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这个舆论季星北是不太相信的,他打心底里就不信这件事。
季星北十分明白那些世家大族、商贾巨户的嘴脸,想要从他们的钱包里掏钱,可谓是异想天开。
很可惜,显然季星北不明白什么叫做国家荣誉感,什么叫做家国情怀,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他们真的将自己当做一个大乾皇朝或者拓苍皇朝的百姓。
大乾做到了这一点,而拓苍皇朝没有做到,反而将世家大族推得越来越远。
李承泽并不仇恨所有的世家,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世家都是恶贯满盈,罪孽深重。
同样有那些为了国家愿意抛头颅,洒热血,倾家荡产的家族。
说白了更看的是个体,怕是一整个家族都只是一个个体,
而不能将世家一棒子打死,那样实际上更像是一种仇富的心理。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奔赴也是双方的,世家大族的人也同样是人,他们也能够感受到人情冷暖,而不是只有利益。
可惜季星北不明白这一点。
拓苍皇朝并没有真正做到让世家大族的人认可,他们是一个拓仓皇朝的百姓。
所以季兴北无法理解这件事,也无法相信这件事。
抱着这件事一定是假的这种心情,季星北让人去烟雨楼询问了此事是否真实。
得到的答案令人绝望,这件事确实是真的,而且比现在传播的舆论还要更加离谱。
大乾现在不止北方家族,也捐资捐粮,后来南方家族也加入其中。
更恐怖的是,阎家也在里面。
就是阎辅出身的明州阎家。
这一次阎家也是出了笔巨资的,阎辅本人更是打算直接捐了一年的俸禄。
阎辅俸禄捐了,李承泽收了,但同时李承泽从自己的小金库还了他这笔钱。
这件事已经在大乾疆域广为流传,
成为了一段君臣佳话,
估计很快就会传到拓苍皇朝来了。
“可以说大乾上下团结一心...”
“够了!”
季星北一掌重重的拍在桌案上,直接将面前的桌案从中间劈断。
虽然季星北的修为在君玄策和李承泽面前,看起来非常不值一提,但他好歹是一个五气朝元境。
一个皇帝修为是五气朝元境绝对是拿得够出手的,像季星北的父皇,用药堆也是堆到三花聚顶境而已。
季星北可不是在这里听自己属下夸大乾的,这让季星北感到十分的愤怒。
他的麾下立刻就近身了,不敢再多说什么,立刻伏低在原地瑟瑟发抖。
季星北长舒一口气调整了一下情绪后,让他站了起来。
“站起来说话,继续说。”
季星北是个体面人,迁怒于他的麾下也没有什么作用。
他对麾下颤颤巍巍地将从烟雨楼那里打探到的消息,都告诉了季星北。
可以肯定的是,这件事是真的。
接下来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个舆论到底是从哪里传播出来的?
在阎辅当初还是拓苍皇朝的宰辅的时候,他们就专门彻查过内奸这件事。
当时确实抓出了不少内奸,但都是跟其他王朝贩卖边防布防图之类的。
但没有一个是真的跟大乾有关。
因为李承泽当初就没有让人联络过任何一位拓苍皇朝的官员,
任何有关拓苍皇朝官员与大乾的联系,都是子虚乌有,栽赃陷害。
舆论现在对季星北是很不利的。
想当初,他突然让宰辅阎辅告老还乡,这件事就引起了不少民怨。
阎辅是拓苍皇朝非常少见的,
那种官民都很喜欢的官员。
阎辅为官清正廉洁、造福百姓,还不站在自己家族考虑,很难有百姓不喜欢他。
且阎辅很喜欢举荐人才,也不任人唯亲,他举荐的人才都是对拓苍皇朝有用的。
当官的自然也喜欢他。
毕竟有人才,阎辅是真的推荐,而且能够任派他们到擅长的位置。
在过去的四十年里,阎辅和曾经的拓苍帝通力合作,解决了不少拓苍皇朝这么多年发展下来积压的问题。
所以,季星北让阎辅告老还乡的时候,不少人对此有所怨言。
再到后来,拓苍皇朝失去南方,尤其是明州以后,请了阎辅出山。
阎辅在大乾任职,且一任职就是大乾北方的七大宰相之一。
这件事不光在大乾引起轰动,同样在拓苍皇朝引起了轰动,甚至影响更加大。
不少人破口大骂,甚至差点一度引起起义和罢工。
最终是被拓苍皇朝以军队暴力镇压,
并且给阎辅泼了脏水,说他通敌卖国,所以才将让他告老还乡。
意思是季星北之前让阎辅告老还乡,是念在他之前的功绩才没有处罚他。
这件事压根就没有人信。
但好歹季星北已经找出了一个理由,来搪塞拓苍皇朝的百姓。
哪怕到了现在,阎辅已经在大乾任职两年多,依然没有人相信阎辅真的曾经通敌叛国了。
且季星北两次派人刺杀阎辅这件事,也曾经在拓苍皇朝彻底暴露出去了。
这件事季星北采取的态度是死不承认,本来也不能认。
因为那时候季星北登基已经足够久,且阎辅已经在大乾任职,倒是没有让季星北因此下台。
对于季星北抛弃了阎辅这件事,李承泽很想笑,因为阎辅是一个非常少见的人才。
当然,阎辅也不是全能的。
阎辅的一些政策可能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但是他会承认错误,并且愿意改正错误。
阎辅从来不死鸭子嘴硬,
就像当初他同意季星北对大乾采取经济封锁这件事造成的错误和后果,
阎辅也一并承担,并且接受了。
这件事是管仲向他说明后,阎辅才意识到这其中的会造成的后果。
阎辅并不完全是一个天赋型人才,他同时还是一个努力型人才。
阎辅在管仲、萧何、于谦等人的身边,重新焕发了第二春,
阎辅就像一块吸水能力很强的海绵,迅速地汲取着他们的知识,并且化为己用。
季星北除了要弄清楚这个舆论究竟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同时还要制止这个舆论。
为了制止舆论,还要做出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