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江山无限之烈风八骑 > 第911章 粮库满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京城,太子府。

太尉尉迟叹向太子行过礼后,道:“陛下对太子有些失望,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担心太子您不能善待你的兄弟。”

太子道:“可是我这太子已将不保,小六子很可能会取我而代之。”

尉迟叹道:“目前不会。”

太子道:“怎么不会,小六子已经封为一等亲王了,而我算什么?我还相当于三品都督。而清秀都是官职二品了。我还是三品,我算什么?”

尉迟叹道:“你还是太子。”

“我还是太子吗?恐怕马上就不是了?”

“你是,至少现在还是。”

“现在还是,好个现在还是。祖父,您可要帮我啊。”

“太子不要胡思乱想。”

“祖父,您不帮我,我可就没有人帮我了。我找过母后,可是母后说她帮不上我。”

说到王后,尉迟叹的语气变软了。道:“宛儿他怎么说?”

“母后说,母后说,我不思进取,却玩弄权术,要我好自为之。”

尉迟叹叹了口气,道:“这本是你们家事,你就听宛儿的话吧。陛下的意思,就是要你有个保证,能善待你的兄弟。你若在这方面能改变,太子之位是不会变的。”

“就这些?真的就这些?父王会不会骗您的?”

尉迟叹又叹了口气,道:“不会,陛下不会骗我的。而且,当时说这话的时候,还其他两公也在。所以,我能帮你就是这些。总之,少弄权术,多做事。”

二王子府中,二王子正与母妃谈论着对六王子封赏的问题。

“不可能,不可能。就算他们种出了粮食,六王子也没有做什么?敬妃也没有拿出丝毫他们家族的资产。凭什么对小六子要封王封侯的?”

“母妃,怎么不可能。父王昨天就已经回到宫中,尉迟叹太尉也到了太子府。怎么不可能?听说圣旨还在卧龙邦时,就下了。母妃,要不,你去求求父王吧?”二王子哭丧着脸,对其母妃说道。

“求你父王没用。你父王的脾气你不是不知道。若是你没有建立功勋,是不可能对你进行封赏的。”

“那怎么办?我在那个东岭邦又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啊。又哪里来的功勋可立啊?”

“不行,不行,不能这样下去,不能这样下去。再这样下去,迟早有一天,这江山都是那个小贼的。”二王子不安的走来走去。

“是啊,母妃,快快想想办法啊。”

“我去找娘家,他们这么多年的锦衣玉食,也该出出血了。”

与此同时,其他三、四、五王子家都演绎着类似的一幕。

王宫,国王独孤病与首辅公孙长之、御史东方正我、太尉尉迟叹见面。

国王独孤病苦笑了笑,说道:“最近有一个情况,你们可有注意到?”

首辅公孙长之道:“什么情况?”

太尉尉迟叹道:“王上是不是在说几个邦几乎同时在施粥布斋的事?”

国王点点头,道:“正是。”

御史东方正我道:“现在灾情还未显现,这施的是哪门子的灾?我看都是陛下对六王子封赏惹出的事情。”

国王深吸一口气道:“朕的意见是,派人去将他们布施的物资粮食全部没收,等到真正需要救济的时候,再拿出来。”

首辅公孙长之道:“不可,他们是以几位王子私人的名义出来布施的。如果直接收缴,不仅让几位王子下不了台,同时还影响那些真想布施的人。而且,于法理也不合。”

太尉尉迟叹道:“要不,依臣看,不如给太子正名,辅以实权监国。这样,他们各种各样的小心思就都没有了。”

首辅和御史二人面面相觑,却是作声不得。

国王独孤病又是苦笑道:“非朕不愿。而是太子能力太差,心性也还不足以胜任。此时给他,只会害了他。而且,我还担心他的几个兄弟,尤其是小六子,这小子,能力强,现在又有安答邦和卧龙邦两个邦的支持,会不会跟他大哥一言不合就甩手不干了。造反倒不至于,但是却也给他埋下了杀头的祸患。这就是朕一直不敢放权的真正原因。”

国王说到这个份上,当然也就没有人敢再说了。因为要传位给谁,是国王的家事。而因此引起的萧墙之祸,这也要看国王将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化解。因为这也是自古时以来,帝王家常有的事情。

顷天的权力,泼天的富贵。这让谁都镇定不起来。为了这权力,为了这富贵,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独孤病又道:“孩子愚昧无知,并不怨孩子。其实都是娘带坏的结果。若不是娘有着非分的想法,孩子怎会如此?”

首辅公孙长之道:“一入朱门深似海,只恨生于帝王家。”

独孤病又道:“朕的孩子,朕知道。本性并不坏。只是有个贪婪的娘。朕担心的就是这个。我看,今后,能不能在国家推行一夫一妻的制度,这样,是不是就可能消饵这样的祸患?”

“咳咳咳……”众人不仅连连咳嗽,不知国王怎会有这样的想法。

御史东方正我赶紧调整话题道:“既然这样,还请王上保重龙体安康,时间再长一些,应当会迎刃而解。”

独孤病又道:“是呀。朕也是这样想的。所以,现在,朕也在偷偷的服食玉清丹。三粒一阶的玉清丹,朕已经服食完了。这几天,朕也觉得身轻体健,精神饱满。”

尉迟叹道:“王上莫非也想修炼了?”

独孤病道:“是啊,见那些修士一个个的福寿绵长,真是羡慕啊。”

尉迟叹道:“王上年龄过大,操劳太多,实在不宜修炼。莫如就这样,停了那丹药,以免犯走火入魔之险。”

独孤病道:“朕理会得。”

三个月后,果然就只有安答邦和卧龙邦收获了粮食,虽然耕地面积大范围减少,但是总的说来,粮食还是丰收了。而且比往年的总收成还要多。也就是说整个安答邦和卧龙邦不再愁粮食的问题了。夏粮一收,这税收也就变得好收了。人们争相纳税,上缴公粮。

原来安答邦的粮库,除了灰尘就是蜘蛛网,里面连老鼠都没有一只,老鼠来了都要饿死。但这一天,屈知蝉兴奋得面孔通红,亲自打开了粮库的大门。

最后,他们五君子,跪在地上,热泪盈眶,面向北方,以头触地,如同喝醉了酒一样。

很快粮库就满了,他们赶紧让户部来人统计入帐,再全部转运出去。这些粮食一粒都存不住,首先转运到京师,再由户部统一安排发放到各邦。

卧龙邦今年本是可以不纳粮的。但是还是按照实际情况,上缴了公粮。并且还自费购买了十万担公粮,一并送到京师,交给户部。

这一下全国范围闹旱灾,可就辛苦了空空一线、强伯光和诸葛大藏三人。他们三人组本就是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现在见了那么多的灾民,哪里还坐得住,只是这灾民太多,他们把存在广源钱庄的一亿银币全部支取出来,向绵森比林购买了粮食,结果连一半都不够。甚至连三分之一都不够。这还亏得德鲁比这几年的人口在不断减少,若是人口还在增大,那累死他们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