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乾和西域玄月王朝根据地一样,东域的根据地主要政策也是休养生息。
但地盘属于是硬往秦良玉嘴里送。
观澜王朝的南方五州分为东南三州和西南二州,秦良玉之前便在高颎、寇准和卢象升的帮助下占据了东南三州。
南方五州总体上是东南三州更加繁华,西南的阴、浅二州落后一些。
在过去的两个月时间里,
阴、浅二州的起义军一听说东南三州出现了一个秦良玉,还有她建立的秦家军。
又听说秦家军在峻石道一举歼灭大部分蛮族,阴、浅二州的百姓顿时兴奋起来。
尤其是在得知北方苍狼王朝即将退兵以后,起义军很清楚下一个目标一定是南方。
自家人知自家事,
阴、浅两州起义军能成事,完全是因为地方长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占据了二州城县的起义军便自发想要加入秦家军。
早纳晚纳都得纳,如今可以不用刀兵便纳入版图,何乐而不为?
秦良玉和高颎他们毫不犹豫地接受了。
就在不久前,阴、浅二州基本落入秦良玉他们的控制。
至此,秦家军已经控制了南方五州。
这令本就生气的观澜帝火冒三丈,但观澜王朝的战略依旧没变,率先收复东南三州。
观澜王朝组织起一支六万人马,分成三路南下,意欲夺回东南三州。
收复东南三州以后才是挥师向西,收复西南二州。
六路大军目前已经离京,正在朝着东南三州前线鄞州进发。
秦良玉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观澜王朝的动作比秦良玉他们想象得要更加快。
主要是他们没想到观澜王朝愿意签下那种丧权辱国的条约,
苍狼王朝也如此果断的退兵。
虽然出乎秦良玉他们的预料,但是他们并没有害怕。
虽然他们人少,但是有守城的优势,
而且三千大乾军队足以以一敌十。
观澜王朝还能抽出六万大军南下,
倒是让秦良玉有些惊讶。
别看苍狼王朝的大军将观澜王朝的京都给围住了,但实际上人真不多。
那是战马加士兵的数量。
还有三千苍狼骑。
长丈四的苍狼就很占地方了。
也就是观澜王朝的禁军,完全可以凭借着守城的优势与苍狼王朝军队展开拉锯战。
只要拖到苍狼王朝军队的后勤不足以支撑的时候,苍狼王朝军队不退也得退。
但是观澜王朝就是不打,每次苍狼军队杀到京都的时候,就只想着投降了。
即便观澜王朝的军队战斗力弱,但是有着守城的优势,只要有足够的守城器械,还是可以尝试一下抵抗的。
同样的,即便观澜王朝军队战斗力弱,但一听说有六万大军分三路人马南下,
鄞州的军民还是不禁有些担心。
“我们连南方蛮族都能击败,还需要害怕那些连反抗都不敢打禁军吗?”
秦良玉和卢象升及时站了出来。
用一次非常合理的拉踩,提振了一下士气和信心,保证了军心的稳定。
但这还只是保证军心的稳定,
后续想要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禁军,还需要一场大胜。
对此,秦良玉、高颎和卢象升等人紧急开了一次会议,但他们并非担心会败。
秦良玉完全可以不讲武德自己上。
他们是在考虑能不能将这六万人尽可能地留存,纳为降军。
虽然秦良玉他们已经占据了南方五州,但因为蛮族的破坏,南方百废待兴,人口数量锐减。
任何青壮劳动力对于现在的南方五州,乃至于整个观澜王朝都是很重要的。
而且这些禁军哪怕再差,至少也是职业军人,还是中央禁军,有一定的基础。
俗话说得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这些禁军若是能够接受樊哙、蒙恬他们的训练,并且由他们带领,相信一定能够爆发出真正的战斗力。
商议后,秦良玉他们定下纳降的目标,并尽可能地减少这六万人的损失。
鄞州前线的地形他们已经摸清了,他们决定先打防守战,增强一些新兵的信心。
之后由樊哙、张定边和邓艾出面,各自率领五百大乾精锐袭营,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前面还是要将观澜王朝的信心打散,打散之后才是纳降。
六万禁军是在三位天人合一境将领的带领下前来的。
这三位将领,秦良玉不打算留着。
在人手不足,且刚刚拿下南方五州不太稳定的情况下,不能留下这种定时炸弹。
能在中央做禁军统领,在这种情况下被选为收复失地的将领,一般都跟皇室有盘根错节的关系。
这种将领就没有必要留着,秦良玉他们还是更愿意接受地方的官员。
这场战前会议很快便结束了,他们回到鄞州前线,等待着观澜王朝禁军的进攻。
事实证明秦良玉他们是对的,这三位禁军统领的判断和指挥能力属实不怎么样。
三军居然在长途跋涉刚刚抵达鄞州前线安营扎寨后,第一时间对鄞州发起进攻。
这种情况下军队是要多累有多累,但三位将领还是毫不犹豫地发起了进攻。
当然,也不完全是他们的错。
粮食的压力,观澜帝的压力都是迫使他们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之一。
观澜帝甚至派出了监军太监,
目的就是为了督促他们尽快拿下东南三州,减少粮食压力。
监军太监压根就不懂得战争,只知道催促他们尽快完成任务好回去京都交差。
攻城战在安营扎寨后第一时间打响。
观澜王朝的军队将领也不是什么都不懂,至少他们安的营还不错。
在他们安营扎寨的时候很是警惕,秦良玉他们没有办法派军队前去袭击。
鄞州前线的防御设施,倒是没有被蛮族破坏,这便让秦良玉他们有了守城的优势。
擂木、滚石、金汁,各种为守城做的准备都带了。
这次来到东域的三千精兵也是精锐,
他们实际上都是配备神臂弓和单兵弩的弓箭手,另外还配备一把稍稍加长的横刀。
在双方军队的喊杀声中,前线的防御战打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