铁出产的特种原材料作为重要部件的原材料,再用高精密机床加工出来进行替换,制程精度绝对立即跃升一大截,做到全球领先......”
对一切情况都有成算的陈国泰心里冷哼了一声,斜撇了一眼渡边小七郎,心里很是不屑地想道。
而就在观察通道上的众人心思各异之时,车间内部的那台光刻机完成了第一批芯片的制造。
工作人员从那张四英寸晶圆上面小心切割下来六七十颗芯片之后,立即对其进行了仔细校测。
透过玻璃,参观者们清楚地看到里面的工作人员将一堆芯片丢入了废品区,留下了一小堆送往下一个封装环节。
然后一名工作人员把十颗芯片装入托盘,端着托盘开门走出车间。
根据事先安排,这10颗芯片将要交给参观者当中的技术专家进行制作精度和运行性能测试。
眼见答案就要揭晓,通道里的记者和十多名西方专家的呼吸骤然变得急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