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这大半个月来,小七为照顾父亲,早已身心疲惫。如今叶逐风的伤口渐渐愈合,虽仍未醒来,却已无生命之危。她想起多日未见母亲,便特地选了这一日前去看望。
进入咸宁宫,小七见母亲正坐在蒲团上,手捧木鱼念诵《往生经》。
她笑着迎上前去:“娘,您这是要准备出家呀?”
刘皇后嗔怪道:“休胡说!”
“那娘怎么在这里学大和尚念经呢?” 说着,小七故意念了句 “阿弥陀佛”,模仿母亲念经的模样。
刘皇后无奈道:“你这丫头,还学会打趣为娘了。为娘是在替卓彦他们母子超度,盼着他们来生能投个好人家。”
小七好奇追问:“娘不恨她吗?”
“恨又如何,不恨又如何?人都已经没了。百年之后,连我也不会留在这世上,不如替他们超度,愿他们在黄泉路上能走得安稳些。”
小七笑着宽慰:“我看娘真要成‘大和尚’了。娘有所不知,女儿和地府的判官很熟,卓彦过奈何桥时,我让他们通融通融就行,哪用娘这么辛苦念经?”
“你这孩子,净说些没影儿的话。”
如今地府各院判官、鬼灵门法师都对小七敬重有加,她若真开口,让卓彦投胎时获得照顾,只是举手之劳。
小七便道:“这有什么,我和地府各院判官、鬼灵门法师熟得很,只要我交代一句,就能让卓彦在过奈何桥时,少受些罪,不然就凭他生前所为,就该判下十八层地狱。”
“胡说八道。”
“真的,真的,我只要说句话,阎王肯定买我的面子。”
刘皇后赶忙说道:“不许再胡说,举头三尺有神明,乱说也不怕下割舌地狱?”
小七正要解释她在地府中的见闻,刘皇后让她不得胡说,接着念了几句经文,口中念叨:“判官大人,请宽恕我女儿年幼无知,口不择言,阿弥陀佛。” 说着合十念佛。
小七撇着嘴又道:“地府有什么了不起,我还去过天界一趟呢,那里也不过如此,空虚寂寞得很。”
“说了不让你胡说,你还是胡说,再乱说看我不打你嘴!” 说着脸上微带怒意。
小七知道母亲才舍不得打自己,又说道:“娘,你还记得林姑娘吗?”
“你说红英,这小丫头一心要修仙,在凌霄阁过得可好?”
小七得意道:“她的身份可不一般,原来她是天帝亲孙女呢。”
刘皇后听了不免觉得好笑,“你这丫头,什么时候变得油嘴滑舌的,我问你正事,你老给我打岔。”
小七道:“真的,我没骗你。当年天帝的女儿青冥仙子私自下界,爱上了一个凡人,也就是红英的爹爹,可惜这事被天帝发现后,把青冥带回了天界,关到了莲花池,用锁链锁起来,真是可怜。”
刘皇后听了有些好奇,像是想听一段新奇故事,并不以为真。而小七看母亲出神地看着自己,还以为她信了自己,接着又说道:“我们坐着会飞的大鱼,穿过雷海,由天界的太阳神君夕照大神接引,来到了虚空之门。在那里我们通过传送阵,瞬息穿越各个星宫之间。原来天界之中还有一个大海,名叫灌愁海,里面有一条名为鲲的鱼,我和长林来到天界的时候,恰好看到了鲲化身为鹏,翼长几千里,身躯大得在数万里之外也能看得分明。”
刘皇后听了不禁出神,幻想着天界如何有海,又怎么生出这么大的鱼,还能变化为鹏,生出如此大的翅膀来。
小七接着得意地说道:“娘不知道,天界法度森严,一个个都板着脸,他们各自住在不同的星空,执掌宇宙星辰,互相之间从不来往,有时自己一个人生活千年。当初月神殿掌殿女战神月影上仙,就因不甘寂寞,下界来了。月影上仙为了拯救毁灭天地的神龙,献祭自身封印了那条神龙,天下恢复了安宁。现在月神殿已经三年无人打理,已经荒凉了,唉,真是可惜,子夜怎么不好好打理月神殿呢。”
“子夜?” 刘皇后纳闷。
小七一时来了兴致,说道:“子夜,就是月影的情人,他们彼此相爱,当月影离开后,他因为伤心,也下了凡间,从此再也没有返回天界。”
刘皇后听后不禁皱眉,“这故事,我一听就是你编的。”
小七笑道:“子夜的事,倒是我瞎编的,不过我真的去过天庭,在那里吃过不少好吃的,不信你问问星河,算了,你还是别问了,这件事我们答应了夕照要为他保守秘密,不然他可要有大麻烦了。”
说着又感叹:“天界孤独,林姑娘这一去,不知以后还能不能再见到她了。”
刘皇后道:“为娘也想这孩子了,这孩子也是非要去凌霄阁学什么法术,不过人各有志,娘也不强求。不过你啊,以后娘再也不能放你走了,这次你陪在娘身边,赶快把婚事给办了。你和长林的婚事,打算什么时候办?娘也盼着抱孙子呢。”
小七听后羞红了脸。
刘皇后当即说道:“你这丫头满口胡诌,天天不做些正经事,如今你也大了,娘再也不能由着你的性子胡来,谁知道哪天你真大闹天宫去了。”
说着笑了起来,小七也跟着咯咯直笑。想起来她之前还真的大闹过一回。
刘皇后当机立断,“你和长林的婚事不能再拖了,依我看,明天就办都成!”
说着她又后悔,接着说道:“不行不行,你们俩的婚事得好好准备,还得选个良辰吉日才行。”
刘皇后把这件事看得比什么都大,不再听小七胡诌的玄幻故事。次日便去找沐王爷商议,筹备长林与小七的婚事。
沐王爷此前本盼着小七能嫁给自己儿子,可如今他儿子整日与一个妖精女子厮混,认准了那妖精,沐王爷也深感无奈。
不过,他见长林与小七能在一起,也真心替二人高兴,只是如今百废待兴,国库空虚,婚事既不能办得太过铺张,免得劳民伤财、激起民怨,可长林毕竟是益国嗣君,也不能办得太过草率。
刘皇后本也觉得不宜铺张,但沐王爷几经考虑,觉得婚事应当办得隆重些,对刘皇后说道:“如今天下总算安定,百姓也需要借着这机会好好热闹一回,沾沾喜气。”
最终,沐王爷与刘皇后定下:下月初六为太子操办婚事,举国欢庆。
离成婚只剩十余天,此前小七与长林时常腻在一处,浓情蜜意。可到了要成婚的时候,二人反倒拘谨起来。小七觉得婚礼应当庄重,便提议这几日互不见面,这样成婚时才会更念着彼此。
长林也顺从小七的意思,这些天跟着沐王爷学习处理公务。如今天下归心,百姓终于盼来短暂安宁,长林每日要批阅奏折,他不得不暂时放下武艺,专心读书写字、处理政务。
小七想到很快就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心中满是欢喜。这几天她和长林彼此不相见,这日正闲着无聊,她忽然突发奇想,决定带着星河乔装打扮,去民间走一趟。
小七有着天仙般的容貌,这次她故意把自己扮丑,才和星河一同出门。
走在街头,昔日繁华的街道如今破败不堪,好在仍有不肯放弃希望的百姓在努力重建家园。
回想当初,小七也曾这般乔装打扮逃出宫去,也正因那次出逃,才与长林结下一段奇缘。那时她满脑子都想着逃婚 —— 在她看来,星河是自己的 “兄弟”,哪有兄弟成婚的道理,因而十分抗拒。
如今星河待小七如亲人般,他得知小七要和长林成婚,由衷为她开心,不过他心里始终不放心陈长林:他总觉得这个男人太过花心,怕他三心二意,到头来伤了小七的心。
这些话,星河只敢藏在心里,从不敢在小七面前说 —— 毕竟再过些天就是她的大喜日子,说这些难免扫了她的兴。何况最近他自己也有烦心事,就是和星彩的关系。
他与星彩之间,仿佛隔着一层隔阂,就像夜空中的两颗星:看似离得很近,实则隔着一条银河,永远无法靠近。
小七看出了星河的心事,问道:“你和星彩姐姐,打算什么时候在一起呀?”
星河顿时有些难为情 —— 星彩至今没答应和他在一起,他爹沐王爷也一直反对这事,不过星河从不在意父亲的意见,只在乎星彩的态度。可星彩对他总是若即若离,让他像失了魂的孤鬼似的,整日心神不宁。
以前倩儿在的时候,还能帮他出出主意、撮合撮合;如今倩儿回了家乡,二人相隔千里,他没了主意时,身边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见星河欲言又止,小七拍着胸脯道:“我猜你定是担心王爷不答应!这事包在我身上。星彩姐姐是天仙下凡,嫁给你小子,算你捡着便宜了!到时候我去跟王爷说。”
星河大喜过望,连忙说道:“星彩还得麻烦你帮我劝劝。”
小七一拍胸脯:“星彩姐姐就是嘴硬心软,这事交给我就是了!”
有了小七的帮忙,星河总算放了心。
小七一时来了兴致,提议道:“城里逛腻了,咱们去城外看看吧?”
“可城外还不安全,还是别去了吧?” 星河有些担忧。
小七不满地噘嘴:“我刚帮了你这么大的忙,这点小事你还拦着我?你要是怕了,就自己回去,我一个人去!”
“我去,我去!” 星河赶忙跟上。
出了城,入眼尽是逃难的难民:他们穿着破烂的衣服,历经战乱、流离失所。最近听闻长安的妖人已被铲除,才纷纷从各地赶来。
官府为救济这些难民,每日早晚开仓放粮,在城门外施粥。小七望去,只见那白粥稀得像清水,可百姓们个个瘦骨嶙峋 —— 即便这样,有粥喝总好过吃草根树皮度日。
看着这一幕,小七眼眶不禁湿润。而星河还沉浸在 “小七帮自己撮合婚事” 的喜悦里,满脑子都是和星彩在一起以后的故事,饶有兴致地 “欣赏” 起难民喝粥的样子。在他看来,这些人吃相实在难看:捧着破碗,连碗底的残渣都舔得干干净净,确实不雅。
小七心中酸楚,主动上前慰问难民,星河则在后面漫不经心地跟着。
看到一个饿得皮包骨头的小女孩,小七温柔地走上前,问了她的名字,又从怀里掏出一块精致的点心递给她。
女孩饿极了,狼吞虎咽地吃完点心,竟全然没尝出味道。
城外难民极多,二人正看着,施粥处忽然起了争吵 —— 一个军曹拿起军棍,狠狠驱赶争抢粥食的难民。
小七见状怒火冲天,一个箭步冲过去,一脚将军曹踢翻。周围的军士见有人突然闯进来动手,纷纷拔出佩刀围了上来。
星河生怕事态闹大,急忙掏出沐王府令牌大喝:“都住手!王爷令牌在此,给我退下!”
如今沐王爷身为摄政王,手握大权,军士们见了令牌,纷纷躬身退下。那个被踢倒的军曹也赶忙爬起来,给小七赔不是。
小七气得脸通红,质问道:“他们都是无家可归的百姓,你怎能下得去手?”
“小人知错!小人知错!” 军曹连连磕头赔罪。
一旁的星河连忙打圆场:“罢了,别为难他了。他也是为了维护秩序 —— 若是一群人争抢,把粥锅打翻了,到头来谁也吃不上。”
话虽如此,小七心中仍有些气愤。
就在这时,难民中忽然有人认出了小七,“扑通” 一声跪了下来,哭喊道:“神女大人来了!神女大人来了!”
小七本已精心易容,没想到还是被认了出来,顿时有些不好意思。在民间,小七早已被视作 “神女”,传为月神之女,百姓见了她如同见了神明,纷纷跪地叩拜,连周围的军士也跟着顶礼膜拜。
小七本想以普通人的身份出来走走,没成想还是暴露了,正想上前扶起那位下跪的老妪,却在触碰到她苍老的手、看清她灰白的面色时,失声喊道:“白奶奶,是您?”
老妪含泪点了点头。
原来,这老妪正是当初收留过小七的老人家。她的八个儿子都在战乱中死去,如今只剩她一人在乱世中苟活。她举目无亲,后来见官府贴出通缉令,又有捕快上门搜查,才知道当初收留的小姑娘,竟是当今皇后之女、昭阳公主。
再后来,昭阳公主逃出长安,化名小七,前去昆仑山访道学艺,最终学得一身神通,铲除了朝廷奸人,让天下重归太平 —— 这些事在民间越传越奇,白奶奶也渐渐知晓了昭阳公主的经历。即便小七易了容,她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看着这位曾救过自己性命、给过自己人生希望的老人家,小七再也忍不住,号啕大哭;看着小七,白奶奶也不禁潸然泪下。
小七紧紧抱着白奶奶,转身对周围的将士大声说道:“这位是救过我性命的白奶奶,不得无礼!”
众将士连忙向白奶奶行礼,赔不是。
小七原本以为白奶奶早已被坏人杀害,没想到竟能在这里重逢,一时喜极而泣、心情激动,当即命人将老人家接回皇宫好生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