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 第856章 舞弊?跟皇帝舞弊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56章 舞弊?跟皇帝舞弊吗?

“有必要的话,把那二十七个学生全都抓来,当堂对质!”

“附议!”

“我等附议!”

一时间,响应者云集,群情激奋。

他们看着那张红色的榜单,眼神里已经没了半点对才华的欣赏。

那上面不再是一个个名字。

那是一个巨大的,黑色的,足以颠覆整个朝堂的阴谋。

他们不信。

他们也绝不接受。

一群出身寒门,在他们眼里学的是“歪门邪道”的泥腿子,怎么能,怎么敢,用这种近乎羞辱的方式,把他们这些正统出身的士人,把国子监的天之骄子,死死地踩在脚下?

这不是打他们的脸。

这是在掘他们整个士大夫的根!

刘三吾一直冷眼看着。

看着眼前这张牙舞爪、几近失控的场面。

他那双浑浊的老眼里,闪过一丝无法掩饰的失望,和一种深深的悲哀。

他缓缓站了起来。

拿起手边那根象征着主考官权威的黄杨木戒尺。

然后,重重地敲在桌案上。

“咚!”

一声清脆,却沉重无比。

整个大堂的喧哗,像是被这一下给敲碎了,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聚焦在了这位白发苍苍的主考官身上。

刘三吾环视众人,那目光平静得可怕。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冰冷的,不容置疑的威严。

“复核?”

“对质?”

“你们是嫌我等的脸面,丢得还不够干净,想拿到大街上,让全天下的百姓都来看笑话吗?”

他随手拿起一份卷宗,高高举起,像是在举着一块烧红的烙铁。

“老夫问你们。”

“这次的考卷,是不是全程糊名誊录?”

“你们批卷子的时候,谁看见考生的名字了?”

一句话,问得满堂哑口无言。

钱侍郎张了张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老夫再问你们。”

刘三吾的声音冷了下来。

“陛下为了这份榜单,三番五次地派人来催促进度。”

“旨意说得清清楚楚,明日一早,就要在皇城外张榜。”

“现在,你们要把这一切都推倒重来?”

“谁去跟陛下解释?”

“谁来担这个延误国家抡才大典的罪责?你吗?还是你?”

他枯瘦的手指,在空中点了几个人。

钱侍郎等人的脸,刷的一下就白了。

刚才那股嚣张的气焰,顿时像被戳破的皮球,瘪了下去。

最后,刘三吾将那份卷宗,轻轻地,却又极有分量地放回桌上。

他的目光像两把锥子,扎进每个人的心里。

他一字一顿地说道:

“老夫,只认一件事。”

“文章,写得好,就是好!”

“至于写文章的人,他是哪里人,是病了还是残了,跟文章的好坏,有半点关系吗?”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

“此榜!”

“就这么定了!”

“谁有异议,自己去跟陛下说!”

至于所谓的舞弊。

刘三吾根本就没有回应。

唉。

一是,陛下对广智侯的宠信,是满朝皆知的。

前段时间,南洋那边有消息传回来,他们私下里或许讨论过对策,一点也不奇怪吧?

二来,就算没有讨论。

策论,国家不就那些方面的事吗?

听说科举班的课业,比国子监还要疯狂,平时练的文章极多。

这算什么舞弊?

明明就是押中题了而已……

刘三吾威严的目光又一次扫过众人,叹了口气。

“各位不妨动点脑子。舞弊。

跟谁舞弊?

跟陛下吗???”

刘三吾的话音落下,如洪钟大吕,震得整个大堂再无半点杂音。

是啊。

这策论,是陛下亲自出题。

直到考策论的时候。

才由宫内太监和锦衣卫护送密旨到贡院的……

钱侍郎等人面如死灰。

方才的激愤与叫嚣,此刻看来就像一场拙劣的闹剧。

他们不敢再言,只能在刘三吾冰冷的注视下,低着头,将那份足以掀起滔天巨浪的榜单,一笔一划地誊抄、核对、用印。

每写下一个“皇家科学院”的名字,他们的心就沉一分。

那不是墨迹,是烙印,火辣辣地烫在他们这些传统士人的脸上,也烙在了国子监数百年的荣耀之上。

整个过程,压抑得令人窒息。

刘三吾负手而立,看着这一切,心中唯有一声悠长的叹息。

他知道,榜单送出去的那一刻,才是真正风暴的开始。

但他无悔。

取士为国,不为媚上。

若连这点风骨都守不住,他还算什么读书人!

……

武英殿。

烛火通明,将朱元璋的身影投射在御案后的墙壁上,如同一尊沉默的山峦。

他正在批阅奏疏,神情专注而冷峻。

一名小太监碎步而入,脚步轻得像猫,双手捧着一个黄绫托盘,上面静静地躺着一份刚刚誊写完毕的会试金榜。

“陛下,会试榜单呈上来了。”

朱元璋“嗯”了一声,头也没抬,似乎对此并不意外。

这一次的策论,有些难度,不知举子们答得如何。

有没有人,能论到他的心坎上。

其实,朱元璋对科学院的策论,倒是有些期待。

可惜……

考前中毒,上吐下泻。

科学院那帮小子们虽败犹荣,以风骨赢天下赞誉,这就够了。

至于名次,想来定然是惨不忍睹吧……

朱元璋放下朱笔,不紧不慢地接过那份薄薄的榜单。

目光随意地从上首扫过。

然而,只一眼,他那古井无波的眼神,骤然凝固。

他的视线,死死地钉在了榜首的位置上。

会元:周志新。

籍贯:广州府南海县。

师承:皇家科学院。

朱元璋的眉头,猛地拧成了一个疙瘩。

周志新?皇家科学院?

好像是应天府乡试的解元……

朱元璋的手指下意识地往下移动,一个个名字映入眼帘。

第五名,李怀……皇家科学院!

第八名,王景……皇家科学院!

第十二名……皇家科学院!

……

朱元璋的呼吸,渐渐变得沉重。

他的目光从惊讶,到错愕,再到难以置信的震惊!

这和他预想的剧本,完全不一样!

在他的设想里,科学院那帮中了毒的病秧子,能有三五个人吊在榜尾,就已经算是天大的奇迹了!

可现在这是什么?

这不是上榜!

这是屠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