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安平县男 > 第428章 为生民立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接下来的两日时间。

京中无数学子和爱国人士在京师书院学子贺知卿、崔浩和郭子义等人的带领下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

呼吁所有爱国人士团结起来,对抗朝中那些主张议和的声音。

最后甚至在礼部的官署外大骂当朝礼部尚书王亦怀在玄月国使团面前卑躬屈膝、丢尽了大夏朝廷的脸面。

顾寻阳也用这两日的时间把如今朝中的各种形势摸了个大概。

这一日,正是大夏每个月逢五就开的大朝会。

在京的所有七品以上官员都必须参加。

今日也是玄月国使团给与大夏女帝夏云曦考虑的最后期限。

不管夏云曦最后做出什么样的决定,玄月国的使团都会在今日之后返回玄月。

此刻,所有的官员都已经进入了皇宫。

玄月国使团的代表也已经被夏云曦宣了进去。

皇宫正门之外聚集了无数的文人士子。

大多都是主战派。

一个个脸上都显满了焦急的不安,都在等待着朝会之后的结果。

自然也有很多中立人士过来看热闹。

夏云曦早已经下过旨意,所以宫廷侍卫对这些文人墨客和书院学子也没有进行驱赶。

在所有人三三两两的交谈中,一辆马车姗姗来迟。

驾车的人是一名披散着长发十分耐看的中年人。

马车停下,那驾车之人便翘起脚悠闲的靠在车架上一副事情已毕准备打盹的架势。

让皇宫大门外的一众人等不由得好奇。

哪位官员如此托大?

这大朝之日竟敢迟到这么久?

这车把式更是有些牛皮哄哄的,似乎什么事都引不起他的兴趣。

数息之后,车帘从里面被拉开。

一个身姿挺拔的青年走出车厢。

“是安平侯!”

“原来是安平候,难怪!”

“安平候来了,咱们有希望了!”

“他什么时候来了京师?”

“对啊,不是在灵州战场上嘛!”

顾寻阳的出现顿时引起了人群的阵阵骚动。

先是崔浩、贺知卿和郭子义还有姜玉明、上官彻等这些认识顾寻阳或者和他有过一面之缘的人围了上去。

“学生见过安平候!”

众人纷纷行礼,如今随着顾寻阳的声望越来越高,他早已经成为了大夏无数青年学子和文人墨客的偶像。

紧接着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安平候!”

“我等见过安平候!”

在这个特殊时刻,在这个一众文人士子都被玄月使团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关键时候。

顾寻阳的出现就像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

给所有人都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也给他们带来了难得的期盼已久的希望。

“侯爷,咱们不能割地啊!”

“对,更不能赔款!”

“侯爷,灵州不能拱手相让,黑云州更不能丢啊!”

“侯爷您说句话啊!”

“侯爷,咱们宁死不和,把他们赶回玄月!”

“对,让玄月国的使团赶紧滚出咱们大夏!”

看着这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顾寻阳心里不禁有些感慨。

这些都是大夏的下一代。

他们之中很多人未来可能都会进入仕途掌管一方。

也有可能有的人会进入大夏的权力中心,成为大夏复兴的关键人物。

大致的环视了一周,顾寻阳频频点头示意。

“各位,请大家放心,黑云州不会丢,灵州咱们也不会让!”看着这帮群情激愤的年轻人,顾寻阳也不禁被感染,忍不住高声道。

“侯爷,我等相信你!”

“侯爷我等愿追随您的脚步,为大夏为苍生社稷献出一切!”

顾寻阳抬起双手向下压了压。

现场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各位,本侯此次来京就是专程为了此事而来,请大家放心,本官这就进宫面见陛下。

会把诸位的拳拳报国之心上禀陛下,同时也会当庭直谏,咱们既不割地也不赔款。

玄月国要战,那便战,咱们奉陪便是。

犯我大夏疆土者......虽远必诛!”

顾寻阳坚毅的脸上正义凛然。

几句话说完,现场一片欢腾。

“对,要战便战!”

“对,犯我大夏者,虽远必诛!”

人群里姜玉明、韦廷浩、上官彻等当年在文会上和顾寻阳有过摩擦的人看向人群中的顾寻阳,满脸的崇拜。

到了今天,顾寻阳的成就已经远远的超越了他们。

早已经达到了让他们一辈子仰望的高度。

曾经那些嫉妒、不甘和不屑早已经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羡慕、尊崇和追随。

贺知卿、崔浩还有郭子义等当初在灵州府城的中秋文会上亲眼目睹了顾寻阳一人对抗燕云书院的这些人更是激动得浑身颤抖。

面对玄月国使团的无礼,他们义愤填膺。

而面对朝中那些大员的态度时,他们又倍感无力。

而在这一刻,就因为顾寻阳的几句话,便能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这就是安平候。

这才是他们该追寻的身影。

这才是大夏的希望啊!

人群中,百里渊看着那个逐渐高大起来的身影,心里五味杂陈。

曾经的自己也曾这般意气风发。

可父亲他......

哎,一声叹息。

他终于还是没忍住,挤了进去。

“顾兄,祝你马到功成,也希望你能够坚持本心,记住你那天晚上对我的承诺!”

顾寻阳周围围了无数的人,但大家都自觉的给顾寻阳留出了一大片的空间。

此刻百里渊突然挤了进来,说了这样一句没头没脑的话。

周围的人大多都知道这百里渊其实就是主张议和的那群文人墨客和学子的带头人之一。

两帮人在这些时间里还正面发生过很多次争吵,甚至是身体冲突。

但这两日那些人却都突然像是销声匿迹了一样。

此刻有些敏感的人已经隐隐约约的猜到了这其中关键之处。

这多半也是和安平候有关了!

顾寻阳看向百里渊,“百里兄放心,顾寻阳永远都是那个顾寻阳,现在不会变,将来也不会变。”

说罢,顾寻阳突然扫向人群,“诸位,可有携带了笔墨之人,借来一用!”

“有有有!”

“我这里也有!”

“研墨!”顾寻阳一声大喝,然后朝着皇宫的围墙走去。

众人纷纷让路,瞬间就在顾寻阳和皇宫的宫城之间形成了一条通道。

顾寻阳大步上前,身后众人紧紧跟随。

站在宫墙下左右一看,顾寻阳找了一个相对光滑的地方。

身后负责研墨之人也已经备好了笔墨。

顾寻阳眼神坚定,飞速的下笔。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对百里渊的回应。

也是对现场无数学子的承诺。

这是大思想家张载的横渠四句。

字里行间都体现了张载宏大的志向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表达了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担当。

此刻在这里被顾寻阳借用,以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

这四句一出。

现场无数文人墨客和学子被震惊到无以复加。

现场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所有人看向顾寻阳的眼神里满是灼热。

所有人都不自觉的挺直了自己的脊梁。

有人微微颤抖,有人眼眶泛红。

那是被顾寻阳这四行字迸发出来的力量的深深触动。

是对他这个人的卓越,对他宏大的志向与无与伦比的气魄和担当毫不掩饰的倾慕与叹服。

他们就这样静静的看着顾寻阳拿着一杆黑黝黝的寒铁枪昂首挺胸的走向皇宫的大门。

一直到顾寻阳的身影消失在皇宫里。

现场数千人突然爆发出震天的呐喊。

“安平候,安平候!”

当初在安平县和顾寻阳最为不对付的姜玉明,此刻却成了呐喊最为卖力之人。

只是片刻,他嗓子都已经有些沙哑了。

但他眼里的光却一直未曾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