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奚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们一方面可以增加商队的护卫力量,挑选军中精锐之士担任护卫,加强对商队的保护。另一方面,我们在商路沿途设立据点,安排士兵驻守,以便及时应对突发状况。”李靖点头表示赞同,两人迅速将此计划上报朝廷,并得到了皇帝的批准。
很快,大乾朝廷从各军中挑选出一批武艺高强、经验丰富的士兵,经过短暂集训后,分派到各个商队中担任护卫。这些护卫不仅骑术精湛,而且擅长各种兵器,为商队增添了强大的防御力量。同时,在商路沿途的重要地段,一座座简易但坚固的据点开始动工修建。据点内储备了充足的粮草和武器,由专门的将领带领士兵驻守。
经过一番筹备,又一支商队踏上了前往西域的道路。这支商队的护卫人数比以往增加了数倍,且个个精神抖擞,警惕地注视着四周。当商队行至一处山谷时,四周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一群“马贼”从山谷两侧的树林中冲了出来,正是呼韩邪带领的匈奴骑兵伪装而成。
然而,此次他们遭遇的商队护卫并非往日可比。商队护卫们迅速组成防御阵型,将商队马车围在中间。前排的护卫手持长刀和盾牌,紧密排列,阻挡匈奴骑兵的冲击;后排的护卫则张弓搭箭,向匈奴骑兵射击。一时间,山谷中箭如雨下,喊杀声震耳欲聋。
呼韩邪见商队护卫有备而来,心中暗叫不好,但他不甘心就此放弃,挥舞着手中的长刀,指挥匈奴骑兵继续进攻。匈奴骑兵们虽勇猛,但面对严密的防御阵型,一时难以突破。双方陷入了僵持状态。
就在此时,不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原来是附近据点的士兵听到山谷中的喊杀声后,迅速赶来支援。呼韩邪见状,知道再打下去必将陷入重围,无奈之下只好下令撤退。匈奴骑兵们在混乱中四散而逃,留下了一些受伤的马匹和士兵
此次商队成功击退“马贼”的消息传回大前,百姓们无不拍手称快。朝廷对参与护卫和救援的士兵进行了嘉奖,进一步鼓舞了士气。而在匈奴营地,伊稚斜单于得知呼韩邪行动失败,怒不可遏。他召集众将,再次商议对策。
一位将领说道:“单于,大前加强了商队的护卫和沿途防御,我们想要再劫商队已经很难。不如集中兵力,攻打大前的一处边境关隘,只要能攻破关隘,就能长驱直入,给大前以沉重打击。”伊稚斜单于眉头紧皱,思索着其中的利弊。攻打边境关隘虽然风险较大,但一旦成功,就能扭转当前的局势。
经过一番权衡,伊稚斜单于最终决定采纳这一建议。他挑选了五万精锐骑兵,由匈奴最勇猛的大将冒顿率领,准备对大乾边境的一处重要关隘——雁门关发动突袭。
大乾边境的百姓们在得知匈奴可能会有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消息后,人心惶惶。一些百姓开始收拾细软,准备向内地迁徙。百里奚和李靖深知稳定民心的重要性,他们一面组织士兵帮助百姓加固房屋,加强防御工事,一面张贴告示安抚百姓,承诺一定会全力保卫边境安全。
同时,百里奚和李靖也在密切关注着匈奴的动向。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情报,得知匈奴正在集结兵力,似乎有攻打雁门关的意图。两人不敢大意,立刻对雁门关的防御进行了全面检查和加强。他们增加了关隘的兵力,储备了大量的箭矢、滚石等防御物资,还在关隘周围设置了许多陷阱和障碍。
雁门关守将李勇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他对百里奚和李靖的部署表示坚决执行。他激励士兵们道:“匈奴胆敢来犯,我们定要让他们有来无回!雁门关是我们的家园,也是大前的屏障,我们必须死守!”士兵们听后,士气大振,纷纷表示愿意为保卫雁门关流尽最后一滴血。
而在匈奴营地,冒顿正在对五万骑兵进行战前动员。他骑在高头大马上,大声喊道:“勇士们,此次我们攻打雁门关,是为了让匈奴的威名再次响彻草原!大前的财富和土地就在眼前,只要我们攻破雁门关,一切都将属于我们!让我们用敌人的鲜血,来铸就我们的荣耀!”匈奴骑兵们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发出阵阵震天的吼声,士气高昂到了极点。
一切准备就绪,冒顿一声令下,五万匈奴骑兵如乌云般朝着雁门关滚滚而去。马蹄声如雷,大地都为之震颤。很快,匈奴大军便抵达了雁门关下。
冒顿望着高耸的雁门关城墙,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大手一挥,匈奴骑兵们迅速开始行动。前排的骑兵纷纷举起巨大的攻城锤,朝着城门猛撞过去,“轰隆轰隆”的撞击声震得人耳膜生疼。与此同时,后方的弓箭手也开始朝着城墙上的守军倾泻箭雨,密密麻麻的箭矢如同蝗虫一般飞向雁门关。
雁门关守将李勇站在城楼上,神色镇定。他大声喊道:“兄弟们,不要慌!听我指挥,放箭!”随着他一声令下,城墙上的大乾士兵们纷纷张弓搭箭,朝着匈奴骑兵射去。一时间,箭如雨下,不少匈奴骑兵中箭落马,但匈奴人攻势丝毫不减。
“投石车,准备!”李勇又一声令下。只见城墙上的投石车被迅速拉动,巨大的石块呼啸着朝着匈奴人群中砸去。石块落地,顿时砸倒一片匈奴骑兵,战马受惊嘶鸣,队伍出现了短暂的混乱。
冒顿见状,亲自策马在阵前指挥,大声呼喝着稳定军心。很快,匈奴骑兵们重新整队,继续发起猛烈攻击。他们推着云梯,不顾一切地朝着城墙靠近,试图攀爬上城。
大前士兵们毫不畏惧,当匈奴士兵快要爬上云梯时,便用长枪刺、用石块砸,将匈奴一次次逼退。双方激战正酣,城墙上不断有士兵受伤倒下,但又立刻有新的士兵补上。鲜血染红了城墙,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
百里奚和李靖得知匈奴攻打雁门关的消息后,心急如焚。他们一面飞鸽传书给附近关隘,请求火速增援,一面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日夜兼程赶往雁门关。
在雁门关内,战斗已经持续了一整天。匈奴的攻势依旧凶猛,而大前守军也渐渐疲惫,但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始终坚守着城墙。
夜幕降临,匈奴暂时停止了进攻。冒顿心中有些焦急,他原以为凭借五万精锐骑兵,能够迅速攻破雁门关,没想到遭到了如此顽强的抵抗。他在营帐中来回踱步,思考着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而在雁门关城楼上,李勇看着疲惫不堪但依旧坚守岗位的士兵们,心中满是感动和担忧。他深知,如果没有援军到来,以目前的情况,很难再抵挡匈奴明天的进攻。他望着远方,盼望着援军的身影能够早日出现。
深夜,大前的援军终于有了动静。附近关隘的三千援兵率先赶到,紧接着,百里奚和李靖率领的精锐部队也在黎明前抵达了雁门关。李勇见到援军到来,大喜过望,疲惫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百里奚和李靖来不及休息,立刻与李勇商议作战计划。李靖分析道:“匈奴连续进攻一天,虽未攻破城门,但士气正盛。我们不能与其正面硬拼,可趁其不备,发动突袭。”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天刚破晓,匈奴骑兵又开始准备新一轮的攻城。就在他们集结队伍,尚未发起冲锋之时,雁门关城门突然大开,李靖率领着一支骑兵如猛虎出笼般冲了出去,直扑匈奴阵营。与此同时,百里奚在城楼上指挥士兵,用强弩和投石车对匈奴进行火力支援。
匈奴骑兵没想到大前军队竟敢主动出击,顿时阵脚大乱。李靖一马当先,挥舞着长枪,所到之处,匈奴骑兵纷纷落马。在他的带领下,大前骑兵勇猛无比,在匈奴阵营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冒顿见势不妙,急忙指挥骑兵抵抗。但此时的匈奴骑兵已经陷入混乱,在大前内外夹击之下,渐渐抵挡不住。一场激烈的混战过后,匈奴骑兵死伤惨重,冒顿无奈之下,只好下令撤退。
看着匈奴骑兵狼狈逃窜的背影,大前士兵们发出一阵震天的欢呼声。百里奚、李靖和李勇相视一笑,这场艰苦的雁门关保卫战,终于取得了胜利。然而,他们知道,匈奴不会就此罢休,边境的局势依然严峻,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