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说道:“是真的,待会陛下亲自过去一问便知。”
满仓这时尴尬的挠挠头,道:“其实也不算是免费吧。我们还要求他们每月为我们提供一百斤糖呢。”
“这是应该的。你为他们提供的技术,每月都可以为他们挣上数十万的外快。他们给你们提供一百斤的糖算什么?只是这个屈知蝉怎么没有向朕述说呢?”
满仓道:“屈大人现在还没有完全掌握,可能是这个原因,所以他还不敢说。我是十天前,才传给他们技术的。是他让人过来学习的。”
“他们学会没有?这门技术难不难?”
“早就学会了,现在都在卖糖了。刚才清秀姐不说他们都卖了三万多银币了。”
“真是好技术呀。这么说屈知蝉还不知道?”
“应该是不知道。不过我已经让他们传信回去了。要屈大人那边做好准备,主要是种植甜叶草,现在这个火烧地没用上,所以我建议在火烧地上种植这个甜叶草,也可以鼓励老百姓种植,然后向他们收购。这样老百姓种植甜叶草也能获得一部份收入,部份百姓到制糖厂做事,也能获得一些收入,总的能改善一部份百姓的生活。”满仓详细的介绍了传给安答邦制糖的情况,这让随独孤病前来的一班文武大臣都十分的动容。
一个月的时间能卖数十万银币的生意,就这么无偿的就转让出去了。一个数十万,一年就是数百万。这可不是一笔小钱,一年数百万,就为了帮助乡亲们,就这样无偿的就转让了。大家不由得对这个满仓刮目相看起来。
这个人看起来还很年轻,但是却是看不出实际年龄,既像十多岁,又像是二十岁或二十多岁。但是却怎么对金钱如此的淡漠呀?可是,又听说为了多炼制一炉丹药,他可以同其他人一道,连续几天几夜不眠不休息。这又是为什么?
清秀见满仓差不多了,接着又介绍了图乃,阿野图乃。
当独孤病一听说阿野这个姓的时候,明显的是眼里闪过一道光。但是很快就隐藏了起来。
独孤病说道:“你的大名朕也是如雷贯耳呀。其他的不说,这水井上架一水车,四个人在上面走动,就把水提起来了。这是你的手笔吧?还能灌溉农田,真的了不起。”
图乃好像也是第一次有外人这样夸赞他,也是很不好意思的样子。摸摸头,道:“那个又不费事。”
“那你觉得什么东西费事?”
“还是制作兵器,尤其是暗器要费事得多。”
“其实,图乃,你知道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伟大的炼器师吗?”
图乃摇摇头。
“伟大的炼器师,其实就是能够制作一些能改善生产工艺,简化工序,提高生产效率的设备。因为他们的任何一件设备的改善,都意味着这个社会的一大进步。这才是真正的最伟大的炼器师。”
图乃立即想到最早改善的马拉车辆,原本一辆车可以载重五百斤,但是后来,经他改良后马车,可以载重四到五千斤。虽然多用一匹马,但是效率是显着的提高了。再后来,炼器炉、炼丹炉的改进,才让满仓能够炼制出七阶的丹药来。而他本人,也能够炼制出地阶极品的兵器。再后来,他研制的炼丹机器,到现在已经可以炼制出三阶的丹药了。这不,没事满仓就让人生产辟谷丹。这东西是最容易让操作人员得到锻炼的。现在的辟谷丹都堆满了整个三间大库房。这满仓也是,只是为了让他手下的人得到锻炼,才炼制这辟谷丹的。但却是从未考虑这辟谷丹是否紧俏,卖不卖得出去。卖不出去就找地方堆。照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就又要让人建库房了。
现在不光是满仓有了批量生产丹药的机器,连生产刀具、枪械都有专门的设备来生产。产量与原来相比,那简直就没法比。原来他这里有三百多炼器师,一天可以生产近六百件刀具。但是那一台设备一天就能生产出五千件刀具。这完全是天壤之别啊。
图乃忽然明显了独孤病那个最伟大的炼器师的含义。确实啊,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今后,人们会在他的这个基础上再行研究更加厉害,生产效率更高的设备。这才叫做人类的发展。
接下来,独孤病却也没有答应到都督府中用餐,而是带上干粮,到处去走一走,看一看。
果然,这里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凡是田地里,均是种植上了灵草、灵药,还有大部份的田地种植的就是粮食。大约五五分吧。这样,粮食丰收了,也会减少他们对外来粮食的依赖。
总之,粮食是必须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样心里才会踏实。
晚上,独孤病让公孙长之、东方正我,还有尉迟叹三人到他的房间议事。
公孙长之、东方正我、尉迟叹三人见到独孤病时,他还处于兴奋之中。
见到独孤病时,东方正我和尉迟叹二人主动将这里的看到的情况向国王作了报告。
东方正我觉得,这里的官员都非常的称职,几乎所有的人员,都至少可以用“用心”二字来形容。几乎挑不出毛病。唯一能挑毛病的是,御史现在在这里还没有设立官衙。这里已经半年有多,应该赶快设立御史官衙。
独孤病道:“这个不忙,主要是这个卧龙邦与别处不同,这是清秀他们花了一百亿银币买下的一个地方。虽然也是隶属于我们德鲁比,但是,所有权,却是清秀他们。”
东方正我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德鲁比治下,不应有法外之地。”
这时首辅公孙长之说道:“这个确实也不一样,若要像对其他邦一样的监管,可是行不通。毕竟,这买卖的文书尚在,总不能红口白牙,说了不算。这个在我们德鲁比可是行不通的。”
这时太尉尉迟叹说道:“我看可以这样,就以邦府的名义,来设立御史官衙。这样,名义上御史官衙也是为邦府服务,但同时又是受我们御史衙门所管辖。这样,相信他们也是会接受的。”
首辅公孙长之又道:“这样的话,我看可以。还要再加上一条,这个御史衙门要受双重管辖。这个主官,可以由他们提名,由我们御史任命。其他各级官员就由这名御史主官来提名,由他们任命就行了。”
御史东方正我想了想,也便同意了。若是不同意,对方来个不认账,那你又能怎么办?总不至于派军队来镇压吧。真要这样,那德鲁比不要说现在的成就要毁之一旦,那今后恐怕百年,甚至千年,都会一蹶不振。
接着,太尉尉迟叹又对卧龙邦的军情进行了考察汇报。现在的军队,已经补足了以前拖欠的各项军费,甚至把若干年欠下的旧债,都一一补足,偿清。现在的边军不仅士气高昂,而且,所有的军备器械,全部焕然一新。尤其是黑风关上,加高加厚的城墙,让尉迟叹也是耳目一新。新的守城神器蜂鸟,一出手便是“呜呜”的如鬼哭神嚎。这倒只说是有点吓人一跳,而那一箭三十六支的巨大覆盖面积,很容易就能让人生出万人弓箭队的感觉来。万人弓箭队,一般都是上百万的大军,才有可能配备。起码也是五十万人以上的大军队列,才有可能。否则是不可能有这么大声势的。
尉迟叹对这些倒是大加赞赏。这跟上次清秀进京,前去拜见他,而他一直避而不见,却是大相庭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