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苍皇朝节节败退,
早就在韦睿、卫青他们的预料之中,他们又不是第一次与拓苍皇朝交手了。
拓苍皇朝最强大的军队是骑兵。
可限制拓苍皇朝发展的也是骑兵。
诚然骑兵有非常多的优点,
但是骑兵也有着诸多缺点。
因为战马吃的太多了。
一匹精良的战马一天需要吃二十斤以上的草料,若是在战时还需要以小米做补充。
而拓苍皇朝的骑兵队太多了。
这就是拓苍皇朝很容易缺粮的原因。
大乾也有骑兵队,但是对骑兵的数量限制是很明确的。
像三支超级重骑兵,饶是以大乾现如今的粮食储备,也只会选择将每一支的人数控制在一万。
并非大乾养不起更多的战马,只是每养多一匹战马,至少等于多养六名士卒。
大乾的战马很多,但更多的都放在牧场放牧,并且对外销售一小部分。
而拓苍皇朝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一直在无限制地发展骑兵。
不考虑其他军队的轻骑兵,五大铁骑中风云骑的骑兵就在十五万左右。
墨羽骑、拓苍骑和金衣骑略少一些,但也少不到哪里去。
作为消耗量最大的重骑兵争天骑也养了一大堆,这些都是恐怖的无底洞。
这还只是战马,还有备用的马。
光是五大铁骑这五支骑兵,拓苍皇朝可能就为此需要养上百万匹战马。
再算上诸如镇山军、神火军这些大军中的骑兵,拓苍皇朝的骑兵数量何其恐怖。
其实正是这些骑兵队,
制约了拓苍皇朝的扩张和发展。
一旦打起来,拓苍皇朝的军队很快就会发现粮食总是不足。
但很可惜的是,拓苍皇朝方面似乎没人真正注意到这一点。
大乾并不缺战马,争天骑的战马确实不错,但相比大乾的战马还是有差距的。
养着这些战马就是在浪费粮食。
所以韦睿做出了一个拓苍皇朝方面绝对无法理解的决定,将这些战马宰了吃了。
数千匹战马直接成为了军队口粮。
如果季炎嵩和季昌河知道韦睿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估计会大骂韦睿一句畜牲...
如果是他们得到了数千匹战马,毫无疑问是用来组建争天骑。
.......
时间很快来到六月一日。
随着中央禁军的抵达,拓苍皇朝的颓势显得不那么明显了,但依然处于劣势。
但目前最关键的战场不在于南方和东方,而在于北方。
应无求履行了他的承诺,将月丘、连云王朝的返虚境及问道三境屠戮一空。
应无求非常简单粗暴地直接摧毁了皇宫,并且杀死了坐镇在皇宫的返虚境。
按照他们之前的计划,季星北也瞬间倒戈,派人去接手一片混乱的月丘王朝和连云王朝。
北方十二大王朝直接就懵了。
本来他们已经显露出了颓势,
但是拓苍皇朝北方的大军突然撤军。
北方大军在拓苍皇朝将领的带领下第一时间倒戈,
杀死毫无防备的月丘、连云王朝大军,并且迅速往北方去了。
虽然迦龙树尊者已经很快做出应对了,但最终还是没能挽救月丘和连云王朝。
这两大王朝的皇室基本上被覆灭,在一场大火中活活被烧死了。
因为应无求的速度很快,
他主打一个反派但话很少。
应无求可以说是不分青红皂白,三下五除二就直接动手,打完就崩撤卖溜。
等到迦龙树尊者赶到的时候,
一切已经难以挽回了。
而拓苍皇朝的北方大军也迅速放弃攻打北方十二大王朝,只留下西军与他们对峙。
拓苍北军还有另一部分的中央禁军齐齐北上,迅速接手陷入混乱的两大王朝。
虽然他们在南面,还有东面面对大乾的大军节节败退,但是他们却在北方收获了不少地盘。
月丘和连云王朝的覆灭可以说是在顷刻之间,一个月以前他们还和拓苍皇朝是合作关系。
现在拓苍皇朝的大军,却反过来接收他们的地盘。
虽然月丘还有连云王朝的宗室还在,
但是他们没有办法阻止,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号召力。
月丘还有连云王朝对于宗室的处理方式就是养猪,老老实实在自己的封地过日子。
所以面对拓苍皇朝的突然反叛和猛烈进攻,他们的宗室没有办法站出来。
建元五年七月一日。
原本大部分人以为南域的局势会变成拓苍皇朝,大乾皇朝还有月丘、连云王朝联军的三足鼎立。
但实际情况令人大跌眼镜。
就在今日,随着拓苍皇朝成功接手连云王朝的最后一块地盘,也宣告着两大王朝的覆灭。
南域现在变成了拓苍皇朝、大乾皇朝,还有北方十二大王朝的联军。
虽然拓苍皇朝在北方开疆拓土,但是他们在南方和东面可以说是败家之犬了。
现在栖云道、江陵道和风陵道大军已经齐聚南苍城,并将这座城池给围了起来。
作为拓苍皇朝的五京之一,
南苍城的防御力量是很多的,尤其是在南方的守军逐渐往南苍城汇聚以后。
但从兵力的角度上看,还是大乾这边更占优势,
黑压压的大乾大军将南苍城三面给围了起来,唯一没有围的一面是因为南苍城背靠着大山。
在之前的战事中,拓苍皇朝已经失去了很多的士卒,
哪怕是他们将最强的兵力都袭击于南苍城中,似乎都显得有些无济于事。
对于该如何拿下这座城,韦睿、卫青和李绩的共同看法是猛攻!
南苍城的战略意义很大,其内储存着拓苍皇朝南方的粮食,他们每月的粮食都是从这里调配的。
拿下南苍城,不管里面有没有粮食,都将是对拓苍皇朝的一次重大打击。
且为了不让他们迅速转移粮食,
韦睿他们立刻发起了猛攻。
是真正的猛攻。
西面是来自巽风率领的飞行大军的攻击,外加栖云道大军用云梯攻城。
正面是杨再兴、杨业和高宠带着人猛冲,高宠更是直接奔着城门去了。
东面则是李绩的猛攻,高仙芝、李嗣业身先士卒,率先登上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