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 第815章 多方验证,老朱比任何人都沉得住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15章 多方验证,老朱比任何人都沉得住气

“好个陈祖义!”

朱元璋那双看过无数尸山血海的眼睛里,迸射出骇人的精光。

然而他只是冷笑一声。

便叫宦官呈上那本厚厚的航海日志。

老朱一页一页,看得极其仔细。

上面不仅有文字记录,还有用炭笔勾勒出的粗糙海图,以及一些船只的简易图样。

还有陈祖义的火炮,炸开之后,像烟花似的。

朱元璋冷笑一声,将册子“啪”地合上。

抬眼瞥了钱五一眼。

“传毛骧,把他带下去,好生看管。”

实则软禁。

却也是一种保护。

“谢……谢陛下!”

钱五如蒙大赦,浑身冷汗地退了出去。

殿内,只剩下朱元璋一人。

“迁都北平,是为了御边。”

“咱把目光都放在了北边那群打不完的鞑子身上……”

“咱这院子的南墙,咋也突然漏风了?”

陈祖义。

隐龙会。

一个盘踞旧港,手握重兵,敢跟官军叫板的巨寇。

一个藏在暗处,用神鬼之说蛊惑人心,妄图“重开天地”的邪教。

这两者,搅和在了一起。

这不再是疥癣之疾,而是心腹大患!

“海外之地,水师,海上船队……当真有那么重要?”

陆知白的话,又一次在他耳边响起。

以前,他觉着那小子是异想天开。

可现在,想想船队带回来的巨额财富,再看看蔚蓝大海上崛起的,在他掌控之外的武装势力……

朱元璋的眼神,变得前所未有的深邃。

然而。

他比任何人都沉得住气。

越是愤怒,形势越严峻,他越是冷静。

这件事,不能只听钱五的一面之词。

“来人!”

朱元璋沉声喝道。

一名内监悄无声息地滑了进来,跪伏在地。

“传定波宣慰司副使,立刻觐见!”

……

不多时,一个脸色苍白、手臂上还缠着厚厚绷带的官员,被带了进来。

他正是定波宣慰使黄森屏,派回京中述职的副使。

在返航途中遭遇海盗,受了伤,一直在调养。

然而老朱急着知晓情报,便宣了他。

“臣,定波宣慰司副使刘敬,叩见陛下!”

“平身。”

朱元璋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把你知道的,关于南洋海匪,尤其是那个陈祖义和什么‘隐龙会’的事,都给咱说清楚。”

刘敬深吸一口气,先奉上了黄森屏的述职奏章,然后开始禀报。

他的角度,与钱五又有所不同。

他更多是从定波宣慰司,从渤泥国、三佛齐等国家的视角,来观察南洋局势。

“陛下,那陈祖义,如今在旧港,确实势大滔天。他招揽了大量我朝沿海的流民,和南洋亡命徒,手下战船数百,部众数千,几乎控制了马六甲一带的商路。其人……凶狠残暴,却又极善收买人心……”

“至于隐龙会,”刘敬的脸上露出一丝忌惮,“此组织极为神秘,臣等也只是近年才略有听闻。

据说他们以‘圣女’为尊,信奉海神天妃,行事诡秘,却又似乎坐拥金山,极为富有。

陈祖义能如此迅速崛起,传言……便是得了这隐龙会的暗中支持……”

朱元璋静静地听着,手指在袖中轻轻摩挲。

刘敬所言,与钱五的报告,大体上相互印证。

一些细节,比如陈祖义船队的具体数量,火炮的威力……因为是传言,二者有所出入。

但这反而更显真实。

也就是说,情况基本可以确定了——

南洋,这片曾被他视为蛮荒之地的海域,已经养出了一条恶龙。

一条阴险莫测,隐在暗处,敢于向大明龇牙的恶龙!

……

广智侯府。

书房。

陆知白面前的棋盘上,黑白子已经厮杀到了最胶着处。

他却没再落子。

他在等。

等一个比棋局更重要的人,等一道比棋局更重要的消息。

然而,两天过去了。

宫里静得像一口枯井。

毛骧没登门。

传召的圣旨,更是连影子都没有。

事情递上去,却没得到任何反馈。

这不合常理。

却又无比符合那个人的行事风格。

陆知白忽然笑了,捻起一颗白子,随手丢回棋盒中。

“啪嗒。”

清脆的响声,像鼓了一次掌。

自己这位岳父大人,果然不是寻常人。

换做任何一个皇帝,听到“隐龙会”、“重开天地”这种字眼,怕是早就坐不住,第一时间就要召集心腹商议对策了。

但他偏不。

那位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从乞丐和尚做到九五之尊的马上皇帝,他骨子里的第一个念头,从来不是愤怒。

而是怀疑。

他会怀疑钱五的话有水分。

怀疑这里面是不是有人在故意夸大其词,想骗取军功。

甚至会怀疑,这是不是自己这个“异人”,为了推动开海,故意设下的一个局!

在没动用亲信,把事情查个底朝天之前,洪武爷是不会轻易亮牌的。

他此刻,一定在暗中调动着锦衣卫,动用着所有不为人知的力量,去验证,去还原最真实的海上局面。

他在……磨刀!

……

次日,奉天殿早朝。

文武百官队列整齐,殿内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龙椅上的朱元璋,脸色比殿外的石头还冷。

一些鸡毛蒜皮的常规政务处置完毕,内监正要喊“退朝”,朱元璋却微微冷笑着开了口。

“咱,前两天收到个有意思的东西。”

他的声音不高,却让所有人的后背都绷紧了。

“咱们那支出海的船队,从南洋回来了。”

话音刚落,队列中起了些许细微的骚动。

几个消息灵通的官员交换了一下眼神。

“带回来的东西不少,犀角香料之外,还有些新玩意儿。”

朱元璋指了指御案上的一份密报。

“毛骧,来给这些爱卿们念念,让他们也开开眼。”

“是。”

毛骧出列。

他展开密报,用一种毫无起伏的冰冷语调,一字一句地念了出来。

“南洋巨寇陈祖义,聚众数千,盘踞旧港,私铸火炮,劫掠官商……”

殿内一片寂静。

许多人心中咯噔了一下。

毛骧顿了顿,继续念道。

“另有邪教‘隐龙会’,假托天妃之名,另立‘圣女’,蛊惑流民,其口号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