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徐光启和墨子以后,再加上原本的马钧、苏颂、公输班、诸葛亮、浦元。
再加上大乾本土的颜少卿。
大乾就有了一支超级研发团队。
其中只有徐光启会前往东域,其他人都会留在阳翟的摘星楼,继续搞科研。
关于要不要迁都的问题,李承泽和张居正,霍光等人商议之后,决定不再迁都。
之前大乾要迁都是因为信息传递还不是那么的迅速和及时,
再加上天都城确实太偏南方了,在阳翟讯息传递会更加有效率一些。
但是现在大乾有了烽火令,压根就不需要担心信息传递的速度,没有必要放弃发展的这么好的阳翟迁都北方。
除了原本的天都、阳翟,长安和长平四京,大乾还在北方新设二京,北平和北安。
另外,天都城在这一次也进行了改名,从天都城改为洛阳城。
其中北平城就是原本的苍天城,北安城则是原本的天苍城。
这两座城分别是拓苍皇朝前后迁都的两座城池,对比北方其他城池发展得尤其好。
以北平城和北安城这两座城市为中心,迅速带动北方其他城县。
大乾现在正是以阴山山脉和天宫江为南北方的分界线。
以后南域不再有第一、二、三道分界线,那个最多就是地势地形的区分。
从政治角度上看,南域现在就以阴山山脉和天宫江为南北方的分界线。
文官也正式分为北方宰相和南方宰相。
南北方的宰相合起来,一共十四位。
诸葛亮、王猛、张居正、房玄龄、杜如晦、霍光和荀彧为南方宰相。
荀彧和王猛除了是宰相,还要兼任江北道和乾北道的大都督。
萧何、于谦、管仲、赵普、阎辅、范仲淹和辛弃疾为北方宰相。
至于王安石、李斯、商鞅其他人暂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样有宰相之权。
有南北方这十四位宰相就已经够了,
其他人之后是要前往其他区域的。
像姚崇、宋璟、张九龄他们的能力绝对不弱,他们现在暂时都会留在南域。
因为南域现在正是用人之际,而东域和西域用不着那么多人。
等到南域的局势稳定之后,就可以将他们派往东域和西域了。
另外中洲也要着手开始建立一块根据地了,这块根据地可以不用扩大,只需要有一块就可以了。
目的是为了方便之后大乾登陆,
这个将会与王猛,诸葛亮他们商议之后再定下合适的人选。
倾向的选择还是中洲南方的王朝,毕竟现在中洲的南方离大乾的北方是最近的。
这件事也用不着着急,等到南域完全一统之后再决定接下来的人选也不迟。
目前李承泽是倾向于让白起和张良过去的,再让两个适合搞后勤的人过去。
比较可惜的是,萧何现在在北方也很有名,不太能让他直接跑去中洲。
以现在五大皇朝联军对大乾的重视程度,一旦被他们发现大乾在着手插手中洲的事务。
意图占领中洲的一个王朝,他们定然不会答应,估计会不顾一切的破坏大乾在中洲的这一个根据地。
所以中洲的这一个王朝必须跟东域的长安王朝一样,撇清与大乾的关系。
就像现在压根就没有人知道秦良玉他们也是大乾的人,他们就非常安稳的在东域发展。
中州的这一个王朝也应当如此,哪怕不像长安王朝在东域一样迅速扩张。
李承泽之前也没有对秦良玉提出过这样的要求
只需要秦良玉在东域有这样一块根据地就已经足够了。
至于在东域迅速扩张,是秦良玉与江婵音做的一个抉择。
东域的环境不适合秦良玉和江婵音慢慢发展,至于根基不稳,可以由大乾来弥补。
就像现在,南域一统以后,大乾便可以为东域的长安王朝提供一些帮助。
除了在中洲的南方发展根据地,南域北方的交通也要做一定的改变。
南域的北方多山,是一道天然屏障。
不需要将大山给破坏,只要挖出足够数量的隧道,用来通车即可。
这也是为了将来能够更加方便地与中洲、东域、西域的南方进行来往。
能够直接从北方的港口出发,好过绕东西海岸线专门绕很长的一段距离。
虽然现在大乾占据了整个南域,但不是整个南域的边缘都需要防守的。
南方有无尽密雨林,北方多山脉这两道天然屏障,西边也有一部分被百莽高原所阻挡,也就东边北方布防需要多一些。
整个南域的布防不需要做太大的调整,李承泽让韦睿他们自己去选择驻守何方。
大乾以后的防守,更依靠建在边疆地势高的了望塔,以烽火台来传递讯息也不慢。
像南域最北方多山,在高处建一座了望塔登高望远,便能够很快的做出反应。
隧道用来通车的话,也能让更多的军队迅速的抵达北方。
再加上现在能对大乾造成威胁的,定然只有五大皇朝。
他们有什么动作暗探还是能够捕捉得一清二楚的,能够迅速做出应对。
贾诩的暗探已经在荆轲、专诸等人的带领下,悄悄前往东域和中洲。
哪怕是在得知五大皇朝起兵的第一时间,大乾再相对应做出调兵遣将,时间也绝对足够了。
发展交通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这个。
至于东边,如果地势不够高的话,完全可以加高地基,只要垒得够高就可以了。
因此,韦睿他们并不需要驻守在这边疆的苦寒之地,可以更南方一些。
韦睿、卫青、李靖他们之前为大乾的稳定和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
现在是时候让他们休息一段时间了。
当然,并不是现在,而是在整个南域一统,然后将北方的一些问题扫清之后。
按照现在的推进速度,因为北方基本上不做反抗,应该能在两个月之内顺利与北方的陈胜吴广他们会合。
对于这件事,李承泽并不急切,毕竟最多就两个月的时间。
李承泽接手大乾到现在也快十年了,从曾经二十岁到现在已经快三十岁了。
李承泽的性子也变得更加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