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 第886章 小日子过得挺好?我来,奉旨剿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86章 小日子过得挺好?我来,奉旨剿匪!

倭国使者被两名甲士一左一右“请”上了大明水师的旗舰。

脚下的铁甲板冰冷坚硬,每一步都发出“哐、哐”的闷响,像是直接踩在他的心口上。

甲板上站满了大明兵士,铁甲森然,戈矛如林。他们一言不发,但每一道投来的视线,都像出鞘的刀。

帅案之后,端坐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将军,正是信国公汤和。

老将军眼皮都未曾抬一下,只顾端着一只粗瓷茶盏,慢悠悠地吹着水面上的浮沫。

“外臣……拜见信国公。”

使者腿肚子发软,直挺挺地跪了下去,额头磕在甲板上。

汤和身旁的一名千户开了口,语调平直得没有一丝波澜。

“你家天皇,让你来做什么的?”

“回禀上国天使。”

使者从怀里掏国书,手抖得不成样子,几次都没拿稳,最后才双手高高举过头顶。

“我主听闻天朝皇帝陛下欲建宫殿,不胜惶恐。”

他不敢喘大气,一口气飞快地往下说。

“言说敝国林木矮小,材质疏松,不堪为栋梁之才,恐辱没了皇帝陛下的威仪。”

“故而,特命外臣献上黄金五千两,白银十万两,各色珠宝百箱……以助天朝营建之资。”

使者说完,整个人都快瘫了,俯在甲板上大口喘息,头埋得低低的。

他现在只求大明的国公爷能看在钱的份上,拿了东西赶紧走人。

“哦?”

汤和终于放下了茶盏。

瓷器和木案轻轻一碰,那清脆的声响让使者浑身都哆嗦了一下。

他抬起眼,一双浑浊的老眼全是审视的意味。

“黄金五千两?白银十万两?”老将军的调子不咸不淡,听不出半点喜怒,“你们的天皇,倒是挺有诚意。”

使者心里刚冒出点希望,连忙磕头,额头撞在甲板上发出“砰砰”的闷响。

“我主对大明皇帝,忠心耿耿,天地可鉴!”

“忠心?”

汤和忽然笑了,笑意里却没有半分暖意。

“既然忠心,为何宗主国皇帝要几根木头,你们却百般推脱?”

老将军的声音陡然沉了下去,比任何咆哮都更有分量。

“是觉得咱大明的水师不利,还是觉得咱的刀,不够快?”

一股寒气顺着使者的脊梁骨直往上窜,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外臣不敢,外臣不敢啊!”

他只剩下磕头的本能,额头很快见了血。

汤和俯视着他,威严如山。

“回去告诉你家天皇。”

“他的金银,咱收了。”

“这是岁贡,是你们早该交的,咱没有不要的道理。”

使者当场就愣住了,没反应过来。

只听汤和一字一顿地继续开口。

“但这木头……”

“也一样要。”

“这是你们身为藩属,该尽的本分。”

“陛下要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忠心,你可明白?”

使者彻底傻了,就那么跪在地上,仰着头,张着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金子要。

木头,也要。

这哪是来要东西的,这分明就是来下最后通牒的!

“下去吧。”

汤和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重新端起了那只粗瓷茶盏。

使者如蒙大赦,也顾不上什么礼仪,手脚并用地爬起来,连滚带爬地逃下了船。

等他走后,那名千户才凑上前,低声禀报。

“国公爷,对马岛那边还在耍心眼,想拖延时间,把咱们的人往深山老林里引。”

“拖?”汤和走到船舷边,望着远处绿油油的对马岛,嘴角浮现一抹冷酷的弧度,“咱就喜欢他们拖。”

老将军的话音不高,却让身边的千户心中一凛。

“传令。”

“第一、第二、第三营,全体登岛。”

“告诉那个宗贞茂,他的人手脚太慢,本公等不及了。”

“我大明将士,亲自动手,帮他‘分忧’。”

“是!”千户躬身领命。

“另外,”汤和压低了声音,“告诉底下的儿郎们,眼睛都放亮点。这岛上,不止有树,还有不少藏污纳垢的耗子窝。”

“要是不小心‘搜’到了什么窝藏海寇的贼巢,发现了什么从我大明抢去的赃物……”

汤和顿了顿,眼中寒光一闪。

“那就告诉宗贞茂,我大明律法,窝藏盗匪,与匪同罪。”

“奉旨剿匪,不必请示!”

“遵命!”

千户眼中冒出兴奋的光,抱拳一揖,大步离去。

很快,数千名大明士兵乘坐小船,迈着整齐的步伐,如同一股黑色的钢铁洪流,涌入了对马岛的腹地。

站在城楼上的宗贞茂眼睁睁看着这一幕,只觉得天旋地转。

他那点拖延时间的小聪明,此刻成了对方掀翻桌子的最好借口。

完了。

他脑子里只剩下这两个字,双腿一软,瘫坐在地。

接下来的日子,对马岛烽烟四起。

帅船上,汤和稳坐中军,一道道军报雪片般飞来。

“报告国公爷!三营在南湾发现倭寇港湾,缴获战船三十余艘,皆有劫掠我大明沿海的痕迹!”

“报告!一营在山中发现一处秘密仓库,内有丝绸、瓷器、茶叶,堆积如山,皆是我大明之物!”

“报告!二营清剿一处村落时遭遇倭寇武士抵抗,已全部格杀!”

“……”

帅案后,汤和听着一份份“捷报”,面沉如水,只下一个字。

“剿。”

平日里在海上作威作福的海贼倭寇,在大明正规军的铁蹄之下,脆弱得如同鸡崽。

他们的老巢被付之一炬,抢来的财富被尽数充公,变成了大明水师的军资。

宗贞茂和他的家臣们被“请”到城中广场,跪在地上,听着岛上各处传来的喊杀声和惨叫声,牙齿都在打颤。

……

一段时间后。

对马岛,及其周边的一些小岛屿,彻底“干净”了。

港口上,一座用数千颗倭寇头颅筑成的京观拔地而起,无声地宣告着大明的威严与铁血。

清点出来的金银财货,让太子朱标那句“以战养战”,从一句计策,变成了沉甸甸的现实。

汤和站在旗舰甲板上,看着一根根粗壮的巨木被打上大明的烙印,运上运输船。

“起航。”

庞大的舰队调转船头,在海面上划开白色的浪花。

但它的方向,却不是应天府。

它沿着海岸线,向着东北方向,缓缓驶去。

舰队下一个“路过”的地方,是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