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好一会儿,子受才回过神来,他连忙从怀中取出一颗丹药和一本黑色的经书,快步追上唐僧.
并将它们递到唐僧面前,说道:“圣僧大义,这颗丹药虽不能让此再生,不过可以缓解些许疼痛。”
随后子受又指着那本经书说道。
“那本经书,据说每日虔诚诵念,不仅可以净心,更能洗涤人的灵魂,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当他说出这句话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让人难以察觉的邪意笑容。
唐僧见状,对子受的慷慨之举深感感激。
他满怀敬意地看着子受,眼中流露出真挚的情感。
然后,他小心翼翼地接过丹药和经书,郑重地说道:“如此,贫僧便感谢子受能者了。”
然而,就在这一瞬间,天空中突然光芒四射,耀眼夺目。
众人惊愕地抬头望去,只见一道白色的身影出现在半空中。
那人身着一袭洁白的衣裳,面容姣好,宛如仙子下凡。
她脚踩莲台,手中托着一只玉净瓶,瓶中插着一根翠绿的柳枝,轻轻摇曳,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在她身旁,还站着一位相貌英俊的年轻人,他身姿挺拔,气宇轩昂,正是白色真龙所化的西海龙王的三太子敖烈。
杨戬见到观音菩萨现身,脸色不由得一沉,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愤怒。
他紧盯着观音,毫不掩饰自己的不满,厉声道:“慈航!”
观音菩萨微微一笑,那笑容如春风拂面,温和而慈祥。
她缓缓开口道:“慈航真人已是过去式,本座现在是佛教的观音菩萨!”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仿佛天籁之音,在空气中回荡。
杨戬闻言,冷哼一声,显然对观音菩萨的解释并不满意。
但他也没有再继续争辩,只是沉默不语,似乎在压抑着内心的怒火。
因为他刚刚从观音的气息感知到,此刻的观音已经是大罗金仙九阶的强者了,距离准圣仅仅只有临门一脚之遥。
这样的实力差距,已经不是如今的他这个刚刚晋升大罗金仙的人所能抗衡的了。
唐僧见状,毫不犹豫地跪地叩拜,口中高呼:“三藏拜见观音菩萨!”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敬畏和虔诚。
观音微微颔首,示意唐僧起身,然后再次开口说道:“既然小白龙吃了你的白马,那么此后就让小白龙为三藏的坐骑吧。”
敖烈闻言,立刻对着观音行了一礼。
然后身形一闪,化为一匹纯白洁净的白马,静静地站在唐僧身旁。
观音看着这一幕,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化作一道光芒,瞬间消失在原地。
就这样,西行之路又多了一个成员。
一个月后,唐僧、杨戬、子受和小白龙一路西行,终于来到了一座巨大的山峰之下。
这座山峰造型奇特,宛如五根手指一般,直插云霄,给人一种雄伟壮观的感觉。
杨戬和子受都是大罗金仙境的强者,他们的眼力自然非比寻常,一眼就看出这座山下面镇压着的正是那孙悟空。
当年那猴子将天庭闹得天翻地覆,几乎洪荒世界没有几个人不认识。
而后唐僧听到孙悟空的呼救声时,毫不犹豫地摘下了如来金帖,将那猴子从五行山下救了出来。
就这样,西行五人组终于全部到齐!
有了孙悟空的加入,这一路上可真是热闹不少呢。
杨戬和子受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无聊了,他们时不时地逗逗那猴子,再调侃调侃唐僧,这西行的日子也变得有趣多了。
而且啊,这一路上遇到的那些妖族,基本上都是孙悟空出手解决的。
杨戬和子受呢,只有在猴子搞不定的时候,才会出手相助一下。
毕竟,这时候的猴子修为也不过才准大罗金仙而已嘛。
时光荏苒,转眼间,西行已经过去了十年。
这一天,西行五人组终于抵达了西梁女儿国。
这一路走来,杨戬和子受虽然也没少让唐僧的佛心产生动摇,但都只是些无关痛痒的小打小闹罢了。
然而,当他们来到女儿国后,杨戬和子受却惊讶地发现,唐僧和女儿国国王在不断地相处过程中,似乎有了一些不一样的变化……
原本意志坚定的唐僧,心中却不知何时泛起了一丝涟漪,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仿佛有什么东西在他内心深处轻轻触动。
而杨戬和子受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丝变化,他们相视一笑,都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让唐僧佛心破灭,彻底沉沦。
经过杨戬与子受一番商议,也是决定由子受来执行这个计划。
毕竟,子受曾经身为纣王,对于玩弄心计、蛊惑人心可谓是轻车熟路。
于是,这一天,子受特意寻到了唐僧,美其名曰想要与他一同探讨佛法。
唐僧见到子受前来,心中虽有些许诧异,但还是欣然应允。
二人在一处幽静的地方盘坐下来,子受率先开口,语气谦逊地问道:“敢问圣僧,何为佛?”
唐僧微微一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佛,犹如高悬于天空的明阳,光芒万丈,令人敬畏且无私,普渡众生。”
子受微微点头,似乎对这个答案颇为满意,接着他又追问道:“那敢问圣僧,你一心向佛,是否也是为了普渡众生呢?”
唐僧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贫僧自然如此。”
他的声音清澈而坚定,仿佛这是一个无需思考的问题。
然而,子受紧接着抛出了第三个问题:“那请问圣僧,你自向佛以来,究竟普了多少人,又渡了多少众生呢?”
唐僧闻言,突然间愣住了。
他张了张嘴,想要回答,却发现自己竟然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应。
因为到目前为止,他确实没有普渡多少人,也没有渡多少众生。
见到唐僧垭口,子受再次说道:“既然圣僧回答不出来,那么有件事情我必须的告知圣僧,就恕在下直言!”
唐僧闻听也是当即开口道:“但说无妨。”
紧接着子受不紧不慢的开口道。
“圣僧,女儿国国王对你可是一片真心!”
“你若辜负了女儿国王的这片真心,那你便不是在普渡众生,而是在祸乱众生啊!”
唐僧一听,当即吃了一惊,连忙对着子受开口道:“子受能者,你这话未免有些过于严重了吧。”
“我乃是出家人,岂能有儿女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