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个月后,番禺的三十万人终于被朱雀军登记清楚,

原世家和宗族的人被按文化程度和技能分组,插队进入难民军原来的部队体系里。

再由土轮休狗军战士和部分宣讲队成员,组成政治教员团体,带领这些人工作学习,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番禺的码头建设进入正轨后,黄平收到了黎甲马三人的联名汇报:

“郁林交趾方面的瘴疟情况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医药之都计划可以开始了。我们建议在南海郡苍梧郡建设一套建材工业体系,现已将番禺港口进行了重建,希望能得到中央的支持。”

井陉的深秋,已经北风呼啸。

黄平看完手中的汇报,历时五月,终于有些看到尽头了。

巨大的交州沙盘占据了厅堂中央,上面插满了代表疫情、驻军、建设点和运输线的各色小旗,无声诉说着千里之外的鏖战与希望。

这几月来,所有的同志都战斗在这小小的沙盘上。

转身打开窗,负手立于窗前,任由寒风灌入脖子,黄平的心此时却十分滚烫,好想对所有人说,“同志们,胜利就在眼前!”

他这么想的,没忍住也这么对着万家灯火的井陉大喊出来。

“同志们,交州消息,瘴疟传播已经有效遏制住,我们,将要胜利了!”

井陉闪烁的灯光晃动一下,似是被黄平的话震惊到了。

“瘴疟控制住了!”

从政府传出了无数人的欢呼,一声声传远。

“我们胜利了!”

井陉,今夜不眠!

不一会儿,会议室就挤满了人。

军人,商人、百姓 ,更多的是穿着洗得发白的干部服、供销社负责人、工坊代表,甚至还有几位风尘仆仆、从疫区一线轮换回来的医疗队长和基层宣讲队员。

他们的脸上,除了连日操劳的疲惫,更清晰地写着兴奋,也有不太相信的忐忑。

“真的,南方作战的三位军长联名来信,称最后的疫区临尘已经开始疟疾治疗,这场抗疟战争,我们快胜利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

无数人开怀大笑起来,但也有人心事重重的。

“老赵,怎么你一副不高兴的样子?”黄平注意到了他。

此人是巨鹿郡供销社主任,五十多岁的老党员赵丰年,工作老实,巨鹿郡供销社的获利虽然不多,但那是供销社让利百姓,苦自己形成的,值得所有党员学习。

只见他沉默片刻,才斟酌着开口:

“首席,同志们…咱巨鹿供销社下面的分点,还有工坊里的老师傅、学徒工…这些日子,白天黑夜地下乡收药、制药、打包、装车,手指头磨破了没人喊疼,就为了快一点,再快一点送到南边去!大家伙儿都憋着一股劲,知道那是救命的东西!可…可私下里,也有不少声音在问…”

他顿了顿,环视四周,看到许多人都默默点头,才咬牙继续说道:“问啥呢?问咱北溟,打了这么多年仗,平了那么多乱,如今中原已定,人心思安…这‘国’,啥时候立?这旗,啥时候飘?大家伙儿…心里没底啊!总觉得…缺了点什么。眼下南边的抗疟大仗也打完了,这‘国’字,是不是该提上日程了?大伙儿心里…又盼,又有点慌。”

他的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了涟漪。

角落里,一个轮椅上,刚从郁林回来的年轻医疗队长,坐在忍不住开口,声音带着一丝哽咽:“首长,我们在一线,看着那些…那些烂泥塘里挣扎的同志,看着土狗军同志们抬着烧焦的尸体…心里就一个念头,我们这么拼命,是为了啥?不就是为了能堂堂正正、安安稳稳地活在一个有名字、有尊严的‘国’里吗?仗要打,国…也得立啊!给活下来的人,一个奔头!”

“是啊首席,”一个驰道官员开口,“建国,并非一时意气。华夏自古讲究名正言顺,如今我北溟虽政令通达四方,然终究不是国之政令,乃是军事暴力统治。长此以往,内外皆易生疑窦。”

“此番南方的疫情,是灾难,我认为亦是契机。”蒲吾县令开口,“此番抗疟成功,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凝聚了千万民心,国魂已铸就,则此时立国根基必固!”

“我曾言,建国时机未到”,黄平说道:“如今,我认为还是差点。”

“为何?”木匠甲好奇问道。

“我等志向别于皇帝,所建之国自当与之不同,今抗疟尚未完全胜利,南方正在重建交州,发展工业,此时如思建国,准备工作千头万绪,国号、国旗、国徽、法统、典章…诸事未备,仓促行之,恐有疏漏,反损威信。”

黄平摇摇头,就算要建国,也仓促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