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大人的意思是让本国公带兵回去吗?”徐允桢很快想明白。
“首辅大人让定国公自己便宜行事!”苏长清回答道。
便宜行事,好一个便宜行事!徐允桢突感一阵头疼,钱谦益口口声声说让他便宜行事,其实就是不想让人落下口实。
实际上,他的意思就是让徐允桢自己主动提出带兵回京,到时万一事情不可控,也不会将责任怪到他头上去。
“行了,我知道了,你先下去休息吧,等我考虑考虑再与你谈。”徐允桢挥了挥手,示意苏长清先退下。
难怪那家伙不愿意当着曹化淳的面说此事,现在徐允桢总算是明白了原因,宫里的太监即使再如何弄权,他们也是一心一意为皇上服务的,远的不说,就比如天启年间的魏忠贤,巅峰时期号称九千岁,朝中党羽无数,干儿子更是多如牛毛。
就这,崇祯一句话,该拿下还是得拿下,所以如果刚才那些事当着曹化淳面说的话,估计两人当场就要翻脸!
“钱谦益这个老狐狸,明明就想让本国公带兵回去,却故意要我自己拿主意,风险是一点都不愿意背,利益是要占尽的!”徐允桢恨恨地骂道。
“罢了,先将那个使者晾着,我的国公府虽然受了损失,但他们那些大人家里也一样放了不少血,只要我不急,着急的就是他们了!”这一回徐允桢明显学了乖。
第二日,苏长清再想见徐允桢便见不到了,没成想定国公也和王尘一样,和他玩起了闭门不见!
不过说起来,徐允桢不见他倒是有了一个十分正经的理由不见,因为吴三桂的大军来了!
为了尽快拿下剩余两城,吴三桂在解决掉豪格后的第二日便带着大军杀到了金州城下。
“不用废话,直接炮轰吧!”吴三桂甚至都没有想过去劝降一类的,因为他的时间不多了,一定要赶在多尔衮反应过来前掌控整个辽南。
“这尼玛……”徐允桢立在城墙之上,望着城下的汉军阵列,顿感头都大了,他这个时候还不知道吴三桂已经叛清。
为了达到疑兵的目的,吴三桂还下令将豪格的“正蓝旗”放在了显眼位置。
“他们都不先派人来劝降什么的吗?”徐允桢惊呼道。
“定国公,也许是建奴想先给咱们一个下马威再劝降呢?”回话的是原秦军中的一名将领,名叫苗大凤。
“指不定到底是谁给谁一个下马威呢!”徐允桢冷冷一笑,虽然对于建奴还是有些心理阴影,但对于自己的新军,他也很有信心啊。
“开炮!”孔有德一声令下,十数门红夷大炮朝着金州城轰去,他手里至少有鞑清一半的大口径火炮,汉军叛乱,多尔衮要真说有什么损失,估计就是这十几门大炮了。
“轰轰轰……”顿时十几颗炮弹夹杂着呼啸之声狠狠的撞在了城墙之上!
金州城一年前才刚刚被王尘的东海水师炸过一次,还没有修葺好便再遭炮击,顿时显得摇摇欲坠!
“继续轰!”吴三桂这一次攻城和此前的攻打复州不一样,一上来就是使尽全力。
“定国公,鞑子炮火太猛烈了,要不咱们派一支敢死队出城去进攻他们的炮阵吧,否则要不了多久,金州必破!”这时苗大凤着急上前向徐允桢建言道。
徐允桢看了看城外的炮兵阵地,只见除了十几门红夷大炮以外,还有一支人数至少在千人以上的骑兵守着。
“只派敢死队怕是不行啊,起不了多大效果,这一仗就交给我京营新军吧,必叫鞑子有来无回!”徐允桢一副蠢蠢欲动的模样。
就在汉军大炮需要停下冷却之时,就看到金州城城门突然打开,一队扛着火铳的士兵自城中冲了出来!
“嗯?”此举倒是将吴三桂给看呆住了,攻城战时,一般守军都是闭门不出的,没想到这金州城的守军居然主动攻了出来!
“够胆量,他们的将领是谁?”吴三桂眯眼问道。
“他们好像不是城中原本的秦军,应该是新来增援的明军,居然全是火铳兵,和以往的明军完全不一样,倒是有点像是镇国军的风格!”一名手下答道。
“镇国军?”一听到这三个字,吴三桂整个人都不对劲了,他在王尘手里可吃了不少亏!
“不对,他们绝不可能是镇国军,现在镇国军已经反了,不可能去帮明军,再说这些火铳兵虽然很多人都套着板甲,但他们身上穿的还是明军的鸳鸯战衣。”吴三桂不愧为帅才,他的分析还是很正确的。
众人仔细一看,确实也发现眼前的火铳兵与镇国军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这才渐渐放下心来。
“但也不能小瞧他们,可惜孔有德的火炮现在打不了,否则几炮过去,他们也得溃!”吴三桂看到炮兵阵地那边,火炮仍在冷却中。
“咦,平西王你快看,他们的火铳兵的阵形好奇怪!”这时耿仲明突然发觉了一丝异样。
正常来说,明军的火铳兵都会站着不动,等待敌人冲锋到跟前时再开火,但这些火铳兵不同,他们居然迈着整齐的步伐,排队向炮兵阵地压了上去!
“如此齐整的阵形,不可能是官兵,他们到底是哪一支军队!”吴三桂心呼不妙,但这时候再叫炮兵撤下来显然是来不及了。
“下令让骑兵迅速冲上去,不要让明军火铳兵靠近!”吴三桂紧急下令。
这支新军正是在舟山与镇国军玩过排队枪毙的火铳兵,他们通过战斗也从镇国军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
就比如军队进攻时,最好要有鼓乐手奏响节奏分明的乐曲以供士兵调整步伐和阵形,同时还能激励士气。
此时看到冲锋而来的骑兵,所有新军都面无惧色,只见们抬起了手中的燧发枪。
“准备!”指挥官高举手中长剑,两军之间尚有百步远。
“开火!”指挥官立刻挥下手中长剑,对于骑兵来说,百步距离转瞬即至,就在开火命令下达时,两军的距离已经缩至八十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