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圣皇朝京都,朝圣城。
君玄策刚刚发了很大一通火。
因为这两年三圣皇朝的军队已经没有经历过如此惨败了,之前最多也就是陷入僵持阶段。
北方的军队虽然没有调往南方,但是缺粮的问题是存在的。
而且那里原本是星罗和锦华王朝的地盘,他们对于地形是很了解的。
想要反攻的话是很有机会的,星罗和锦华王朝联军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对三圣皇朝的前线发动了反攻,并且抢占回了之前的失地。
所以君玄策才如此震怒。
大乾就从未出现过,打下来的地盘还被人家抢回去的情况,可三圣皇朝便出现了。
这是君玄策所不能容忍的。
君玄策劈头盖脸的对当时提出佯攻北方,重点攻打南方的官员进行了问责。
好在是当时北方军队没有调往南方,
还能够进行防御,北方虽然是打了败仗,但还是可以接受的。
三圣皇朝这边没有想通的是,
为什么星罗和锦华王朝联军为什么那么快便反应过来了。
要知道三圣皇朝转换打法,从决定到实施,再到两大王朝反攻也才不过两个多月。
这对于一场战争,尤其是三圣皇朝与三大王朝联军这种战争是很短的。
星罗和锦华王朝联军究竟是如何这么快做出准确的判断,对三圣皇朝进行反攻的。
但这件事不是当前最为紧迫的问题。
现在三圣皇朝最为紧迫的问题是赶紧支援北方,不能让北方继续陷入劣势了。
这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之前佯攻北方,全力攻打南方的策略便没有办法再继续施行了。
南方的衍圣王朝及其联军的危机迎刃而解,哪怕是陷入劣势也不至于会很劣势了。
随之而来的还有其他问题。
和三大王朝联军交战久了,并且占据了三大王朝不少地盘后,
现在战事已经不是三圣皇朝想结束,就能结束的了。
现在战事什么时候要结束,还要看三大王朝联军是什么态度。
在南北方同时与三大王朝联军交战,这对于三圣皇朝是个极大的考验。
除非君九思、夏云虎他们加入战场,不然局势不会出现特别大的变化。
但是君玄策可以预见的是,
如果君九思、夏云虎他们加入战场,
老天师和赵玄机一定不会视而不见。
之前五大皇朝联军的时候,
君九思他们去找老天师赵玄机等人,
也不光是为了拉拢他们,
同时也是在告诉他们,这件事如果不想站在我们这边,就不要插手。
那是五大皇朝联军对大乾,可以说是大势,且大乾这边又能够抵挡的人。
然而三大王朝联军这边的人,没有人能与君九思、夏云虎对上。
而且突破到了合道境以后,是不能随意对普通人动手的,
不光对修行不利,对自己的名声不利,对人族的存续更不利。
像李元霸也只是打城墙、打城门,用双锤制造声波干扰敌军,他没有真正动用过全力。
所谓的开无双也只是因为他在敌军中游龙,太过无敌了而已。
让君九思、夏云虎他们跑去攻打三大王朝是不可行的,而且君玄策也拉不下那个脸去做这样的事。
当时的君玄策信誓旦旦地宣扬自己要一统中洲,与大乾抗衡。
但是现在遇到了问题就要去找君九思他们,岂不是太没有面子。
如果让李承泽知道君玄策这种想法的话,只会认为他很迂腐。
李承泽跟君玄策是不一样的,
主打一个该求助就求助,只是不想太麻烦九尾妖狐或者九彩神鹿。
但真到了该让她们出手的时候,李承泽从来不吝啬于让她们出手。
毕竟让她们出手的话,能够节省非常多的开支,这种事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战事是否要结束,
已经不是三圣皇朝能够独自决定的了。
更何况君玄策并不想结束战事。
哪怕是君玄策在三圣皇朝也是会面临阻力的,尤其是发动战争。
如果是三圣皇朝一直是战胜方,以战养战还好,可现在却打了一场败仗。
如果现在结束战事,之后君玄策想要再发动战事,就会遇到更大的阻力。
而且现在并没有到君玄策满意的结果,现在离三圣皇朝想要一统中洲还差得远。
中洲是中洲四域最大的一片大陆。
三大王朝联军是很大的一支联军。
以星罗、锦华、衍圣王朝为首的王朝加起来得有二十个王朝。
这还不是全部,再加上不在三大王朝联军内的王朝还有好几个。
距离三圣皇朝一统中洲还差得远呢。
按照这种推进速度,别说十年了,一百年三圣皇朝都没有办法一统中洲。
如果是之前五大皇朝的格局,
一百年君玄策是等得起的。
可现在的君玄策等不了一百年。
他必须尽快开疆拓土,将中洲给一统,不然无论如何都很难与大乾相抗衡。
目前的君玄策还是很有权力的,他大权在握,又是返虚境,又是君九思的弟子。
之前三圣皇朝在君玄策的治下又是开疆拓土,能够镇压下去很多反对声。
所以目前的三圣皇朝依然保持着开战的状态,只不过不再是佯攻了。
与三大王朝交战的格局不变,固守北方,保证北方不失的前提下尝试推进。
而南方则是继续进攻,还是按照之前的战略对南方进行猛攻,先将三大王朝联军的阵营瓦解。
如果能够将南方的衍圣王朝给覆灭,
那就能够瓦解三大王朝联军对三圣皇朝的包围。
再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对南方进行清扫,一统南方。
这样一来便能占据中洲三分之二的地界,与星罗和锦华王朝联军对峙。
只要能够形成这样的格局,
占据了中洲三分之二地界的三圣皇朝,毫无疑问是更加有利的一方。
完全可以靠着国力的优势,慢慢地蚕食北方两大王朝联军,最终一统中洲。
这边是三圣皇朝定下的发展战略。
可是令君玄策没有想到的是,中洲南方的格局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而那个搅局者,正是大乾在中洲的根据地,乾西南道。